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永远的文学母题”——诗人、散文家马叙讲述黄河故事
“黄河是永远的文学母题”
——诗人、散文家马叙讲述黄河故事
两次的兰州之行,他把兰州和黄河刻在心里,他用诗歌、散文写出对一条河流的怀想,他就是作家马叙。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兰州日报社承办,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协办的“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美术书法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正在征稿当中。此次,《兰州晚报》特邀文学名家讲述自己与黄河的故事,分享创作体验。昨日,本报记者邀请诗人、散文家、小说家马叙讲述他的兰州故事,以及他从一条河流当中读出的城市脉络。
城之故事
“我两次来兰州,每次都印象深刻。第一次只是路过,停留了三四个小时,暮色当中,看了一眼黄河母亲雕像,我感受到河流的另一种人文象征,沉默、隐忍,同时又充满澎湃的内在生命力。”马叙用诗一般的语言,清晰地回忆了兰州的初次印象。他说,此后就在内心根植下再来兰州的想法。
第二次来兰是今年9月中旬,马叙应邀来兰采风。这一次,他的脚步放慢了,他在皋兰什川的百年梨树下沉思过,又乘船从什川到青城,穿越黄河大峡三十多公里全流域,置身于水上,看两旁的连绵高山默片一般地向后移动,这一段山水凌厉的西部风光,使他想到在流逝的岁月中,这样的大山水,是怎样地塑造出依靠这条大河而生存的坚强人群。
在马叙的小说和散文中,总是详细地描写生活或行走过的城市。在兰州,他再一次成为观察者,从街道、商场、桥梁、面馆以及酒吧歌手身上看到“这条河正带着整座暗夜中的城市,携带着强大的力量,不可抗拒地向着前方流去,此时眼前的河流,不是一条独立的河流,而是一整座兰州城”。
黄河印象
马叙不止一次见识过黄河的各种美,兰州之行,又让他看到了黄河的另一种面貌。“一天凌晨,我早早起来,走到黄河边上,看到面前的这条大河渐渐从黑夜里醒来,大河激荡,一轮耀眼的红日慢慢在河流的那端升起,河水一片金碧辉煌,我全过程地感受了黄河这一刻如此的奢侈之美,现在想起,还为此而感动。”
从黄河水车园里,他读出了永恒之美。当他看到水车结构向上的巨型空间,它永不停歇、周而复始地缓慢转动,那种向上、向天空的力,是一种象征与提升。这是水、人、物、城四要素的完美呈现,因为它的形制规模,因为它的空间占比,所以它呈现出的结构美学、运动力学,都使人惊叹!
“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美术书法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目前正在火热征稿中,黄河文化的宽厚成为一些参赛者难以入题的理由。对于黄河的采写,马叙说,“黄河是永远的文学母题,它对文学有着无数种可能性,书写黄河也应具有多种角度、方式。”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巧灵文/图
■人物简介
马叙,作家、诗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主任,现为浙江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十月》、《大家》等国内刊物。著有诗集小说集散文集等多部,作品入选国内多种文学选本。曾获《诗神》1995年度诗人奖、第十届十月文学奖。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