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企业新闻

云南普洱:融入生活绽新枝

茶叶、民族服饰、刺绣、黑陶……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14个世居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元的文化。“需要思考这些古老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让更多人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瞿滨说。

近年来,普洱结合本地实际,设立了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就业与增收,实现了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生活化传承非遗的新路子。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政府不断做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图为秧洛村村民在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内制作织锦。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摄

腰包鼓起来

普洱市培育出类型众多的非遗工坊,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开秤节’,到时候各地茶农带着无量山优质春茶汇集在景谷镇,车水马龙特别热闹。”位于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景谷镇的李记谷庄茶叶加工厂厂长赵跃允说。

云南沱茶已有百年历史,“沱”由“团”转化而来。赵跃允介绍,1900年,景谷街人李文相创办制茶作坊,用优质的晒青毛茶做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方便马帮运输。团茶奠定了沱茶的雏形,景谷县也成为了云南沱茶的原产地。目前,“团茶”制作技艺成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助力脱贫、促进就业增收,2020年8月,李记谷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成立。 “我在公司做质检,我爱人做茶叶加工,我俩一个月共有6000多元收入,一年四季都能在家门口上班。”工坊员工马春兰说。

赵跃允介绍,目前公司还在团茶基础上开发出适应现代年轻人消费的系列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供不应求。

普洱茶文化是普洱非遗中的重要资源。在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普洱大叶茶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里,工人们熟练地对茶叶进行杀青、揉捻、压制、晾干等一道道工序,制成一块块普洱茶饼。工坊负责人张力介绍,公司的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免费为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实现了脱贫增收。

客人多起来

只有遵循市场规律鼓励产业化发展,才能为非遗带来强大的生命力

走进普洱香盐盐业有限公司,传统作坊里雾气腾腾,几名工人正在往两排大铁锅注入卤水制盐。为了满足记者的好奇,古法手工制盐技艺传承人王学岗带着记者深入地下100多米,探寻盐矿的源头。“你看,这就是盐矿石,据历史记载这里已经有300年的开采历史了。过去靠人把矿石背出去,现在条件好了,有了轨道车。”

普洱香盐盐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俊博告诉记者,为了把古法手工制盐技艺保留下来,公司去年建设了古法手工制盐体验馆。

“手工制盐的技艺从开采、制卤、制盐到成品都谨遵古训,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学生来体验。”王学岗说,下一步,公司还将结合目前已建成的展示体验馆,扩建手工制盐非遗展馆、开发文创及日化盐产品,建设以生盐理疗及盐浴为主题的半山酒店,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将静态的非遗展示变成活态传承,既增强了文化自信,也助推了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

“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拉祜人,拉起手来围起圈心儿贴着心……”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村寨老达保,全寨人会在游客到来时唱起动听的《快乐拉祜》,跳起欢快的芦笙舞,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2013年,老达保村成立了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成立的演艺公司,2020年又成立了非遗工坊。村子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拉祜族芦笙舞和牡帕密帕开发民族歌舞表演,设置了芦笙坊、青竹坊、拉祜族服饰制作坊等多个非遗展示区,供游客观赏和体验。据统计,公司成立至今已接待游客1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9.6万元,92户共40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快乐的歌舞中实现脱贫。

传统强起来

唯有融入现代生活,被公众认识、欣赏与消费,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

“非遗大都是传统工艺或传统手艺,让这些老传统在保护中发展和壮大,最好的传承就是让非遗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接轨。”普洱景素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海善说。

在普洱市思茅区的普洱景素茶文化有限公司,展示着各种类型朴素典雅的黑陶产品,不定期还会举办黑陶制作体验培训。贺海善介绍,黑陶制作技艺在普洱市镇沅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600至700摄氏度条件下烧制而成的黑陶,主要做容器或摆件,但上世纪90年代后这一技艺逐渐走向衰落。

“2016年,我们与云南省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合作,成功实现将黑陶从低温陶向高温陶研发,设计开发出黑陶茶器、酒器等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贺海善说,2020年他们的黑陶销售收入达80多万元。

带着非遗闯市场的还有西盟印象佤族织锦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李宪兰。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当老师30多年,李宪兰走过佤山的村村寨寨,深深喜爱佤族文化。有一次她在一个偏僻村子里看到佤族妇女做的手工织锦,非常漂亮,但是对方却并不愿意卖。

“我有很多学生家里很贫穷,我就想能不能发扬他们的民族技艺来增加收入。”李宪兰说,退休后她创办了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既做技能培训,也设计生产销售民族文化产品,公司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佤族织锦为主体,通过对传统的材料、配色、款式进行提升,开发出更符合现代市场的商品,比如披肩、围巾、挎包等。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经培训手工织锦技能人才5000多人,在西盟县建立了4个佤族织锦工坊基地。

目前,普洱市共挂牌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1家,涵盖了茶叶、歌舞表演、民族服饰、黑陶、食盐及饮食等。通过“非遗+扶贫”,普洱市不仅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也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培养扶持了一大批当地文化人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