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装饰装修  建材选购

看“中国建材”如何升级

    【中国建材网】建材,在人们眼中是“粗放型产业”:高耗能、过度竞争、产能过剩。在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央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央企能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做些什么?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独辟蹊径,以业绩作答。
  
  做大:通过包容性成长的道路,提升行业集中度。“十一五”期间,跨所有制、跨区域、跨行业的337家企业齐聚中国建材麾下,集团的水泥、玻纤产能均居世界第一,并使我国水泥产业集中度提高了十余个百分点。
  
  做强:通过机制创新、管理整合,大幅提升企业效益,并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建材营业收入增至1354亿元,增长9倍,利润增至75.6亿元,增长14倍,稳居建材业百强龙头。
  
  做新:用创新攻占技术制高点,用新技术、新产品为企业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为行业谋求发展新空间。千吨级碳纤维生产装备、4.5代超薄玻璃生产线……这些“请不来、买不到、离不了”的关键技术,在中国建材实现了产业化!
  
  “中国建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挥央企的引领作用,使行业从过去重点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从追求速度转变为追求效益,成功解决了规模如何扩大、核心竞争力怎样提高、传统产业向何处升级的问题,实现了企业和行业共同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说。
  
  不投建新产能,企业如何做大?
  
  联合重组337家企业,实现包容性增长
  
  中国建材曾经是一家主营新型建材、规模不大的央企,7年前它却调转车头,回归水泥、玻璃等产能过剩的传统建材生产领域,在业界引起不少争论。
  
  当时的建材行业,“大而不强”特征鲜明:尽管行业收入与资产规模均属万亿元量级,却产能过剩,企业分散,行业效益微薄。以水泥为例,2005年,我国约有5000多家水泥企业,位居前10名的企业产量仅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15%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前10名水泥公司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水泥价格与同期钢材价格比约为1∶3,而中国不足1∶10,不少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企业的行业地位不突出,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缺乏规模优势,这与国家级产业集团的地位不相称。行业中的水泥、玻璃等大产业的整合为建材央企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而引领行业结构调整也是央企责任之所在!”宋志平说。
  
 

1/5 记录数: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