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装饰装修  家居风水

CPI重回“3时代”,意味着什么?

  △ 5月12日,顾客在山东省青州市一家超市内选购水果。中新社发森林 摄

  从5.4%到5.2%到4.3%再到3.3%。

  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4月份物价数据,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划出一条向下的斜线。

  去年以来,中国物价先是受到猪肉价格扰动,后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如今CPI同比涨幅时隔半年重回“3时代”,意味着什么?

  食品价格下行拉动CPI回落

  4月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在此背景下,当月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超预期回落1.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CPI上涨主要由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导致,在3.3%的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仅影响0.1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影响3.2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看,食品因素仍是影响CPI的主要因素。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98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对比上月,食品价格影响CPI上涨约3.7个百分点,可见本月CPI涨幅的回落也主要由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导致。他认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加上天气转暖等原因,使得供给更加充足,带动物价涨幅稳中回落。

  具体而言,食品烟酒CPI同比上涨11.3%,涨幅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肉类是主要上涨项,猪肉价格同比上涨96.9%,但涨幅较上月回落19.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36个百分点;牛肉、羊肉等替代类肉品价格同比涨幅亦有小幅回落。天气转暖,时令食品上市,叠加运输改善等原因,鲜菜、鲜果价格同比分别回落3.7%和10.5%。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四涨三降。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同比上涨0.1%、2%、2.2%和4.8%,这些上涨的项目中,除医疗保健价格涨幅与上月持平外,其余涨幅均回落。下降类别中,衣着价格同比下降0.4%、居住下降0.3%、交通和通信下降4.9%,主要原因仍然是疫情导致需求减弱。

  猪肉价格呈现高位下降走势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去年当媒体上出现与猪肉相关的新闻时,关键词大都是“涨”。而近一段时间,“降”逐渐成了人们谈及猪肉价格时的主题。

  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的监测,4月最后一周,全国猪肉价格为每斤25.54元,比较四月第一周每斤27.41元,下降明显。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下降。5月5日,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42.86元,比3月底下降8.2%。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物价数据亦印证了这一点。4月份,猪肉价格同比涨幅下降之余,环比价格亦继续下降7.6%,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

  在猪肉价格高位下降背后,一方面是生猪生产主要指标向好,生猪产能加快恢复。据官方对全国400个定点监测县数据汇总,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8%,快于2月份的1.7%,自去年10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6个月增长。

  另一方面,保供措施亦实施到位。4月23日下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顺利组织了春节后第十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共成交7942.21吨,平均成交价为22842.84元/吨。截至上述时点,春节后共投放十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对鲜猪肉价格形成了有效引导。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近期猪肉价格有所回落,但从全年猪肉供需情况看,虽然生猪产能恢复积极向好,其供应偏紧格局还未根本改变。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直言,二季度猪肉供需还面临着生产基数低、进口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回升等三重因素叠加的压力,可能是这一轮猪周期最为困难的时期。

  他指出,7月后市场供应将逐步改善,但由于下半年节日多,消费拉动力也更强,猪肉价格高峰可能出现在9月份前后。从同比涨幅看,今年随着市场供应改善,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将持续收窄,四季度甚至有可能实现同比下降。

  通胀压力缓释打开货币政策空间

  CPI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亦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分析认为,此前一段时间CPI位于几年来高位,使得货币政策发力时受到掣肘,在经济受疫情冲击之时形成两难。

  对此,央行最新发布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当前物价形势总体可控,通胀预期基本平稳,对未来变化需持续观察。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可能从供求两个方面继续对物价形成扰动,应保持密切监测分析。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温彬注意到,上述报告中亦提到要“处理好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多渠道做好预期引导工作”,可见控通胀仍然是需要关注和平衡的一个目标,但其紧迫性已经明显让位于稳增长、保就业等方面,这也为货币政策打开了更大空间。

  在此背景下,温彬指出,下阶段,货币政策要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加大力度促进需求加快恢复。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沈建光也认为,当前通胀压力缓释有助于进一步打开货币政策空间。结合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的表述,中国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基调,灵活运用各项政策工具,保障流动性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宽松的货币环境有助于配合财政政策发力,尽快推动总需求的恢复。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总监制:王建军

  监制:汤耀国

  责任编辑:陈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