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湖南】天地“粮”心 守护万顷“粮”田
央广网怀化3月11日消息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强调“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必将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湖南作为重要的粮食输出省份,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带来何种成效?后续如何管护?央广网记者前往素有“湘西粮仓”之称的湖南溆浦县调查采访。
今年年初,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的县有5个,其中3个是位于洞庭湖湖区的平原地区,溆浦是唯一一个位于雪峰山脉山地地区的县域。
2月25日上午,央广网记者找到了刘松森,溆浦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是他主导了近些年来溆浦县全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眼看春耕已经开始,刘松森还惦记着水东镇绿化社区的3700多亩水田。这个片区是今年溆浦高标准农田建设准备启动的一个标段。
金属框架眼镜后的眼神,随着车辆前进不断扫描路边的良田。倔强的平头,头发还乌黑发亮,儒雅的气质,完全看不出刘松森和农田打了一辈子交道。
水东镇绿化社区位于一块山间小平原。12年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这里的3700多亩水田进行了提质改造,但常年的管护缺失、人为损坏、自然风化,让“高标准”又成了“低标准”。
“小时候,我们家老爷子就告诉我们兄妹四个,田是我们的命根子,是我们的天。没有田,我们就要饿肚子。”回忆过往,刘松森呵呵一笑中透着一丝无奈。
童年的刘松森,居住在雪峰山高海拔地区。一家六口人,只有1.75亩糙田。贫瘠的山地田,使得每年收获的稻谷不到1000斤。口粮的严重不足,让“薯米饭”成了刘松森童年里无法磨灭的记忆。
“我是家里的老幺,我娘老子为了照顾我,盛饭的时候,就把红薯饭中间那点白米饭单独盛给我,哥哥姐姐、爸爸妈妈只能吃红薯。”刘松森的思绪回到了50年前。
卢峰镇瑶头村,这块山间小盆地耕地面积近2000亩,其中水田1500亩。2020年,溆浦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瑶头村是一个片区。
刘松森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是要符合“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能通电、无污染、产量高、宜机械化”稳定保量的粮田。
一条公路穿过瑶头村,公路两边就是成片的永久基本良田。沿着公路两边,4米来宽新修建好的排水渠,保坎全部是大块的石材和水泥浇筑而成。3米宽的田间机耕道已经完工,沿着排水渠延伸至远方。
张贻祥,溆浦县祥福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08年从浙江回到溆浦卢峰镇老家,在瑶头村流转了400亩土地,当上了种粮大户。
“最开始我们流转过来的时候,每年都涨水。这里只要一涨水,那我们就没什么收成了,尤其是在水稻扬花的时候。如果被水淹了,那真的就是颗粒无收。原来真的是一年来一次水。水稻田里养的稻花鱼,也全部跑掉了。”张贻祥介绍。
“去年,我们这里涨了蛮大的水,原来每年都被淹的田,去年没有被淹。去年一年每亩田的产量大约在1000来斤,400亩就是40万斤,还有田里的稻花鱼,去年一年总收入大约有60万。现在,真的可以说,能做到旱涝保收。我们还是要感谢刘主任。”张贻祥向刘松森一拱手表示感谢。
“之前,我们已经对绿化社区那里的水田搞了勘测、做了规划图,也做完预算了,加上绿化社区那个片区,估计要投入农田提质改造资金近两千万元。”刘松森指着项目规划图向记者说。
对于溆浦这样一个湖南西部山区的县域,一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就要耗费近两千万,这对财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刘松森介绍,溆浦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岳清向县委郑湘报告后,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党委、政府只能勒紧裤带过日子,没办法,我们县国土面积大,财政底子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重。我们不能等、也不能靠,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第一步,把各部门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涉农资金纳入同一“资金池”,集中用于准备新启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记者采访中得知,去年实施的溆浦县统溪河镇等6个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就是一个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的成功案例。
“去年被水淹了,做不了田,石头都大块大块的。今年涨水肯定淹不到了,打算翻垦出来种玉米。”正在地里劳作的农户告诉刘松森。
记者在现场发现,与卢峰镇瑶头村高标准农田排水渠用大块石材和水泥浇筑保坎不同,统溪河旁的生态保坎,用的是生态环保砖。
“生态环保砖中间空的部分,我们灌上了泥土,砖里到时候可以长出草来。我们砌生态环保砖也是错位砌,这样砖里长出的草也有层次,漂亮一些。当时考虑用生态环保砖,也是为统溪河发展旅游做前期准备,长满青草的河边,比全是水泥砖的河边肯定要好看些。”施工方湖南容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容源”)负责人张平荣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认为,溆浦县利用生态环保砖来进行高标准农田提质升级,一方面提升了地力,其次也注重生态环保效益,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做前期准备,凸显了当地党委政府对“农田改造、生态文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进行了综合考量,这可以成为其他地方搞高标准农田建设参考的范例。
农田改造叠加生态文明建设,赋能乡村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正是刘松森和他“老战友”张平荣的初衷。
52岁的张平荣,儿时尽管生活在拥有良田的西洞庭湖区,但父亲的一次决定,让他感受到了农田在农村家庭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记得还是七八岁的时候,乡里要修一所学校,要占我们村里的农田,当时村里很多人,都是一次性收了补偿款,我父亲不要钱,只要学校每年补我们家里所占田相应的粮食就可以了。当时兄妹四个都觉得老爷子糊涂了,那个时候的4000块钱可是一笔巨款。现在回想起来,老父亲还真的是用心良苦,至少我们家小时候在村里没饿过肚子。”知命之年的张平荣笑起来像个孩子。
张平荣高中毕业后,一头扎进了和农业相关的产业。5年前,张平荣加入湖南容源,直到现在每天都在跟农田打交道。
根据相关规定,溆浦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中央和省级按照每亩1600元进行拨付。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EPC承包方,负责对项目叠加投资1400元/亩,同时负责后续建设等。
张平荣告诉记者,他们投资建设好的高标准农田,形成的交易指标每亩可以卖3000元,根据与溆浦县政府的分成比例,扣除前期1400元/亩的投资,每亩还有1300元的收益。
“我们也打算投标溆浦今年的项目,这个事情做了不光可以赚钱,地力提升了还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张平荣说,他已经在准备今年的投标资料。
2021年,溆浦县整合县本级资金1238万元,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采取“财政兜底、社会参与、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一系列办法,撬动社会资本1.03亿元,农户筹资投劳88.7万元,集中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从统溪河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回程的路上,刘松森决定绕道观音阁镇去看看。那里有2835亩的高标准农田,让他放心不下。
“我给你打个比方,一般耕地就像我们普通的车辆,它每个小时只能跑那么快,也就是每亩田每年只能生产那么多粮食。但高标准农田就像汽车领域的‘豪华超跑’,每一年每亩田能出产比一般耕地更多的粮食。可再好的‘豪华超跑’也需要日常保养,我们对高标准农田的后续管护,就像是给‘豪华超跑’进行日常保养,而且要好好地保养才行。”刘松森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这些水渠、排沟、涵洞(管),机耕道、生产路、下田板、电排站、井房、泵房,我跟每个村、组的负责人都沟通了,他们反馈目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自己也到各个地方仔细看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大的问题。唯一担心的,就是排水渠里有点污泥沉积,可能要搞挖机来把这些污泥挖掉,要不然一旦涨洪水,水位就很容易淹过田埂,那田里的收成就麻烦了。”刘应友扳着手指头,事无巨细地告诉刘松森。
一级管护是县级领导在巡河、巡林过程中一并巡田,对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时整改。
二级管护为行业部门县农业农村局为每个乡镇安排一名技术专员,每月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巡护一次,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清单化”管理,实现动态整改、动态清零。
管护是乡村干部日常管。按照“谁受益、谁管护”原则,各乡镇、村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实行“乡包干、村管片、组管线、人管点”,落实日常管护。
如此,建立健全的项目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层层有责、人人负责、齐抓共管,全县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运行完好率达100%,实现了建好、用好、管好的目标。
“我们溆浦坚持把耕地保护作为一项任务,用‘长牙齿’措施牢牢守住78万亩耕地红线,确保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溆浦县委郑湘态度坚定。
第一个“长牙齿”的措施,就是狠抓“稳粮治荒”。溆浦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溆浦县整治耕地抛荒九条措施》,在春耕秋种时节,由联乡县领导带队,对全县行政村进行地毯式巡查,采取“代耕代种、集中流转、托管服务”分类治理抛荒耕地,2021年全年治理抛荒1.14万亩,良田全部有效利用。
第二个“长牙齿”的措施,坚决“打非治违”。全县保持高压态势,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零容忍”,2021年全年查处占用耕地行为82起,拆除违建17处,罚款517.3万元,移送司法9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果。
第三招严格“平衡治补”。溆浦县委县政府坚持严保严管,高质量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顺利归还历史欠账1237亩,为财政创收3.46亿元,实现了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总量不少、质量不低。”
据了解,从2019年开始,溆浦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8.92万亩;2021年粮食播面82万亩,总产量36.5万吨,实现“双增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溆浦县被评为湖南省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他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公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我国要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亿亩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的关键。
原因为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中下等质量耕地占70%左右,后备资源不足。稳住粮食安全,既要确保耕地数量,还要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以及整个农田的综合产能。
对溆浦在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的做法,朱启臻教授表示称赞:“这几年中央对耕地保护特别重视,今年的一号文件专门提出来,要用‘长牙齿’的措施来保护耕地。溆浦县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比如说把耕地保护,层层地责任分解来压实,坚持耕地的数量不能减少,耕地的质量不能降低。这样的一个责任担当,体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意识和大局意识。不仅如此。他们在耕地保护的时候,还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在保护好耕地数量的基础上,保障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我们不是单纯地为了耕地数量而保护耕地,是为了很好地利用农田,才来更好地保护耕地。但是有些地方不是这样的,有些地方一方面在造地,一方面在大面积地撂荒。而溆浦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我要保护好耕地,另一方面我要合理地使用耕地,这一点非常重要!”
- 标签:各种水泥砖图片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
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的价格是多少?
什么是“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它是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增强材料,特种高标号水泥为胶结材料,由制管设备逐层加压碾压而成的非金属管…
-
行情通] 生产受限 供应紧张 多地水泥价格上调100元吨
广东启动新一轮限电,部分地区高耗能企业限电一周,湖南地区限电叠加错峰,水泥供应进一步紧张,均再次拉高水泥价格…
- 2021-2022年中国非压力水泥涵管行业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雷志胜:抗震救灾英雄的最美初心
- 四川地震灾区目击:都江堰部分市民住进水泥涵管
- 女孩寄居水泥管 好心人提供吃喝并送她到救助站
- 钢筋混凝土水泥管的一般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