贵州省赫章县:村企合作 “海雀”腾飞丨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秋分时节,走过一段蜿蜒的盘山公路,记者走进位于贵州西北角的赫章县海雀村。
连续数天的阴雨天气,让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十分担心果园里的苹果,每天都要去看看,细细叮嘱管护人员:“还有十几天就能采摘了,不能毁在最后一环。”
今年已是海雀的苹果第三年挂果了,但前两年都没见到效益。“前年初挂果,数量太少,只够村民尝尝;去年遭遇病虫害,一个果子没收着。”文正友告诉记者,“今年果树长势不错,但就怕天气影响了收成。”
据了解,海雀村今年挂果的近300亩苹果全部由合作的龙头企业负责销售,将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海拔二千三,收入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矬。”曾经的海雀村是一个山寒水冷、地瘠民贫,在贵州穷得出了名的地方。
如何填饱肚子,鼓起袋子?海雀村进行了长期探索,大胆发展脱贫产业。为了找到一条适合高寒山区的产业发展路子,海雀村先后种过半夏、红花、木耳,结果都未能如愿。但海雀的村民们屡败屡战,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日渐清晰:村里与龙头企业合作,相继建起了20万羽蛋鸡场、100亩食用菌大棚、500亩矮化苹果园和1个民族服装加工厂,每年分红总计超过100万元。今年,在专业公司的指导下,海雀村又用225亩的山林试种了17种中草药。
目前,一条连接赫章县城和海雀村的快速干道正在建设中。“道路通车后,海雀到县城的交通时间将缩短到一个半小时以内,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海雀的农产品也能更快地进入市场。”文正友说。
让海雀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不只有道路,还有互联网。借助方兴未艾的直播带货,村民们开始尝试将海雀的农特产品、民族工艺品推向大山外。26岁的朱跃花是村里直播带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不时在直播平台展示自己和母亲绣制的苗族服装:“有时候一场直播能卖出好几件,有时可能一件也卖不出。但总之是一条新的销售渠道,让我们的产品走向了远方。”据海雀村村委会主任王永芳介绍,目前该村已建立了村级电商平台,民族服饰以及鸡蛋、核桃等农产品借助线上渠道进一步拓展了销路,尝试通过网络直播销售产品的群众日渐增多,“有些加工民族服饰的手工作坊户月收入将近万元”。(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 标签:极限逃生在线观看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
强化养老投资风险教育
继5月中旬与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后,银保监…
-
匡贤明:以高水平开放加速服务贸易发展
近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委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标志着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 对炒作粮价投机行为“亮剑”丨粮食大事
- 经济日报评论员:让生态财富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就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发表声明
- APP精准推荐须守好用户隐私
- 土地出让收入划转改革用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