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模式下 涂料经销商如何走出“七大困局”
【中国建材网】现在的涂料企业、经销商、消费者这种复杂的''三角关系''一直都是商业社会中的复杂问题。而三者之间日子最难过的恐怕就是经销商了,它处于中间位置,不像消费者有那么多的自由选择权,也不像企业有强大的实力,夹缝中求生存,最大的烦恼恐怕就是企业给予的。不少企业为扩张渠道,不惜成本、不计代价、不择方式地''压榨''开发经销商,让经销商在企业的重压之下难以生存。
一、企业强势制定销售量,让经销商没有经营自主权。一些企业会给各个地区的经销商硬性指标,比如每月一定要完成高额的销售量,才给予经销商返利等,而其中不会帮助或者支持经销商去增大销量,而是光下指标看结果,从不顾及经销商的难处;有时也会因为旺季使库存量减少,从而限制经销商的量,想怎么给就怎么给,这样''有时重压,有时断粮''的情形让经销商的日子很难过。
二、有钱就给铺货,企业''背叛''老牌经销商。这些做法的企业也不少,他们想让自己的产品大面积的铺货于市场。所以,只要有经销商有钱、愿意经销,这些企业的产品就轻易地流入到市场中,也不管原本与老经销商承诺的''只给你代理''的承诺:企业先期许诺的各种支持、政策都化为泡影,企业只管发货,其它一概不问,一概不管;这样反而让市场混乱起来,在这种销售网络的扩张下,只要厂家不断压经销商库存,经销商在整个环节中会变得越来越吃亏。
三、企业克扣返利,经销商完成任务成空想。库存是品牌经销商都面临的问题,但大部分其他品牌的经销商都能承受合理的库存。但是由于企业越来越苛刻的销售指标和市面上的随意铺货,销售网络增大的同时,就让原来的经销商的销售任务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涂料经销商完成不了厂家给的销售任务,企业会对于完不成任务量的经销商则有相应处罚,让经销商的利润更是少之又少。
四、利润化为厂家广告宣传费,经销商吃''鸡肋''。这种情况是一些企业和经销商一起做广告,把经销商的利润转化为广告费,看似促进了经销商的销量,但降低了经销商的利润。很多企业品牌广告做得不错,在央视、卫视投放大量广告,品牌知名度高,软实力强。但是,在这其中有一部分资金都是经销商在出,比如所在地方电视台做广告,在投入高额广告费用同时,确实是促进了销量,但长期下来让经销商''入不敷出'',只是这个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上去了,而经销商的利润下来了。对经销商而言,该品牌也因此存在更大的品牌优势,但是把自己的利润转化为广告费,再经销下去就像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现象。这个给广大经销商的启示就是不能一味看品牌,要看与品牌合作上的种种细节,自己到底能得到怎样的实惠。而像福乐阁Flügger在国内做的广告比较少,相对来说福乐阁更自信,对自己产品品牌和品质都很自信,所以不需要去做铺天盖地的广告,靠中高端的品质和品牌来影响客户,这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