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产业反倾销的突围思考
【中国建材网】9月16日,欧委会对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粗纱、短切纱产品征收高达43.6%的惩罚性关税政策投票获得通过,这是去年12月17日,应欧洲玻璃纤维生产商协会的申请,欧盟官方公布将针对中国出口的长丝玻璃纤维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后的初裁结果。这也是继土耳其、印度之后,西方玻纤跨国巨头发动针对中国玻纤产业的第三轮没有硝烟的贸易大战。
作为总产量世界第一的中国玻纤产业何去何从,如何面对国外行业大鳄掀起的一波波惊涛骇浪,曾经以发展速度和总量引以为豪的中国玻纤产业如何挺立潮头,风卷红旗旗不湿,令人深思!笔者以为,企业在痛定思痛之后,不妨从以下几点做一些反思。
一、学习游戏规则,四体联动,积极应对
初裁结果已通过法定程序通过,所有的争议、疑问尘埃落定。从9月16日开始,进入欧盟的涉案产品加上原先7%的进口关税,总计高达50.6%的进口关税已成为铁的事实。最终裁决预计在明年3月份,剩下的仅仅是时间问题。企业不必心存侥幸,更不能坐之待毙,而应积极应对。
对于外倾销,WTO有一套完整成熟的争端解决机制,虽然,中国入世时做出了一些让步,但更多的规则还是公平的,对双方都有制约。初裁结果出来后所征收临时关税期限为六个月,在最终裁决之前还可以通过国家商务部、行业协会和企业通过多方斡旋,发挥“四体联动”应对机制作用,即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四体联动,共同应对。
除商务部通过外交途径与对方谈判施压外,企业更是自己的救世主,克服观望、放弃或畏难心理,高层领导重视,组织班子,学习相关法律规则,聘请有经验的律师事务所,组成工作团队,冷静分析、制订策略、从容应对。涉案产品的确定、市场竞争地位的争取、倾销幅度的计算、对方违规的反诉、大小问卷的填写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大有文章可做。做与不做,泛泛去做与专业去做,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印度、欧盟宣布的不同应诉公司不同的税率,最低的是0,最高的40%以上,差别显而易见。
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从涉案产品角度综观玻纤近两年来的四轮反倾销来看,我们就会发现,玻纤粗纱、短切纱、短切毡产品是反倾销的主要产品,除欧盟今年5月再次发起的针对玻纤网格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外,其他三次几乎都是矛头直指玻纤粗纱产品。2009年,中国玻纤产量205万吨,虽然比2008年211万吨的最高产量略有下降,但仍稳稳高居世界第一,直接粗纱产量在一半以上。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玻纤大国。
但中国决不是玻纤强国,除主要的粗纱出口外,玻纤深加工制品出口寥寥。由于产能无序的扩张,从2007年开始,玻纤粗纱的价格一路跳水,竞争日趋白热化,价格大战烽烟不断,中国玻纤成为西方玻纤生产商的众矢之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再加上价格为对方落下口实,群起而攻之,在所难免。
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民族工业的主要症结,调结构、促增长迫在眉睫,玻纤产业也不例外,注重产品的应用研发,提高产业装备水平,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整体玻纤行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或许,面对枪林弹雨,我们的盾牌会坚固一些,对手出手时也会掂量一下手中枪的份量。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