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个“零污染村庄”建成记:垃圾分类,大米含硒 环境变美产业受益
江冬梅将自家种植的大米销售价从每斤2.5元提到每斤4元,并明确表示不议价。这是她去年10月拿到自家大米检测报告后,作出的决定。
到底是什么给了她提价的底气?江冬梅告诉,这是她所在的四川绵阳盐泉镇新和村实行“零污染村庄”建设近3年的结果。村民们自行分类垃圾,利用烂菜叶、瓜果皮和姜、蒜、辣椒茎秆等,制作环保酵素和功能性酵素还田,农作物可少打甚至不打农药。不仅如此,去年村民们试点将硒元素加入酵素中喷洒在水稻上,大米硒含量经检测达到每公斤160微克。“这就是我们这里大米身价倍增的底牌。”江冬梅说。
真有这么神奇吗?2021年1月14日,来到新和村实地探访。走进村里,看不到常见的垃圾池,取而代之的是村民家中自行分类的垃圾桶,以及每家每户用塑料桶制作的酵素。
盐泉镇党委书记吴强介绍,“零污染村庄”建设是他们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内容,不仅让环境变美,更要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受益。2021年,该镇将在两个村连片实施含硒水稻种植,从现在的200亩达到2000亩,以后将在全镇推广。
垃圾分类:
铲掉村里垃圾池
村民自行分类垃圾统一转运
四川绵阳市游仙区盐泉镇新和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682户1800多人,整村全通水泥路,户户小洋楼,有些村民的院落里还停放着轿车。
↑整村全通水泥路,户户小洋楼。
1月14日上午,来到该村。发现道路干净整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棚,里面放着3个分类垃圾桶,但桶内几乎没有垃圾。
“以前村里有10多个垃圾池,村民的各种生活垃圾以及农业生产垃圾都丢在垃圾池。”50多岁的张勇是村党委书记,他介绍,以前统一从垃圾池集中转运垃圾,这导致垃圾存在二次堆积,加之清理不及时、不彻底,垃圾池经常散发恶臭,村民颇有怨言。
不过,这样的情况因为张勇的一个想法而改变。2017年12月,张勇提出铲掉垃圾池,由村里保洁员每天驾驶清运车上门收垃圾。
张勇的提议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他们通过“群众筹一点+村上出一点+镇上补一点”的模式筹集环境整治资金,购置垃圾转运车辆,聘用清洁工人,每天到群众家中收集、转运垃圾,实施物业化管理模式,维护辖区环境卫生。
“采取这种方式前,我给村民提了一个条件,就是村民自行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农村垃圾主要是3种类型,一是可回收利用的,二是有毒有害垃圾,三是其他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村民自己都会保管好,拿去卖钱。”张勇告诉,正因为村民已在家中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处理,所以最近在村道设置的垃圾桶中几乎没有垃圾。
打造“零污染村庄”:
酵素还田
大部分村民起初不相信
新和村的变化,吸引了环保志愿者董岚馨的注意。2018年5月左右,她来到新和村,准备推广打造“零污染村庄”。
“我之前去了很多村庄,都没有将‘零污染村庄’项目实施下去。新和村村民习惯和环境卫生的改变,是‘零污染村庄’实施的第一步。”1月14日,董岚馨说,她这个想法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同和支持。
董岚馨介绍,所谓“零污染村庄”,首先要垃圾减量,然后倡导村民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塑料,以此减少乡村白色垃圾污染。同时,对生活、生产中有机质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制作成环保酵素和功能性酵素,科学还田,用于水治理和土壤治理,防治病虫害。
让村民利用生活、生产中的废弃物制作酵素,虽然得到了党委、政府和村委会支持,但在前期工作中却没有得到村民认同。董岚馨回忆,当时他们以各种会议形式进行培训,而且上门、入户指导,但村民就是不相信,会散了也就结束了。
“做了一辈子农活,挖地、除草、施肥、打农药,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当时听说制作酵素可防治病虫害,可以进行土壤治理,我确实不相信。”村民张大妈说。
村党委书记张勇也向证实,当时推行难度确实很大。他组织村民开了很多次会,但很少有村民相信。
建试验田:
尝到甜头后
家家户户做酵素 已成乡村文化
董岚馨介绍,后来,政府出钱买了塑料桶设备以及制作酵素的原材料,他们在村委会现场进行制作,然后把这些东西发放给种植户和干部,让他们先行试用。
1月14日上午,来到新和村村委会,其中一间房屋是酵素展示厅,里面放置着很多桶制作好的酵素。房间内,还有不少宣传酵素的展示牌。
↑新和村村委会内存放的酵素。
↑村委会内的展示牌。
“我们建立了蔬菜试验田。通过实践,先行试用的老百姓感受到了好处,农药、化肥大量减少,尤其在蔬菜种植上不使用农药了。后来,加上培训指导和我们的坚持,到2020年老百姓就基本接纳了。”董岚馨说。
50岁的张兰华是新和村种植大户,也是首批使用酵素的村民之一。在她家中,门口院落里有两大桶酵素。屋后的杂物棚内,还有8大桶酵素。
↑张兰华在家中制作酵素。
“我当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使用了他们提供的酵素。最开始用在蔬菜上,没有给蔬菜打药,蔬菜也没有长虫。”张兰华告诉,后来她将功能性酵素用在稻谷等农作物上,发现确实没有长虫,“可以不打农药,但要增加点人力成本,因为要多喷洒几次酵素。”
2018年张兰华开始学习制作酵素。她介绍,其实很简单,废菜叶、瓜果皮、红薯渣等可以制作环保酵素。如果要防治病虫害,就用姜、蒜、辣椒茎秆制作功能性酵素,然后喷洒在农作物上。
“上世纪70年代,我印象中那时还没有农药或者很少,我们老一辈就是用姜、蒜、辣椒等原料制作防治病虫害的东西。现在用这些东西制作酵素,确实有防治病虫害的功能。”张勇说,制作酵素的成本很低。以制作100斤酵素为例,一个桶40元(可以长久使用),加上6斤12元钱的黄糖,其他材料就是废菜叶、瓜果皮等。而100斤酵素可以喷洒20亩农田,大大节约了成本。
在新和村多户村民家中发现,都有大大小小几个塑料桶,均在制作酵素。张勇介绍,现在整个村每家每户都在制作酵素,已经形成了一个乡村文化。
发展产业:
利用酵素生产含硒大米
每斤价格至少提高1元
江冬梅是新和村第一批使用和制作酵素的村民之一,她也尝到了甜头。
↑江冬梅制作好的酵素。
“富硒大米上市了,4元每斤,不议价!”在江冬梅的微信上,从去年10月开始,她多次发布销售大米的信息,还发出了自家大米含硒元素的检测报告。
1月14日,她拿出自家大米的检测报告,上面显示,每公斤大米硒含量为160微克,“这就是我们这里大米身价倍增的底牌。”
“我们以前的大米,最多卖2.5元一斤。现在因为大米含硒,每斤可以卖3.5元、4元,甚至更高。”江冬梅告诉,之所以大米会含硒,跟他们制作酵素有关,“在董老师指导下,我们将硒元素加入酵素里,在水稻怀穗期、抽穗期、包浆期进行喷洒,然后大米就含硒了。”
种植大户张兰华也学习了这门技术。她说,使用加入硒元素的酵素后,虽然水稻产量变化不大,但因为含硒,销售价格直接提升了。据她介绍,如果卖谷子,每斤可以从以前的1.2元上涨到1.6元、1.8元,每亩水稻可以增加收入500元左右。如果是卖大米,每斤价格上涨1元多。
在新和村村委会外,有10个醒目的大字:盐泉硒营养素指导中心。
↑新和村村委会外有10个醒目的大字:盐泉硒营养素指导中心。
张勇介绍,2020年初,新合并成立的游仙区盐泉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零污染村庄”建设,将其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探索试验种植含硒大米,将新和村200多亩田地进行试点,使用加入硒营养素的酵素。2020年10月下旬,经过权威机构检测,试验田种植出的大米中都含有硒。
“去年10月下旬拿到的检测报告,稻谷和大米价格瞬间上涨了。我们村集体也将以此来发展产业,统一进行包装,将我们的大米推销出去,让老百姓从中受益。”张勇说。
未来发展:
系统治理让环境变美产业变强
将推广种植含硒大米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与行动,新和村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1月14日,在新和村发现,村内干净、整洁。村民在田间地头将废弃秸秆、杂草等进行发酵,做成堆肥。在一处鱼塘旁有两桶酵素,鱼塘承包人称,他专门用制作的酵素来净化鱼塘的水质。
↑新和村干净整洁。
1月15日,盐泉镇党委书记吴强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把“零污染村庄”项目作为乡村振兴中的一个内容,把单纯的环境治理与整个生态农业的大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在新和村经过近3年试点,已基本取得成功。
“我们要做的不是单一的零污染,而是要纳入环境、产业、生活习惯等整个系统来治理,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做这个事,让乡村环境变得更美,产业变得更强,群众文明新风更好。”吴强介绍,下一步将通过村集体组织牵头,在新和村和另外一个村推广种植含硒大米,面积将达到2000多亩,以后将在全镇推广,“我们要让群众在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中受益。”
汤小均 摄影报道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 标签:乡村爱情前传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
文旅部发端午出游提醒:假期做好个人防护
文旅部发端午出游提醒:假期做好个人防护 端午节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游客假期做好个人防护…
-
福建省教育厅:工作失误致一高考考点提前打铃,将严肃处理
福建省教育厅:工作失误致一高考考点提前打铃,将严肃处理 6月7日上午,福州市仓山考区福建师范大学…
- 成都舞剧《努力餐》在京展演
- 桥下、街旁、地下咋打造?“边角余料”变“金角银边”
- 11人被困医院电梯20余分钟 消防破门成功救出
- 11人被困医院电梯20余分钟 消防破门成功救出
- 呆萌的鸟中哈士奇?专家揭秘网红鲸头鹳:此鸟危险,鸟中霸王龙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