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传统建材

中国传统建筑介绍传统制造业十大排名三大金属材料

  2016年以来水泥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短期内水泥价格及行业经济效益有望维持

中国传统建筑介绍传统制造业十大排名三大金属材料

  2016年以来水泥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短期内水泥价格及行业经济效益有望维持。得益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加速及基建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企业间协同限产、水泥错峰生产覆盖面扩大与停窑停产限制产能释放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我国水泥行业供需关系改善推动水泥价格持续上涨,2016年末我国水泥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9.25%,2017年10月末较年初进一步提高14.41%至117.19。随着水泥价格上涨,2016年我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5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2017年1-6月实现利润333.6亿元,同比增长248%。在企业限产保价的利益诉求下,短期内水泥价格及行业经济效益有望维持。

  我国水泥行业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新增产能得到控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但产能过剩仍较为严重。2016年,我国淘汰水泥(熟料及磨机)落后产能559万吨,同比减少4,415万吨,落后产能淘汰规模随其逐步淘汰而大幅减少;新增水泥熟料设计产能2,558万吨,同比减少2,154万吨,新增水泥熟料产能得到控制; 2016年末我国前10家大企业集团(不含港澳台)水泥熟料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7%,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但2016年末我国水泥熟料涉及产能为18.30亿吨,以当年水泥熟料产量计算,水泥熟料产能过剩4.54亿吨。

  我国水泥行业负债经营程度仍较深,偿债能力指标较弱。2016年末,30家样本企业平均负债规模同比增长6.38%至334.8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7.92%,负债经营程度仍较深;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为0.77和0.58,2016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与年末流动负债和总负债的比值分别为0.11和0.08,偿债能力指标较弱三大金属材料。

  需关注经济环境较差及产能过剩严重区域的中小水泥企业信用风险。经济环境较差难以对水泥需求形成支撑,企业经营压力及信用风险较大,产能过剩严重区域是产能去化的重点区域,而中小水泥企业是被兼并重组或淘汰的对象,因此应重点关注我国东北及西北地区中小水泥企业信用风险。

  2016年以来多因素叠加助推水泥供需改善、价格持续上涨,水泥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短期内水泥价格及行业经济效益有望维持,但水泥产能过剩依然严重,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将取决于水泥产能去化的执行情况

  水泥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品,属不可替代的基础建筑材料,且不能重复利用。作为基础材料,水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工程等领域。水泥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呈较高的正相关性。2015年及201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分别为6.5%和22.5%,随着房地产库存得以消化,推动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9%,较2015年提高5.9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完成基建投资15.20万亿元,同比增长15.71%,增速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2017年1-9月我国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分别完成8.06万亿元和12.44万亿元,其中房地产(000736,股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至8.10%,基建投资增速虽下降2.04个百分点,但仍保持15.88%的增速。

  得益于2015-2016年房地产库存消化推动房地产市场回暖、投资加速,基建投资仍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我国水泥熟料、水泥产量分别为13.76亿吨和24.0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09%和2.50%。

  需关注的是,水泥行业区域特征明显,各水泥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不断通过新建、改扩建水泥生产线扩大产能,导致近年我国水泥熟料产能持续扩张。2016年我国新增水泥熟料涉及产能2,558万吨,2016年末我国水泥熟料设计产能达18.30亿吨,严重超出我国水泥需求量。以2016年水泥熟料产量来看,2016年末我国水泥熟料过剩产能4.54亿吨;根据水泥熟料的设计产能及近年水泥和熟料产量比率推算,2016年末我国水泥产能31.95亿吨,过剩7.93亿吨,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仍较为严重。

  价格方面,在多因素叠加影响下,我国水泥供需关系有所改善,2016年二季度以来我国水泥价格持续上涨,2016年末我国水泥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9.25%至102.43,2017年10月末进一步提高至117.19,较年初增长14.41%。从需求方面看,2016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加速以及基建投资仍保持在高速增长区间给水泥需求带来支撑;供给方面,水泥价格下降导致水泥行业亏损面扩大引致水泥企业间协同限产保价意愿强烈,2015年年底至2016年年初北方的错峰生产继续执行,需求不足导致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停窑时间延长,浙江地区G20峰会导致浙江大部分地区及周边地区水泥企业临时停窑,环保力度加大导致部分地区停窑停产,受上述因素影响水泥产能释放得到抑制;成本方面,煤炭价格上涨和公路治理超限导致水泥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也是推动水泥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此外,随着企业间兼并重组,水泥行业集中度提高以及区域资源整合增强了水泥企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减少了恶性竞争现象。

  得益于水泥供需关系改善及价格持续上涨,2016年以来我国水泥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水泥行业实现收入8,76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5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据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1-6月,我国水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598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333.6亿元,同比增长248%;销售利润率7.3%,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

  整体而言,多因素叠加助推我国水泥供需关系改善、价格持续上涨,水泥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短期内水泥价格及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受益于限产保价有望得到维持,但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仍未改变,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加之房地产行业限购政策更趋严格,水泥需求增长或难以为继,根据工信部《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水泥需求的预测,预计2020年我国水泥熟料需求量为12亿吨,“十三五”年均增长为-2%;而目前我国水泥过剩产能规模较大,因此水泥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将取决于水泥产能去化的执行情况。

  水泥行业区域性特征较为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能过剩程度、市场集中度与封闭性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导致各区域水泥价格表现不一

  水泥行业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受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产能过剩程度中国传统建筑介绍、市场集中度与封闭性及生产成本等多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各地区水泥价格表现不一。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仍较依赖投资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是影响水泥需求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水泥需求规模,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了水泥需求量的增长。分区域来看,华东、中南和华北GDP均值保持前三位,西南、东北和西北相对落后,且东北经济增速下滑明显,2016年GDP绝对值同比出现下降;增长速度方面,近年各区域GDP平均增速基本趋于下降,但2016年华东、西南和西北GDP增速均保持在8.0%以上,而东北地区下降明显。整体而言,我国华东和中南地区经济总量较高,水泥需求维持在较高水平,西南地区经济增长较快,水泥需求量有望随之保持快速增长;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水泥需求趋稳;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明显,西北地区经济总量偏低,水泥需求相对较低且短期增长潜力不大。

  供给方面,受区域经济水平及发展速度不同,我国地区水泥产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华东和中南地区经济总量高、水泥行业基础稳固,西南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且较依赖房地产及基建等投资,该三区域水泥产量较高;华北地区水泥产量较低且持续下降主要系受经济发展结构及环保政策影响所致,北京及天津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三产业,山西及内蒙古经济发展较依赖资源禀赋,河北受污染严重影响政策限产力度较大;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下降,尤其辽宁投资下滑明显导致水泥产量持续下降,吉林和黑龙江的水泥产量也趋于下降;西北地区经济总量较低,除陕西外其余省份年GDP均不足1亿元,水泥产量较低。

  产能及其利用率方面,从各区域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及产量情况来看,得益于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我国华东中国传统建筑介绍、中南及西南区域水泥熟料产能居前三位,2016年末依次分别为5.07亿吨、4.28亿吨和3.48亿吨;华北水泥产能为2.30亿吨,主要分布在河北和内蒙古;西北和东北产能分别为2.16亿吨和1.01亿吨。从产能利用率来看,除西南区域外,2014年以来我国各区域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整体趋于下降,2014-2016年降幅区间位于4.35-16.22个百分点之间。2016年华东和中南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75%和84.92%;西南为79.54%(较2014年提高1.94个百分点),该三区域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三大金属材料。华北、西北及东北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下降明显,2016年依次分别为49.11%、64.45%和61.67%,其中东北地区受经济下滑影响较大,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降幅达16.22个百分点。

  从市场封闭性来看,西北中国传统建筑介绍、西南和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市场封闭性,有利于该区域内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华东三大金属材料、华北和中南等地区则面临较大的区域外企业介入竞争的风险,对该地区企业盈利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市场集中度方面,华东三大金属材料、华南(广东、广西、海南)、东北地区产能集中度较高,有利于企业协同稳定价格;华北地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隅股份”)战略重组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冀东发展”)提升了华北地区水泥产能集中度,西南和西北地区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易出现降价换取市场份额的可能性。此外,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生产周期短且生产成本较高对水泥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

  整体而言,我国东北地区水泥价格整体处于高位,但区域经济低迷导致需求不足,2016年二季度以来水泥价格上涨相对滞后;华北地区行业集中度提升减少了恶性竞争,中南及西南地区供需格局较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较高,加之错峰生产实施控制水泥产量,该三个区域水泥价格快速上涨;华东地区市场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高、单位生产成本较低,同时水运成本相对亦较低,但市场封闭性不强,在水泥行业景气度低迷时,价格处于低位,而在水泥行业景气度上升时,得益于其良好的供需格局及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水泥价格亦快速上涨;西北地区则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能过剩较为严重、市场集中度不高等因素影响,水泥价格处于低位,但在错峰生产实施后,水泥价格也呈快速上涨趋势。

  去产能政策逐步落实推动2016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回升,提高了水泥行业生产成本,随着调控加码,煤炭价格有望维持在合理区间

  水泥行业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煤、电等能源成本、石灰石原材料成本以及折旧和物流等成本,其中煤、电等能源成本和石灰石原材料成本约占水泥生产成本的70%左右。我国水泥企业大多分布在矿山资源丰富的区域,石灰石自给率普遍较高;煤炭主要来自外部采购;电力供应以往主要通过外购,现在多数大型水泥企业通过建设低温余热发电站对余热循环利用来降低外购电力的比例以降低生产成本,而电力外购部分的价格波动不大三大金属材料。因此,煤炭价格波动是影响水泥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随着去产能政策的不断推进,2016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回升,其中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已由年初的371元/吨最高涨至11月的607元/吨,涨幅高达63.61%。受煤价上涨过快影响,2016年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矿安监局及煤炭工业协会召开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启动会议;同时,国家发改委明确部分先进煤矿产能可以按照330个工作日进行生产,但应保证煤矿年度产量不突破276个工作日核定的产能。上述政策实施后,煤炭价格仍然没有停止上涨势头,2016年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2017年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2016年11月份以后煤炭价格才整体维持平稳。截至2016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160点,比2015年末上升44.1点。

  2017年初,由于安全督查和环保约束要求,煤矿开工(复工)率较低,市场供给不足,煤炭价格明显上涨,环渤海动力煤由年初的593元/吨上升至3月下旬的606元/吨,之后下降至6月上旬的562元/吨,截至2017年9月20日为586元/吨,仍维持在高位。2017年以来监管部门通过督促长协、加快产能置换、核增先进产能等多种手段增加供应、稳定煤价,煤炭价格波动区间有所收窄。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研究起草了《关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和《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考核办法(试行)》,并向社会征询意见,旨在通过库存标准将煤炭价格维持在500~570元/吨的绿色区间传统制造业十大排名。煤炭价格的上涨提高了水泥行业生产成本,预计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以及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煤炭价格有望维持在合理的区间。

  2016年以来,国家对水泥行业的调控政策仍主要集中在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鼓励兼并重组、提高节能环保水平等方面。除国务院、发改委及工信部外,各地方省市也制定了相应政策法规。

  从政策执行效果来看,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淘汰落后水泥(熟料及磨机)产能559万吨,同比减少4,415万吨,落后产能淘汰规模随其逐步淘汰而大幅减少;新增水泥熟料生产线条,新增水泥熟料涉及产能2,558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2条和2,154万吨,新增水泥熟料产能得到控制。此外,我国水泥市场在水泥生产技术趋同、产业处于成熟期及政策鼓励等多因素影响下,企业间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不断推进,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数字水泥网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水泥企业并购整合案例17起,2016年以来水泥行业并购重组主要表现为强强联合,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控股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水水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股份”)合并重组,金隅股份控股冀东发展并将下属水泥资产注入河北冀东水泥(00040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东水泥”),华新水泥(60080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整合拉法基中国水泥有限公司下属6家水泥企业,安徽海螺水泥(60058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螺水泥”)收购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现名“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水泥资产等。根据中国水泥协会发布的《2017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家企业排名》,截至2016年末,中国(不含港澳台)前5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设计年产能共计13.68亿吨,占全国熟料总产能的75%;其中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7%,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中国建材和中材股份整合后的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4亿吨的熟料产能稳居第一,海螺水泥和冀东水泥(含金隅水泥)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在目前形势下预计未来我国水泥行业产能有望下降,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第一,我国水泥行业政策仍主要以“去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等为主;第二,在错峰生产以及停窑停产改善水泥供需关系、行业集中度提高减少恶性竞争等多因素影响下,2016年我国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水泥企业经营思想已由“求量”转变为“求效益”;第三,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仍然较为严重,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下,水泥需求增长难以为继,过剩产能难以被市场消化;第四,在落后产能淘汰空间减少、新增产能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兼并重组是市场扩张、强化区域市场整合,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中国水泥协会牵头起草《水泥行业去产能2020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总体目标是至2020年我国压减水泥熟料产能3.93亿吨,关闭水泥粉磨站企业540家,使全国熟料产能平均利用率达到80%,水泥产能平均利用率达到70%;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全国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70%,水泥产能集中度达到60%。

  根据鹏元对水泥行业的认定标准,我们筛选出了共计37家水泥行业企业样本(企业名称详见附录一)。其中,已发行债券的企业共30家,非发债上市公司共7家。太原狮头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同力水泥(00088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已剥离水泥业务,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债券违约)未披露2016年审计报告,北方水泥有限公司由于债券摘牌未披露2016年审计报告,山东泉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由于私募发行未公开披露财务数据,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审计报告以港币计量,剔除上述企业后,本节分析涉及30家样本企业中国传统建筑介绍。

  随着水泥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以及水泥价格上涨,2016年水泥行业收入及盈利水平均有所提高,经营性现金流好转,对债务偿还的保障度亦有所提升,但水泥行业负债规模持续扩大,负债经营程度仍较深,偿债能力指标表现较弱

  随着技术改造、兼并重组逐步推进,近年水泥行业负债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末30家样本企业平均负债规模同比增长6.38%至334.86亿元。负债结构方面,2016年末30家样本企业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占比为74.23%,流动负债占比仍较高。从资产负债率来看, 2016年末30家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至67.92%,但负债经营程度仍较深。

  随着水泥行业供需关系改善,2016年水泥行业应收账款规模及其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均有所下降,2016年末30家样本水泥企业应收账款均值为35.38亿元,同比下降1.13%,占总资产的比重为7.1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企业为保障错峰生产、停窑停产时段水泥供应,年底前加速水泥生产增加库存,导致年末水泥存货规模持续增加,2016年末30家样本水泥企业存货均值为45.49亿元,同比增长6.3%,但受总资产规模同步增长影响,其在总资产中占比略微下降至9.23%。

  得益于供需好转带来议价能力及收现能力提升,2016年水泥行业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提高,当年30家样本水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均值同比减少5.47天至60.60天;错峰生产及停窑停产带来的年底前加速生产增加水泥库存导致存货周转效率下降,2016年30家样本水泥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均值增加13.46天,同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提高10.44天,综合来看,2016年30家样本水泥企业净营业周期均值同比减少7.88天,水泥行业营运效率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其在产业链上下游地位有所提升。

  2016年水泥行业触底反弹,行业景气度提高,得益于水泥价格的大幅上涨,当年30家样本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分别提高2.56%和81.05%至175.26亿元和7.12亿元,此外,财务费用减少推动期间费用率下降也是净利润提高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建筑介绍传统制造业十大排名。随着收入及利润水平提高, 2016年30家样本企业资产报酬率均值提高0.76个百分点至4.60%。整体而言,2016年水泥行业景气度提升推动收入及利润水平提高,但仍低于2014年水平,主要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引致的下游需求不足,2016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量控制引致的供需关系改善、水泥价格大幅上涨,水泥产销量并未明显提升。

  由于水泥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及区域性特征,水泥行业收现水平较高,水泥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与收入保持同步波动。从30家样本企业来看, 2016年收现比提高至1.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同比增长50.45%至27.72亿元,主要系其上下业地位提高所致。

  近年水泥行业流动负债虽持续增加,但在总负债中占比波动下降,而流动资产随经营发展在总资产中占比逐步提升,加之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2016年末水泥行业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有所提升,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所优化,但2016年末30家样本企业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为0.77和0.55,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仍较弱。随着水泥行业2016年二季度以来景气度触底反弹, 2016年水泥行业EBITDA对利息费用的保障度同步提高;同样地,水泥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对流动负债及总负债的保障度亦同步提高,但需关注的是,2016年水泥行业经营性现金流于当年末流动负债及负债总额的比值分别为0.11和0.08,经营性现金流对负债的保障能力较弱。

  本节分析在附录一的基础上剔除6家已发债企业(含2家债券到期摘牌、1家违约未出最新评级、2家私募发行未公开披露最新评级、1家私募发行未评级)、3家剥离水泥业务企业和4家非发债上市企业,有效样本企业24家,剔除样本具体原因如下表所示。

  24家样本水泥企业2017年主体信用级别主要集中在AA-~AAA之间,其中级别为AAA的7家,占样本总数的29.17%;级别为AA+的6家,占样本总数的25.00%;级别为AA的10家,占样本总数的41.67%;级别为AA-的1家,占样本总数的4.17%。

  24家样本水泥企业2017年主体信用评级展望为正面的0家;稳定的21家,占样本总数的80.77%;负面的1家,占样本总数的15.38%;另外有1家被列入评级观察名单,1家被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从信用级别来看,金隅股份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整至AAA,主要系其完成对冀东发展的战略重组后各业务板块纵向一体化产业链规模优势及协同效应得到增强,同时熟料和水泥产能及产量均得到较大提升,行业地位及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持续亏损、债务规模较大以及面临一定退市风险等因素主体级别由AA调整为AA-。

  从评级展望来看,展望上调的企业有2家。冀东水泥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主要系控股股东冀东发展与金隅股份股权重组事项完成,一定程度上化解华北区域过剩产能,推动区域性资源整合。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主要系非公开发行股票提升了其资本实力。

  随着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新增产能得到控制,企业间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错峰生产覆盖面扩大及水泥停窑停产改善供需关系,以及亏损面扩大增强企业协同限产求效益意愿,2016年二季度以来,水泥价格持续上涨,推动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好转,2016年我国水泥行业实现收入8,76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5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2017年1-6月,我国水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598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333.6亿元,同比增长248%。短期内水泥价格及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在上述因素引致的供需关系改善的局面下有望得到维持;但长期来看,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仍未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导致水泥需求增长难以为继,产能去化仍是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产能去化需要各企业压缩产能,但水泥行业区域性特征显著,企业压缩产能将会降低自身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因此企业压缩产能意愿不强,在技术趋同的情况下,行政化手段也难免失灵,市场化兼并重组有望减少甚至消除企业间的博弈,通过资源整合推动产能去化更易实施。

  综上,在化解产能路径方面,预计将“先兼并重组、再去产能”,即在行业集中度提高的前提下实现产能去化,因此未来企业兼并重组将持续深化,其中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或区域龙头企业将是行业整合主力,未来自身优势和竞争力随兼并重组有望持续提高,中型水泥企业或出现分化,规模较小三大金属材料、实力较弱的小型水泥企业将是被整合和淘汰的对象,未来水泥行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由于水泥行业区域性特征明显,处于供需格局相对较好、集中度高的华东、中南及西南地区的水泥企业将享受区域“红利”,将维持较好的信用水平;而处于东北及西北等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或产能过剩严重区域的中小型水泥企业,面临被整合或淘汰的可能性较大,应重点予以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建材制造业风险
  • 编辑:可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