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材包括哪些新型建材概念股有哪些?新型建材行业投资策略
基建投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快速提升,之后将趋于稳定。纵观全球,在城镇化率30-50%的加速发展前期,基建投资占比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而当城镇化率提升至50%以上后,基建投资增速占比开始趋于稳定。
(南方财富网个股频道)
通过新型建材业务在国际以及建材巨头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型配套建设在城镇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将加速新型建材业务的扩张,其中城铁配套、城市管网、石膏板以及防水涂料等细分行业都将受益。
地铁或将成为未来核心城市重要配套建设之一,搪瓷立面板或将受益。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城市轨交系统的不断完善将成为趋势,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城市轨交客运总量占比不足5%,而发达国家能达到至少50%以上。据统计,到2016年,全国轨交长度预计将达到3526km(2011年为1609km),年复合增长率为17%,远景规划则将达4251km,催生近8000-10000亿元新增投资。中性测算,则未来4年将至少拉动地铁搪瓷立面板需求约4.2亿元。中性测算,则未来4年将至少拉动地铁搪瓷立面板需求约4.2亿元。
1.1城镇化仍处加速发展阶段,未来空间依旧可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投资规划为1.8万亿,其中水资源工程投资占比约为9千亿,按14%的比例算,管道需求空间约为1260亿,其中PCCP需求预计超过600亿,年均120亿,较2010年增加70%以上。
中国城镇化率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距离,但已超越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据DESA统计,截止到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49.2%)首次超越除中国外其他发展中国家水平(44.7%)。但是相较美日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仍然有一定差距,但城镇化率也不能是反应国家发展程度的唯一指标,例如拉美国家的城镇化率虽高,但是社会问题依然严重。
③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拉法基(LargeCorp.)以及圣戈班(SaintGobain)。
2.3.4给排水管网系统
①城镇化率至少高于50%,区域已经经历大规模传统基建投资期,城市配套建设开始起步;
新城镇化之新型建材行业投资策略
2.3.1搪瓷立面板
关于南方财富网-版权声明-诚聘英才-广告服务-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城市圈型城镇化将推动基建投资结构转型。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但仍处加速发展期。预计随着城镇化深入,未来FAI增速仍将保持稳定。同时,考虑到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中小城市集聚能力较弱等因素,以核心城市建立的城市圈型城镇化发展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这种转变将成为推动建材行业投资结构转型的源动力。
先以印度为例,看到2000年起,印度整体基建投资额不断攀升,而其在P的占比由2005年最低点5.9%增长至2011年的8.1%,投资额达到7.2万亿印度卢比,而2005年起,印度整体城镇化率首次达到30%,进入加速发展期,预计到2017年,整体基建投资额将达到18.3万亿印度卢比,占比或将提升至13%。
石膏板将享受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所创造的巨大需求。测算,欧美国家石膏板2006-2010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3%,而亚太地区CAGR达到约8%。借鉴欧美经验,国内石膏板普及率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而提升。就我国而言,2011年人均消费量仅为1.3平米/人,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5-10平米/人。预计到2015年,全国人均石膏板消费量将增长至2.8平米/人,由此将带来新增市场约为87亿元。
②地区具有一定资源以及经济优势。
近年来,城市“内涝”推动污水管网及雨污分流建设加速。“十二五”期间将新增污水管网15.9万公里,几乎为现有污水管网的总和,投资金额达2443亿元。从塑料管的下游使用领域看,塑料埋地排水管道使用率不到30%,大口径使用率不足10%,远低于其他领域。从发达国家来看,75%的污水排放管和50%以上的雨水排放管使用塑料管,我国塑料埋地排水管仍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
1.城市圈型城镇化推动基建投资结构转型
传统建材:供需失衡下的弱平衡。受到需求不振以及供给大幅增加的影响,2012年传统建材(水泥、玻璃)表现相对低迷。2013年下游需求难见大幅度提升,在产能绝对过剩的大背景下,水泥以及玻璃等传统建材行业仍将面临供需失衡下的弱平衡。水泥行业,关注2013年春节后基建(尤其是铁建)大规模开工以及季节性盈利修复叠加所带来的投资性机会,重点关注供需明显改善的华东区域。玻璃行业,由于隐性产能仍然较大,在下游地产需求难见大幅提升的前提下,历史高位的停窑率以及库存仍是未来制约行业盈利大幅提升的重要因素。
2.2借鉴跨国建材巨头发展历史,新型建材未来发展径
配套基建占比提升将推动防水材料市场快速增长。防水材料将随着城镇化推进,在民建、城际交通、地铁、机场等各领域的不断扩张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截止11年底,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量达到4.5亿平米,同比增长18%,行业营收为684亿,同比增长率高达42%。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
①核心城市城镇化占比较低,而中小城市集聚能力;
2.3.3防水材料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推进,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输配水管网建设必须跟进,同时现有城市管网老化、劣质、不合理的问题严重,改善需求较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屡屡发生,第二水源地的建设提上日程,主干线规模将提高一倍。“十二五”期间随着水利投资的加大,PCCP行业需求有望爆发式增长,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3.2石膏板
借鉴国际经验,城镇化深入将导致投资结构从传统转向新型配套。虽然基建占比稳定,但是再分行业来看,城镇化率提升至较高水平后整体投资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以韩日为例,发现在1975年韩国城镇化率仍低于50%,重工业基建投资占到了93%,而到了2010年城镇化率提升至83%后,重工业基建投资占比下滑了42%至51%,城市配套建设投资由原先的不足7%提升至了49%。
1.2城市圈型城镇化将是催生投资结构转型的源动力
在日本的城镇化率提升过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1955年日本城镇化率为58%,虽然基建占比为55%,但结构上来看供水网系统占到较大比例(约为58%),而城际道、高速占比仅为30%。但到了1995年,城镇化率提升至78%后,城际高速占比跃升了20%至49%,而铁及地下铁由于前期投资基本完成,占比迅速下滑至5%,同时城市配套供水网系统占比仍然稳定在37%。
而纵观1950-2010年的美国以及日本,美国基建投资占社会总投资额基本保持稳定,约为25-30%(除90年代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外),并未出现大幅或快速下滑。另一方面,日本的基建投资总额占比自1955年开始也基本保持相对稳定(40年仅提升7%,而印度6年就提升了2.2%)。而美日两国从50年代至今,大部分时间仍然处于城镇化成熟阶段,其两国的城镇化率分别从53%、64%提升至91%、82%。
新型建材业务国际扩张:瞄准较高城镇化率地区进行收购。通过对多家国际建材巨头的扩张径发现:其新型建材业务在经历快速拓展的阶段,首域具有相当明显的两个共性特征:
城市配套新型建材:转型元年或将出现。纵观全球,在城镇化率为30-50%的加速发展前期,基建投资占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当城镇化率提升至50%以上,基建投资增速占比开始趋于稳定。从日韩两国的发展历史来看,随着城镇化率提升到一定水平,基建投资结构将由传统建材逐渐向城市配套性新型建材转变。另外,从国际建材巨头对于其新型建材业务拓展历史来看,拉法基、圣戈班对于其新型建材业务的拓展以及新建主要集中于城镇化率高于60%的国家。因此,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搪瓷立面板、石膏板、防水涂料以及给排水管网系统等行业将成为未来投资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
三大基础决定城市圈型城镇化将是中国城镇化未来主要形式之一。据测算,2011年中国大城市人口集中度CR5、CR10分别为5.8%、37.7%,与国际相比较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以下三大基础将奠定以核心城市建立的城市圈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2城市配套新型建材:转型元年或将出现
2.3城市配套新型建材空间巨大
城市圈型城镇化将是中国城镇化未来主要形式之一。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来看,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城市化模式与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发展、历史因素有较大关系。比较典型分成三类:美国的分散型城市化模式、日本的集中城市化模式和紧凑型城市化模式。
城市经济圈已逐渐成形,预计未来发展将加速。据测算,中国目前现有及规划城市圈有19个,总体覆盖城市个数将近150个,预计随着新城镇化的深入,未来城市圈型的投资发展将会加速,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现有成熟的城市圈将成为未来投资机构转型的主要区域。
2.1投资结构将由传统基建向城市配套建设过度
中国城镇化率11年达到51.3%,仍处于加速发展期。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6亿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比率首次超过50%达到了51.3%,与10年全球平均水平51.6%基本持平。按照国际普遍经验来看,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均处于加速发展期,根据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后半段,根据DESA预测,到2025年,中国城镇人口将达到9.1亿,城镇化率也将提升至65%。
据测算,2011年中国大城市人口集中度CR5、CR50分别为5.8%、37.7%,与国际相比较均处于较低水平(例如美国分别达到29%、73%;巴西达到37%、74%)。同时考虑到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中小城市集聚能力较弱等原因,以核心城市建立的城市圈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②投资占主导地位;
随着未来城镇化率提升,投资空间依旧可期。自95年我国城镇化率进入30%之后,FAI增速持续上行(03-11年FAI增速均保持在25-30%),预计未来随着城镇化率持续上行,投资增速维持稳定增长或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若考虑到由于中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仍然包含较多被动城市化以及虽然常住城镇但却为享受城镇福利的人口,预计实际中国城镇化率为35-40%,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