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市对数字经济“下重注” 专家:应重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
中国多城市对数字经济“下重注” 专家提醒应重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
中新网南京9月22日电 (王庆凯 申冉)中国已进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态势日益深入。各大城市纷纷在数字经济领域投“下重注”。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精准定位以及如何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创新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焦点。
日前在南京举行的2019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上,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各地城市发展数字经济要进行差异化竞争,培养创新能力,发展数字技术,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
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后来者”,中国1994年才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然而,在短短25年里,中国数字经济不仅在规模上实现飞跃,创新模式也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并且在部分领域实现了“领跑”。
但今天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看来,这应该包括数字产业化(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等);产业数字化(传统产业因数字技术而提升生产);数字化治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
作为地方政府,杨学鹏认为,当前,各地数字经济发展也已形成一定“级差”,涌现出一批类似深圳、杭州的龙头城市,但面对数字经济大潮,其他城市还有哪些有潜力、有前景的方向可以积极探索、超前布局值得深入探讨。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余晓晖看来,整个数字经济中,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和先导性、战略性领域,虽然从市场规模来说并不是最大的主战场,但是最重要主战场。
余晓晖认为,应将信息通讯技术赋能传统技术,这与数字经济发展要并重,要发展先导性数字技术,把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数字产业化应该是数字经济发展经济先导力量。比如,加快云计算、5G的研究、落地发展。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后,凸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谁能在创新上快一步、深一层、高一筹,谁就能抢先迈入数字经济发展的广阔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表示,在数字经济建设中,不同的城市应该有自己的不同的策略,但在很多影响城市兴衰的因素中,今天来说留住科创青年至关重要,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的指标。
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1.3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3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7.9%,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专家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与新经济并非割裂的两个部分,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利用新技术发展新经济同等重要。
以智慧城市为例,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实现对民生、环保、交通等各种需求的智能响应。但目前在多数智慧城市建设上,偏重于“碎片化”应用场景,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备的顶层设计。
对于各地政府来说,要想在充满变革、充满“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发展好数字经济,就必须跳脱出传统思路、传统手段的局限,避免单纯拼资金、拼资源、拼政策。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认为,城市发展数字经济或者想更进一步转型升级上个台阶。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自己的短板问题;二是解决竞争问题,与其他城市进行差别化竞争,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三是要解决原创的问题,数字经济充满了创新空间。(完)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