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监管缺位行规虚设 实木家具不“实”
【中国建材网】家具市场中假冒实木的情况远比想象的严重。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下称“浙消委会”)上半年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2个品牌13件号称实木家具没有一件“全实木”,而商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解释称,由于对2008年的新标准不熟悉。
13件“全实木”家具无一合格
浙消委会宣传负责人张一平介绍,上半年对杭州128家销售商进行的一次市场调查显示,12个家具品牌13件实木家具没有一件“全实木”。曝光品牌中不乏联邦家具、巨桑、列维士、山东吉美乐等知名的家具品牌。
巨桑控股集团董事长杨以勇昨日向本报表示,据国家2008年颁布的标准,全实木家具必须100%实木,而过去的标准跟现在的标准不一样,由于很多企业对2008年新颁布的标准不是很清楚,因此出现把非实木家具宣传成了实木家具。杨以勇又称,主要由于导购员夸大其词,将部分非实木家具虚假宣传成实木家具。
浙消委会调查显示,家具问题主要集中在实木不实或以次充好,以装饰贴面人造板冒充实木,用胶合板细木工板冒充实木等。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告诉本报,一般实木家具分为两类,全实木家具和板木结合家具。如果把板木结合写成全实木,或者售货员在销售环节把板木结合说成全实木,就是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事实上,将板木结合说成全实木,在家具行业也比较常见。广州一家红木家具的制造商透露,全实木的高端家具与板木结合的价差较大,如全实木家具客厅长椅、桌子全套价格可高达几十万,但与之对应的板木结合家具则视用料不同,价格也分不同档次。一位资深家具业内人士指出,家具行业内“假实木”现象很严重,就如实木复合门来说,90%以上都不是实木,行业虚假宣传问题严重,实木材料与商家常用的冒充实木材料中密度板之间的价格相差四到五倍。
监管缺位
家具行业问题的根源或许在于监管制度不完善,行业规定形同虚设。
按照国家2001年颁布的强制性标准GB5296.6-200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6部分:家具》规定,出售的家具必须具备使用说明,家具名称必须反映家具真实属性,并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使用说明必须对国家有关要求和指标给予说明等。
而据浙消委会对128家经销商调查情况,99%以上的经营者无法提供家具使用说明书。记者走访了上海数家家具卖场,无说明书或者说明书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为应付规定,一些商家甚至十个产品共用一个说明书。
“没有说明书,消费者就只能被销售员忽悠,发现问题后也很难找到法律依据。”家具业内资深人士张赟城表示。
中国家具出口总值在2006年首次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家具出口第一大国,产品款式、质量、档次都有了重大进步。2010年全国总产销额870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额336亿美元,约占世界家具进出口总值的30%。
行业扩大的同时,如何保证家具行业健康发展刻不容缓。王克提到,因为家具行业企业众多、分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还不能杜绝。“我们只能提倡加强行业自律,实行黑名单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控。”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