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家环境治理类上市公司受处罚未信披
由于属于非重大行政处罚,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不主动披露自身及下属子公司的环境类行政处罚信息(中国环境APP和中国环境报近日连续对3620家上市公司环境处罚披露率不到一成,钢铁类许多上市公司隐瞒环境处罚信息等进行了追踪报道)。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从事环境治理的上市公司中。
记者近日从上海青悦获悉,他们通过选取经营业务涉及到“垃圾焚烧”或“污水处理”的共计25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发现,2019年度,已检索到的涉及到上述环境治理类上市公司的环境类行政处罚共计23条,累计罚金249万余元,共涉及7家上市公司。
其中, 单次罚金在10万元及以上的有12条,累计罚金226万余元,涉及4家上市公司。其中, 除金圆股份(股票代码:000546)有单独披露环境类行政处罚的专项披露章节外,其余3家伟明环保(股票代码:603568)、远达环保(股票代码:600292)、上海环境(股票代码:601200)均未有专门披露。同时,令人遗憾的是,对于下属子公司发生的环境类行政处罚,4家上市公司都没有主动披露。
上海青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目前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证监会对于“重大”没有量化定义,很多企业以此为理由逃避公开。结合上海青悦连续两年在环境信息披露推动的工作经验,由于缺乏“重大”环境类行政处罚的判断依据,所以大多数上市公司均会以不存在重大处罚为由,直接披露无重大处罚信息(也存在个别公司措施不够严谨,笼统称为无处罚信息的情况);或在处罚信息披露章节勾选为“不适用”。而证券监管部门,目前的态度也是认为一般涉及到的处罚并未达到强制披露的标准,公司不披露并未违反信息披露相关规定。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和证监会正在牵头起草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的要求,预计2020年底前出台,这将对中国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标准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这位负责人表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完善,一方面离不开信披规定的约束,另一方面也需要上市公司多从公司治理和环境责任出发,主动去披露。遗憾的是,在目前规定不够明确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实际环境信息披露表现不尽如人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环境类行政处罚信息,绝不只是一条违规信息,它是上市公司环境合规情况的直接体现。更重要的是,当环境违规发生的时候,公司如何去处理及应对,这是公司风险控制的体现。尤其是环境治理业的上市公司,其更应当重视环境风险。”他表示。
- 标签:喂奶视频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
realme要做5G先锋普及者 让5G成为全世界年轻人带来未来大门的钥匙
6月8日,全球 成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realme联合著名分析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5G全球…
-
驱动晚报:雷军再访长城汽车 三星发布超小型5千万像素影像传感器
2021年6月10日 驱动中国晚报 雷军到访长城汽车研发中心 双方再传造车合作消息 新浪网报道,近日…
- 不但解语还识字 618不能错过的科大讯飞OCR识图智能录音笔
- 要做中国第四朵云?字节跳动进军云计算IaaS服务
- 供应面逐渐改善,小尺寸LCD电视面板价格回稳
- 华为鸿蒙OS升级用户突破1000万
- 你的扫地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