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装饰装修  软装搭配

一周艺术人物|苏菲·卡尔探寻奥赛,“泰迪熊”见证疫情

在疫情、战争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阴霾下,注重对人类内心情感探索的艺术品引发共鸣。

在法国,艺术家苏菲·卡尔(Sophie Calle)个展“奥赛的幽灵”开幕,作品讲述博物馆的过去和现在,聚焦描述人类的脆弱,和对身份与私密性的检视;在伦敦,英国艺术家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新作即将亮相伦敦科学博物馆,以“泰迪熊”反映疫情期间的精神状态。

元宇宙来袭。在上海,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倡议,呼吁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在北京,历史语言学家段晴辞世,其持之以恒的研究曾让许多湮没大漠千年之久的古代文献重新焕发生机。

《·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巴黎|艺术家苏菲·卡尔

重返奥赛博物馆,探寻“奥赛的幽灵

近日,法国艺术家苏菲·卡尔(Sophie Calle)在巴黎奥赛博物馆展开了个展“奥赛的幽灵”(The Ghosts of Orsay),以其特有的叙事方式讲述博物馆的过去和现在。苏菲·卡尔是生于1953年,是作家、摄影师、装置艺术家和观念艺术家。她的作品经常描述人类的脆弱,和对身份与私密性的检视。

1978年,苏菲·卡尔踏入了日后成为奥赛博物馆的废弃火车站和酒店。她在附近的一座空置建筑里进行驻地,在一间房间中收集过往住户遗留的档案和物件,其中一位名叫Oddo的酒店员工的信息让她展开了遐想。

四十多年里,卡尔一直保存这些物件,她说它们就像来自过去的幽灵一样萦绕着她,而这也成了此次奥赛展览的标题。“我在一次晚宴中遇到了苏菲。她刚告诉我过去的经历,我便带她去见了奥赛博物馆的首席策展人西尔维·帕特里(Sylvie Patry)和前任主席劳伦斯·德·卡斯(Laurence des Cars),”博物馆中当代项目的负责人多纳蒂安·格劳(Donatien Grau)介绍道。

在法国的第二次防疫封锁期间,卡尔受邀来到奥赛博物馆,漫步于空荡荡的走廊上,她见到了瑞士画家库诺·阿密特(Cuno Amiet,1868—1961)的一幅大型雪景油画,画面乍看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滑雪者。而事实上,在画布的后方,能够看到看两位同伴的身影。在法语中,“在后面”(au dos)的发音是“oddo”,正如几十年前让卡尔产生兴趣的那位酒店员工的名字。于是,此次展览框架开始在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奥赛的幽灵’是混合了摄影、诗歌与现成品的艺术创作,”格劳说道,“它揭示了卡尔编织叙事的独特能力。”这场展览被分成两大部分,分别讲述了过去的酒店和今日的博物馆。卡尔所提到的那些旧日的物件也作为现场品共同展出。(文/钱雪儿)

伦敦|艺术家格雷森·佩里

新作亮相伦敦科学博物馆,以“泰迪熊”反映疫情期间的精神状态

3月30日,英国艺术家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新创作的花瓶作为展品之一,将亮相伦敦科学博物馆。这只名为《艾伦·密叟斯——新冠疫情期间的上帝》(Alan Measles – God in the time of Covid-19,)大型装饰花瓶与其他讲述疫情影响的标志性物件一起出现在展览“医学:威康展厅”(Medicine: the Wellcome galleries)中。

这件新作受到“阿尔巴雷洛”(albarello)陶罐的启发,这种陶罐曾在医院中用来盛放药物。佩里以简洁的色彩进行装饰,并吸取了中世纪“末日绘画”(doom paintings)的风格。在瓶身的诸多图案中,还有佩里最爱的那只名为“艾伦·密叟斯”的泰迪熊,旁边还有佩里的女性自我“克莱尔”(Claire)。此外还有形似英国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Chris Whitty)的身影。

佩里的新作诞生于两年前他做“格雷森的艺术俱乐部”( Grayson’s Art Club)电视节目期间,直到现在人们才看到它的完成版。“这件作品反映了我在巨大的恐惧和不确定性期间的精神状态,”佩里解释道。

“艾伦·密叟斯是我对于神、男性、照顾、安全的个人隐喻,”佩里补充道,“他显露出心烦意乱的样子,因为他依然处于重病之中。他想要在医院里帮忙的努力受到了抗议者们的嘲笑。”作品借此展现出公共健康危机下人们的情绪状态。

格雷森·佩里1960 年出生于英国,2003年透纳奖得主,2013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院士,伦敦艺术大学名誉校长。作为对英国艺术影响极大的当代艺术家,佩里的创作媒介非常广泛,包含陶艺、绘画、雕塑、服装设计等领域。(文/钱雪儿)

上海|博物馆馆长、学者

联名倡议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

3月26日,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

树德里1921·AR矿泉水(扫码看中共一大会址宣传片)。

“近两年火热的元宇宙概念及其应用场景,虽然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并有一定泡沫,但无疑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方向。元宇宙在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来源于实体世界的物质标本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元素,以建构与真实社会体系融合的数字生活空间。而现实世界里同时拥有丰富物质标本和文化元素的最佳场所,非博物馆莫属。博物馆的宗旨和理念与元宇宙是相通的,博物馆的未来和使命与元宇宙是相融的。”上海大学教授段勇代表发起人如是介绍倡议背景。

段勇

《倡议》的核心内容主要围绕“资源共享,普惠互利”、“场景共创,提升自己”、“标准共建,与时俱进”、“责任共担,守正创新”这四点展开。《倡议》提到,博物馆应增强藏品资源特别是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的意识,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让有限的资源在元宇宙中创造无限的可能;博物馆要协同探索创建优质应用场景,在参与建构元宇宙中实现博物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博物馆应与时俱进地探索博物馆领域元宇宙建设标准规范,在相关主题的国际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博物馆要通过融入元宇宙使博物馆超越时空、无远弗届、历久弥新。

据悉,该倡议由上海大学教授段勇、安来顺、潘守永、李明斌等学者筹备发起。共同发起人还包括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等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代表,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等省级博物馆代表,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馆长薛峰、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等自然博物馆、纪念馆、行业博物馆代表,市级博物馆代表,石窟、遗址类博物馆代表,非国有博物馆、港澳台博物馆代表和来自北京大学教授杭侃、清华大学教授杜鹏飞、浙江大学教授严建强、吉林大学教授史吉祥、复旦大学教授陆建松、魏峻等高校学者代表。(文/小犀)

北京|学者段晴

因病辞世,致力于西域文书之研究

3月26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因病辞世,享年68岁。

段晴

段晴教授虽为语言学领域的学者,惊悉其辞世消息,也在文博界引发一片悼念和哀思。作为历史语言学家,段晴教授的研究与文史领域的关系极为密切。因其持之以恒的研究曾让许多湮没大漠千年之久的古代文献重新焕发生机。

有文博界人士发文称,“2014年,上博举办达玛沟出土壁画展,有幸获段教授赐稿。缅怀。”段晴教授《于阗故地的诉说》被收录于上海博物馆编《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段晴教授传承季羡林先生、金克木先生建立的学科传统,为我国东方学科的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她主持建立了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对西藏梵文贝叶经和新疆出土梵语、胡语文献展开研究,整理校勘出多部久已失传的佛典文本,研究成果汇集为丛书出版。

古藏文敦煌写经 《大乘无量寿宗要经》 水墨纸本手卷, 8-9世纪,吐蕃时期写本

30余年来,段晴教授持之以恒地致力于研究我国新疆等地出土的胡语文书,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让许多湮没大漠千年之久的古代文献重新焕发生机,极大地增进了我们对于西域古代语言、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文/小犀)

老九门在线阅读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44964.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yahoo日本成熟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