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装饰装修  软装搭配

00后创新表达 用青春告白祖国

00后创新表达 用青春告白祖国

  “建筑是会说话的。从南湖红船到改革开放再到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我们希望真实地还原建筑,展现中国历史、中国速度。”最近这段时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生蔡路迪在学校教室里搭建的临时“施工”现场里忙碌着,他和其他几位同学正在筹备一场以“捧在手心的红色模型”为主题的建筑模型展览。

  今年,这群平均年龄仅20岁的大学生要进行以“共同富裕”为主题的手工建筑模型制作。如果要问,手工搭建一个建筑模型需要几步?设计图纸、购买原材料、开工搭建……但想要等比例真实地还原历史建筑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蔡路迪看来,团队成员都在追求建筑设计的完美和精益求精的路上,带着点考证历史资料的“倔强”。

  00后逐渐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之中有精益求精,在背后默默进行着“红色建筑”图纸设计的建筑专业学生;有创意无限,用画笔描绘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国故事的美术专业学生;还有镜头张力十足,用表演艺术展现中国历史、新时代青年生活的不同专业学生。00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新时代思政课的新表达,他们的思政作品也像他们正经历的青春一样变得“热血”起来。

  “制作红色模型不单单需要动手能力,更多的需要去思考如何在当下紧跟时代脚步,去找寻彰显时代精神的建筑,再将原建筑以模型的形式高度还原制作出来。”刚开始,蔡路迪和团队成员们需要追寻历史的足迹,搜集大量与历史建筑相关的史料,并据此设计图纸、选购搭建工具及材料、确定板材形状及拼接方式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才能开启“亲身”搭建模式。蔡路迪介绍说,不单单是一座建筑的历史,它所在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相关史料都需要去查阅了解,前期准备往往就需要花费半个多月。

  去年,蔡路迪曾跟随着学长、学姐们第一次参与了学校举办的以“百年奋斗史”为主题的红色模型制作活动。那时他还是一名大一新生。从思路构思、设计制作以及成型收尾,他们完成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篇章的红色模型设计制作,这让本就喜欢历史的蔡路迪深受震撼,“建筑可以直观地展现一个地区、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这让我找到了历史知识和自己所学专业的最佳结合点”。

  “刚开始是最难的,就像是‘打地基’的感觉。”像蔡路迪团队一样,“倔强”地考证历史资料的还有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张佳琪所在的团队。她和团队成员手工设计制作的是“西柏坡中央旧址”模型,仅是所需的材料就用到了泡沫板、丙烯颜料、黏土等数十种,比这个数字还多的是他们对“会议旧址的屋檐到底是什么形态”的讨论次数。

  “会议旧址是木结构的屋顶,在屋顶上的房梁具体到哪个地方、如何嫁接,都需要测量。”张佳琪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由于大家无法亲自到实地考察,很多细节就需要成员们从不同角度的照片、视频资料以及文字史记来进行还原,“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各自有自己的见解,为了以理服人,每个人都会积极地搜集大量的史料佐证自己的观点,我们在一种类似于辩论的情景中学习讨论,不但学习了历史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如今,蔡路迪和张佳琪团队的作品都被收藏在浙江理工大学的“红色筑梦馆”中,一同在这里展览的还有建筑工程学院师生们手工制作的历次会议会址模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年代样板间、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模型等60余个红色模型。

  “当别人问起我关于红色模型的历史故事时,我变得可以侃侃而谈,才发现原来我在做模型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很史和专业知识了。”张佳琪说。

  “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我切身地感受到了家乡、周边城市环境的变化,我们的生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国越来越美了。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安吉余村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真实地还原它。”蔡路迪说。

  今年,蔡路迪变成了模型制作小组的“带头人”,在“共同富裕”主题下,团队成员们选择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浙江余姚市横坎头村、“枫桥经验”陈列馆、浙江安吉县余村等8个展现中国发展的建筑群进行等比例缩小。有了去年的经验,这次团队学习起党史知识、理论知识来轻松了许多。不过,新的困难很快就出现了。

  与其他单个建筑不同,浙江安吉县余村是一个建筑群,如何把当地村落的地理位置关系展现出来?安吉县余村曾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而成为“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对蔡路迪来说,这是与其他模型所承载的含义最为不同的一点,也是让他花费心思最多的一个建筑模型。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群年轻人们想到了可以用“高科技”手段。于是,他们利用手机地图软件打印出了一张当地的卫星地图,并据此来还原村庄建筑群复杂的位置关系。

  此外,每一个红色模型中还融入了同学们的“小心思”。为了帮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红色模型背后的历史故事,设计团队都会在模型背后设置一个二维码,参观者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以观看相关的历史,这些史料的搜集和制作也都是模型制作团队成员。

  “当我们能把日常用的软件、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去实践运用,感觉自己拥有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学以致用。”蔡路迪说。

  让思政表达变得“潮”起来,00后也在用画笔讲述着自己眼中的中国故事。在北京青年学院有一个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国潮工作室”实践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看到非遗传承人展示清代服饰、汉服文化,可以将苏州园林等经典传统建筑设计风格运用到现代空间设计中,还可以亲手绘制带有敦煌元素的绘画并制作成口罩、手机壳等文创产品。

  学院游戏设计专业学生赵子恒将带有敦煌花纹元素的创作,绘制在了口罩上,她用了三天搜集历史资料并和老师沟通绘制细节、色彩搭配。在谈到创作初衷时她说,“我曾被敦煌文化震撼,口罩又是当下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如果将敦煌元素和口罩相结合,既能改变口罩单一的颜色又能传播传统文化,还能带给大家更丰富的色彩,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不仅可以对经典符号进行提取,还可以将这些元素和手机壳、帆布包等现代产品相结合,也会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更广泛地传播。”在北京青年学院美术教研室教师赵艳婷看来,艺术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参与此类设计需要一定的时代复合性,“他们既需要了解历史、了解国家大事,又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在这一代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未来可期”。

  6月,是毕业的季节。毕业前夕,北京青年学院美术专业学生胡亚捷的毕业作品是一组以“祖国发展大事记”为主题的手绘画,她想送给自己一件具有“仪式感”的毕业礼物,也想用自己的方式留下见证中国发展历程的纪念。

  刚开始,胡亚捷拟定的主题是反映“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绘画创作,但回顾起在疫情中度过的3年大学生活,她先后见证了建党百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团百年等重要历史性时间节点和事件,她觉得自己应当对这些“特别”的经历做一个总结。于是,她画出了透过护目镜依然带着坚定眼神的医务工作者、以红色为基调的嘉兴南湖红船、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冬奥冠军武大靖……在她看来,这组绘画作品既是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总结,也是一次对祖国的青春告白。

  “让学生主动关注‘主旋律’,用‘正能量’的方式表达对社会民生、国家大事的看法,这是每一位老师应当引导并需要根植于每一位学生心中的重要内容,在疫情期间显得重要。”赵艳婷说。

  经过这次毕业作品的设计历程,胡亚捷也获得了新的成长,“我突然明白了艺术创作要更多展现积极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个人情感和个人世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多关注国家大事和时事热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用自己的力量传播时代之美”。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上网课、“云”比赛活动、校园闭环管理……尽管大学生失去了很多亲自体验校园生活的机会,00后却在用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表达着战“疫”决心。

  去年,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学生张奎亮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情——拍摄战“疫”题材的微电影。他邀请了8位同学分别讲述“战‘疫’英雄”的故事。有为了一线战“疫”工作而选择剃光头的00后女医生;有放弃大年三十和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冲进隔离病房的90后青年医生;还有坚守在各地的基层岗位上,进行核酸检测、测量体温的青年志愿者……

  “我希望通过线上的方式,把大家组织起来表达青年对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敬佩以及对祖国的爱。这恰恰也是鼓舞我的力量。”后来,张奎亮报名成为一名基层战“疫”志愿者,负责配发隔离人员的生活物资以及清倒垃圾等工作。这是一份需要进入“危险区”的志愿工作,刚开始他的内心是忐忑的。“拍摄微电影的时候,我被那么多义无反顾的青年所震撼,同为新时代青年,我觉得我也可以坚持下来。我们相信祖国,也请祖国相信我们。”张奎亮说。

  “当学生亲自参与到思政课微电影的创作中,他们对这段特殊的经历会记忆犹新,而其产生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有可能是终身。”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华玲认为,拍摄思政微电影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情,从选题、写剧本、选演员,到拍摄、后期制作全部都由学生团队完成,这既是学生们表现力和创新力的舞台,更是让学生与这个时代对话、交流、碰撞、融合的契机。“思政课微电影并不是为了艺术和票房,而是以微电影为载体,让学生去体验不同的角色、去了解国家和社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寻找什么才是家国情怀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软装色彩搭配比例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