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回顾与展望
2021年,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克服重重困难,踔厉奋发,坚定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向纵深迈进,总体上行业经济实现稳定运行和增长。
2021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企业商品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桩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是,除商品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桩等产品产量增速同口径同比实现增长外,混凝土排水管、混凝土压力管、混凝土电杆等产品产量增速同口径同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降低。
说明: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产品产量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2021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20996.85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速比上一年增长9.2%,行业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利润总额累计853.58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速比上一年下降6.42%,首度出现年度负增长。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标数据之间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
2020年下半年,行业生产和经济运行稳步恢复并逐月提高,体现了行业供给侧的有效发力,保障了国家和地方工程建设进度快速恢复。
2021年,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呈现高开低走且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走势。在2020年全面实现复工复产的基础上,2021年开年延续了上年的运行态势,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在年初高位后逐月下行,只有预拌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桩保持增长,但增速逐月减缓;混凝土排水管、混凝土压力管产量增速由上年的放缓到今年降低;混凝土电杆增速则连续两年降低(见图1 2021年行业主要产品月度产量增减情况)。
2021年是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确保经济增长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设及涉及民生领域的水利、交通、老旧小区改造、新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建设及新基建投资力度预期加大,国家积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受益于这些利好的拉动,行业需求进一步反弹,一度呈现供需两旺。下半年由于金融政策、环保政策收紧,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叠加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生产经营承压。
以预制混凝土桩行业为例,今年一季度市场反弹、需求激增,尤其是华东、华南沿海地区,预制混凝土桩供不应求,延续了上年下半年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但是二季度以后,受房地产投资放缓、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汛情及自然灾害、原辅材料涨价、限电、能耗“双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预制混凝土桩市场需求减少,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制约,预制混凝土桩产量增长持续下滑。
预制混凝土构件行业延续前几年国家出台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推动,已经出现供大于需的局面。2021年主要着力点是在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建造、建筑工业化和钢结构建筑等方面的提升,上半年工程项目建设以稳健为主;下半年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各大项目存在资金周转困难、应收账款攀升,工期推延等问题,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受到影响。2021年装配式建筑总体规模会和2020年持平,保持在6.0-6.6亿㎡之间,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22%。在区域规模化发展方面,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四川等地仍排在全国前列,但各地占比方面相比2020年没有显著提升。
2021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20996.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增速较上半年放缓13.7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放缓12.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累计853.5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2%,增速较上半年放缓15.23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放缓31.52个百分点(见图2 2021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各月累计变化情况)。
2021年行业经济收入和利润走势与行业生产吻合,都是高开低走态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逐月放缓;行业利润总额是“十五”以来的首次年利润负增长。1-12 月,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销售利润率4.07%,比上年同期减少0.68个百分点。年末亏损企业面17.08%,比去年同期增加4.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年累计亏损额比上年年同期增长61.90%。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长呈剪刀差,全年行业经济增收不增利。
近年来行业应收账款占比逐年攀升,周转率逐年下降,资金压力逐年加大;2021年行业期末应收账款净额9119.9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43%;应收账款周转率2.5次,资金周转、回款压力达到近年来顶点,预示行业企业经营风险在增加(见图3 2018-2021年行业应收账款占比情况、图4 2018-2021年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情况)。
根据2020年协会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监测,PCCP企业应收账款占比高达55.2%;其次为房屋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企业应收账款占比达50.6%,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收账款占比为42.2%;混凝土电杆企业应收账款占比为25%;预制混凝土桩企业应收账款占比最低,仅为10.9%。
长期以来,行业经济收入和利润增长趋势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十二五”以来,其趋势性变动经历了两个阶段(见图5 2012-2021年行业经济收入增长与利润增长变化情况、图6 2012-2021年我国GDP增长情况)。
(1)2012-2015年:此阶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呈现同步中低速增长,利润增速大体上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
(2)2016-2020年:此阶段行业经济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同步呈现前升后降,但是利润增速大体上经历了前两年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后三年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的走势。
(1)2012年,全球经济低迷调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首度降到7%以内,动能转换,经历着由依靠投资和外需拉动向扩大消费和内需上的艰难转型。
2012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实现利润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但是增速大幅下降,上半年首次跌破两位数。2012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利润增长同期最低水平。
(2)2016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落实,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全年GDP保持6.7%中高速增长,2016年行业运行呈现低速平稳增长态势。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05.1亿元,同比增长8.9%;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58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同比降低1.2%。
(3)2020-2021年,新冠疫情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凸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底层逻辑巨变,行业经济发展趋势已随之改变。
2020年在国家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政策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实现稳定恢复,有效疫情防控的同时实现了有序地复工复产,保障行业运行恢复正常,全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79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8%;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利润总额累计 873.3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6.67%。
2021年,世界、经济格局加剧演变、重构,全球经济增长的底层逻辑正在被颠覆,而中国经济由于体量巨大、人口红利拐点出现、资源环境承载力受限以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必然的长期趋势。为应对国际国内巨变,我国正在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围绕“双碳”目标,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实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十四五”发展战略。
202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但趋势显著放缓,是近年来(除去2020年)的较低增长;产业升级发展中叠加新冠疫情呈现多地散发,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导致上游原辅材料大幅涨价,能耗政策约束(能耗双控)等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大幅挤压着行业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行业经济运行在经历了长期增收增利发展后,2021年首次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这种趋势性变化将使得行业经济增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行业企业要积极面对,苦练内功,按照党中央部署和习总指示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2021年,全国商品混凝土(C30)年度均价为433.5元/立方米,较上年均价略高2.2元/立方米(见图7 2019-2021年全国商品混凝土(C30)年度均价走势);协会监测的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价格数据也显示出略高于上年价格水平:如,混凝土电杆行业19家重点企业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190*12m(M级))混凝土电杆平均售价为2698元/根,比上年增长12.3%;房屋建筑行业23家重点企业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房屋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平均售价为2923.3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4%。
2021年协会重点监测的全国36个重点城市商品混凝土(C30)年度均价为432.4元/立方米,微略低于全国商品混凝土年度均价0.9元/立方米。
协会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混凝土(C30)平均价格呈前低后高走势(见图8 2021年协会监测36个重点城市混凝土(C30)平均价格走势)。前三季度商混价格变化较为平缓,呈小幅下降趋势。自9月开始,全国重点监测城市混凝土均价从410元左右开始,至11月中旬已达全年最高点470元左右,涨幅接近15%。出现这种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如煤炭等持续涨价,造成上游产业如水泥等原、辅材料价格飙升,并向混凝土等中下游传,且在国内“能耗双控”的背景下,9月初全国各地开始的限电、限产举措,导致产量大幅下滑,供不应求;而另一方面,因传统建筑相关行业“金九银十”处在三季度,各地施工生产活动较为活跃,需求强劲。而自11月中旬以后,混凝土价格又开始进入新一轮下跌,因进入冬季以来,北方多数地区天气寒冷、需求减少,因而很多企业进入冬歇期,陆续停工停产。
分区域来看(见图9 2021年协会监测36个重点城市所在区域混凝土(C30)均价走势),全国7大区域全年走势在4月前南北方差异较大,4月以后走势较为接近,华南地区全年均价始终位于较高水平,华东紧随其后。华中、西南、西北及华北全年价格相对平稳,而东北地区全年均价波动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受经济发展影响,大部分南方地区城市商混价格始终高于北方。
分城市来看(见图10 2021年协会监测36个重点城市混凝土(C30)均价情况、表2 2021年末重点城市商品混凝土均价及与年初对比),协会重点监测的36个城市中,价格最高的前20个城市中,有15个为南方城市,北方价格最高的城市为雄安新区,北京排在第20位。价格最高的前10个城市中,全部为南方城市。深圳、广州及上海包揽2021年平均价格最高的城市前三,全年来看,价格最高的深圳和最低的呼和浩特,价格相差315元,比例高达113%。由此可见,我国南北方地区混凝土价格相差较大。
协会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商品混凝土均价为466元/立方米(C30),较年初增长31元/立方米,全国各省会城市、直辖市年末市场均价与年初价格比较如下表:
2021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新冠疫情反复出现,全球经济复苏再添变数;地缘与产业链重构等多重复杂因素所构成的叠加影响。受此大环境影响,行业经济运行面临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能源、原材料价格大涨(9月水泥价格大幅飙升,见图11 2021年水泥价格走势、图12 2021年砂石、骨料价格走势)。且能源、原材料有效供给不足(砂石短缺,保供问题凸显;但价格运行相对平稳,见图12 2021年砂石、骨料价格走势),导致行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飙升且原材料保供问题加大。
据水泥协会分析,2021年水泥行业经历了两次突如其来的变动,水泥行情大起大落。一季度迫于市场竞争压力下,水泥价格先抑后扬,5月中旬水泥价格迎来第一次“冲高回落”,水泥行业整体经历了三个多月的超长淡季以后,9月初在“能耗双控”、煤价疯长、电价上浮的背景下,水泥行业迎来第二次高峰,水泥价格在短期内快速冲高至历史最高水平,但此时水泥行业供需两弱。而四季度随动力煤等原材价格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后,水泥价格开始加速回落,但整体仍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
二是需求端疲软。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调控加码、投资下降,市场销售遇冷,基建增速下滑),工程开工延迟或开工不足,生产订单减少(见图13 2016-2021年我国各项投资增长情况)。
2021年房地产投资和销售连续十个月回落,金九银十呈现不足,9月、10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滑21.7%和22.6%,带来了开发商资金链的紧张,也带来了地方大量土地的流拍;同时,全年房地产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1.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0.9%,意味着未来房地产投资面临继续下滑的压力。
2021年制造业投资回升明显,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利好行业可持续发展。2020年制造业投资增长为-2.2%,增加值增长3.4%,高于整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0.6个百分点;2021年制造业投资增长为13.5%,增加值增长为9.8%,高于整体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0.2个百分点。
三是供给侧承压。“双碳”、环保政策加码、金融信用政策收紧,环保设备改造更新,资金压力显著增大,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显著增加。
2021年9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发改环资〔2021〕1310号),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本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个别地区在政策执行中,将预拌混凝土企业和混凝土制品企业列入高能耗、高排放清单中,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生产和经营。
综上因素,导致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越来越困难,生产成本持续加大,行业经济增长势头放缓,经济效益显著下降。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是判断2021年经济形势、定调2022年宏观政策的 “风向标”,会议明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增长被提升到新高度,“稳增长、打造新增长点”将成为2022年的政策主线。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2021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做好宏观政策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挖掘市场需求潜力,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保持良好增长预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提出四个方面共计16条举措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明确将工业经济增长作为稳定国家经济增长的重点,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作为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了各行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1)打通堵点卡点,确保工业经济循环畅通。包括扎实推进能源安全保供、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顺畅三条举措。
一是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上马,能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尽快启动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工程和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发挥国家和地方重大外资项目专班作用,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施。
二是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包括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升级导向计划。在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煤电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推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实施生产线和工业母机改造,补齐关键技术短板,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促进传统产业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开展数字化转型。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鼓励企业建立质量追溯机制,有效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3)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工业经济保障措施。包括完善重点行业发展政策、优化重点区域政策体系、强化能效标准引领、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五条举措。
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环保、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着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截至目前,部分2022年专项债券额度已经提前下达地方,各地正在陆续组织发行。此外,2021年发行的专项债券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结转到2022年使用。推动这些专项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将对2022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投资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一是靠前加强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农业农村、市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靠前下达资金。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节奏。三是靠前安排项目。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拉动有效投资。
2021年底,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继续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个大方向。
(2)2022年初基建投资增长迎来“开门红”,重大项目挑起稳投资大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基础建材行业迎来利好
据统计,2022年截止到1月25日,全国各地合计开工重大项目已经达到5608个,投资总额达到4.2万亿元。其中,开年第一周内就有河南、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等省份在内相继落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投资总额超过2万亿。据报道,仍有众多重大项目在路上,投资规模还在不断的增加。
2022年是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力之年,经济工作以稳增长为重。各地区各部门加紧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近期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密集发布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如《“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等等。建筑、水利、交通等行业作为重要的基建领域,具备社会效益强、吸纳投资大、拉动产业链长等特性,其规划的发布为“十四五”时期基建建设提供保障,为经济稳增长保驾护航,也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可持续发展、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了发展空间。
2021年12月28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发布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以下简称《行业发展指南》)。
《行业发展指南》概括总结了“十三五”以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行业“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行业发展指南》指出,新发展格局中,国家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交通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两新一重”为标志的庞大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交通体系建设、都市圈、城市群建设等,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绿色、低碳、质量、性能、功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出新,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制造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发展环境。
《行业发展指南》将引导行业以技术创新驱动为前提,以国家重大需求、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行业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期间,将“强化基础科学研究、打造技术创新制高点”作为第一要务,提出了11个基础科研重点方向,15项工艺技术装备重点研发方向,19项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创新,5项绿色低碳混凝土技术创新重点领域,6项信息化智能化重点工程。
《行业发展指南》针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四五”期间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重点工作,既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落实行业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
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能耗双控、限电、砂石断供、新冠疫情……挑战重重的202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整体表现并不乐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出现剪刀差,经济效益首次出现负增长,企业增收难增利;行业经济运行质量面临严重挑战。
进入2022年,“稳经济、稳增长”大背景下,基建发力在即,市场有望逐步复苏。预计全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低开高走的趋势,而行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承压状态短期不会改变。
1.一季度市场需求依然疲软。北方地区迎接冬奥会及冬季供暖阶段,非疫情地区70%以上企业进入停止施工休假模式,整体来看行业市场需求启动会在二季度,南方地区春节前市场需求虽会有小幅提升,但全国混凝土需求仍不及去年同期。
2.上游原材料价格依旧保持高位运行。疫情防控形势依然非常复杂,相关地区的建筑材料生产和运输存在问题,供应存在困难;混凝土企业面临水泥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能耗双控及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影响,部分地区生产经营依旧面临困难。
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倒逼企业加速绿色生产、信息化、固废利用及产业链延伸全面发展,相关技术、标准、装备都会加速制定与研发。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行动方案》的“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章节中,关于“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的要求引发全行业热议。“低碳混凝土”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务院颁发的重磅文件中,意味着“低碳混凝土”将在国家“双碳”推动的历史性进程中,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引擎和推手,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综上,2022年及“十四五”期间,围绕“双碳”目标,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行业经济运行将在行业以国家重大需求、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变革中逐步建立新的周期性趋势,逐步实现以绿色低碳、生态保护、环保利废、应急抢险等重要社会保障功能为内涵的高质量的经济运行与经济增长。
- 标签:本站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
2021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回顾与展望
2021年,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
-
新鲜出炉!水泥制品概念上市公司2022年名单一览
周二午间收盘短讯,水泥制品概念报跌,国统股份(12.96,-5.68%)领跌,海螺水泥(-1.04%)、上峰水泥(-0.79%)、三圣股份(-0.48%)等跟跌…
- 潍坊山水水泥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建厂六十周年庆典活动
- 根根25米长钢轨由西向东“接力”(图)
- 全省首个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团体标准发布
- 工信部批准《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安全生产规范》等643项行业标准
- 24米长预制梁不用一根钢筋 华新水泥“超级混凝土”填补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