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厂不买账 费者鉴定难 汽车质量第三方检测机构难堪大任
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近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汽车“三包”成为车主维权必备的法律“武器”。在“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中,车主就根据汽车“三包”相关政策,向经销商提出维权主张。然而,光有法律是不够的,由于汽车制造和生产的复杂性,不少车主在维权过程中难免遇到对车辆质量问题的鉴定。此时,第三方检测机构成为判定车辆问题的出路之一。但对于车主而言,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接触甚少,且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混乱、难以分辨等问题,也成了让维权车主最为头疼的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车主维权愈发频繁的当下,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缺失让不少车主深陷维权泥沼。
车辆质量鉴定难
2018年3月,李先生通过瓜子二手车网在浙江台州购买了一辆吉利SUV, 车辆的上牌时间为2015年2月。签订的合同文件显示,与李先生签订合同的是瓜子汽车服务(天津)有限公司。据李先生介绍,看中车辆之后,李先生与工作人员进行了联系,之后双方约定在台州看车。车辆在经过了瓜子二手车的初检、复检后,确认符合瓜子二手车的标准,于是李先生付款购车,并支付给瓜子二手车3500元服务费。
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李先生想转让这辆车, 于是他又找到瓜子等二手车售卖平台,让工作人员进行评估。之后有多家平台来看过车, 而瓜子二手车嘉兴地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李先生可以以保卖的形式出售该车,并且和他签订了电子版的保卖合同。在支付给李先生80%的首付款后,瓜子工作人员把车开走了,其声称只要车辆通过复检,就保证帮李先生卖出。但事情远没有想像的那么顺利,两天之后,此前联系李先生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车辆未能通过复检,原因是复检时检查出车辆C柱有钣金痕迹,换言之,这辆车在车身结构上有过一定程度变形,是一辆事故车。
李先生表示,车辆此前通过瓜子二手车购买,当时并未告知车辆存在钣金问题,在自己使用过程中也从未发生过事故。李先生致电瓜子二手车进行投诉,要求保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但对方推三阻四,先是在通话中表示公司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后又声称无法确定钣金是在李先生购车前发生的。瓜子方面要求李先生去找一个第三方检测机构,证明钣金时间是在李先生购车之前,而李先生经过多方询问,都被告知无法出具相关报告。对此,李先生感到非常无助。
其实,李先生所遇到的情况只是消费者在汽车维权方面的一个缩影。这类的案例不胜枚举。广州的朱先生购买路虎发现5后,在为车辆安装脚垫时注意到车身多处有掉漆、剐蹭等痕迹,怀疑自己买了一辆“翻新”车。他随即向4S店提出质疑,但销售方并不承认。朱先生在查阅相关法规和维权案例后,找了一家第三方汽车检测鉴定机构,花费4万元为车辆做了检测。第三方机构对朱先生的车全面检测后发现,该车竟有25处拆装痕迹和故障,也就是说在交车前,这辆“新车”已被拆开修复过。朱先生认为,4S店在交车前存在欺骗行为,将翻新车或事故车当新车卖给他为由,将4S店告上法院,要求退车和给予相关赔偿。面对鉴定报告,该4S店承认该车辆交付前被拆修过,但却以“车辆的正常升级,数据忘记上传系统”等理由推脱责任。历经半年多的维权后,海珠区人民法院初审判定:4S店隐瞒车辆修复状况,损害了车主知情权,判罚30万元;但以证据不足等理由驳回朱先生要求退车、退一赔三等要求。也就是说,即便找到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做鉴定,法院也不采纳其鉴定结果。
第三方检测机构“是非多”
在记者调查中发现,车主难以在当前市场上获得一份有权威性的车辆问题检测报告。像中汽中心、中汽研这样的机构极少开展“对外”业务。“我们是司法部门授权的,受保险公司或法院等单位委托做鉴定报告,主要面对客户并不是一般车主。”一家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将消费者拒之门外的情况下,想要获得一份鉴定证书,消费者就只能找商业化运营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但其高昂的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友好”。
据悉,当前第三方汽车鉴定评估机构做车辆质量鉴定的成本非常高,基本都是5万元起步。与此同时,商业化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结果是否能被采信同样是问题,检测报告若能帮助消费者打赢官司,这笔检测费用可以判定由被告方负责。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若想使用商业化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议还是找专业人士评估获胜指数,再决定是否值得做鉴定,不至于“赔了夫人又折兵”。
市场化发展路径尚不清晰
何谓第三方检测机构、去哪儿找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否信任,对消费者来说可谓是一道又一道“坎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召回管理中心三包技术服务部主任贺兴表示,汽车是专业度极高的复杂工业品,需要专业化的争议调解机构为消费者处理争议。“汽车”三包自2013年实施,经过六年运行整体平稳,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瑕疵,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反映出,在争议处理过程中消费者难以找到第三方处理机构,对争议调解认可度和信任度都存在偏差,因此市场监管总局将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建立第三方争议处理机制,借助市场化第三方机构处理争议。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赵航表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攀升,由产品质量引发的纠纷与诉讼案件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当前鉴定标准法规缺失、技术方法不完善,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才造成消费者在遇到新车质量问题时解决困难。”赵航说。
中国质检总局下属机构中国质检协会秘书长柯振权表示,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起步很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检测机构也是参差不齐。对于不少“第三方”的报告,主机厂或经销商对其所运用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均不认可。业内人士呼吁,要落实三包法律中的规定,让车主维权之路顺畅,首先要做的是尽快健全第三方检测机构体系,进而向市场化过渡。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