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知交半零落”古道长亭再无君——中国文艺界追忆著名导演吴贻弓
银幕“知交半零落”古道长亭再无君——中国文艺界追忆著名导演吴贻弓
新华社上海9月16日电 题:银幕“知交半零落” 古道长亭再无君——中国文艺界追忆著名导演吴贻弓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孙丽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上世纪80年代,一部改编自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说的电影《城南旧事》轰动一时,其充满诗意和音律的摄制手法,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银幕上独树一帜。执导《城南旧事》等经典电影的著名导演吴贻弓近日在上海辞世,中国文学艺术界、电影界为之扼腕痛惜。
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吴贻弓导演的《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阙里人家》等长期以来为人津津乐道,堪称中国电影长河中的里程碑。
用电影“写诗”
上世纪80年代初,新中国的电影事业百废待兴。当时,由吴永刚总导演、吴贻弓导演的《巴山夜雨》一举夺得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多个奖项。吴贻弓很谦虚,有人提到金鸡奖,他总说:“我是个幸运儿。”
此后不久,吴贻弓遇到了接拍林海音名作《城南旧事》的难得机会。林海音笔下的京城往事饱含乡愁,细腻刻画了“英子”等一批鲜活人物。吴贻弓在逼真还原原著风格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个人对童年趣事的感悟。
“他简直就是在用电影‘写诗’。”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说。“吴导自求学之初,就受到苏联电影风格影响,《城南旧事》是历经十年浩劫的他,一次自我创作能量的集中迸发。”
石川曾根据吴贻弓口述回忆推出人物传记《流年未肯付东流》。他进一步解读,电影《城南旧事》之所以成为经典,它是林海音笔下的童年与吴贻弓心中的童年,形成的一种和谐共鸣。
吴贻弓生前好友、远在北京的国家一级导演江平说,吴导的电影里不一定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却时刻流露出平淡朴实的美,这都来自导演用心灵去深入生活、挖掘生活。
“中国要有自己的国际电影节”
在吴贻弓的电影生涯中,影片好比是他的“孩子”,同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孩子”,那就是诞生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从早期的两年一届,到后来一年一届,20多年间,电影节已成为中外电影展示、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电影节草创时期,吴贻弓和同事们凭借对“国际电影节”的初步理解,努力探索既国际化又兼具中国特色的办节模式。他曾回忆:“我倾注了我的全部精力,那时不知有过多少不眠之夜!为申办、为经费、为程序奔波。”
对国际电影节的未来,吴贻弓充满豪情。他认为:“相信到第20届时一定会很好,到那时中国电影也一定会更好。”后来,在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20届回顾座谈会上,已是两鬓斑白的吴老笑了。他说:“这是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我们这代人尽力了。”
探索广阔文艺天地
鲜有人知的是,吴贻弓不仅为银幕耕耘不辍,在舞台艺术和人才培养方面也颇有建树。
1998年至2002年间,吴贻弓与著名作曲家金复载合作,成功将曹禺经典话剧《日出》改编成同名音乐剧。金复载回忆,吴导主动提出了《日出》的选题,他自己编剧、写歌词,再导演,特别动情,写下的都是金句,开了先河。
跟随吴贻弓排演音乐剧《日出》的包括后来成长为著名歌唱家的廖昌永,还有著名喜剧演员陈佩斯等。“直到现在,我们都很留恋那时的排演,近年来音乐剧《日出》再次复排,并成为部分音乐院校的教材,吴导对舞台艺术的贡献,让我时时感念。”金复载说。
斯人已逝,气度流芳。作家陈丹路深情回忆:“吴导的一句话,鼓励了素昧平生的我。我那时还只是一名卡车司机,一口气写了12个电影剧本,并不是每个都能拍成电影。但他看到了,就说了鼓励的话,影响我一生。”
为追念吴贻弓导演的艺术精神,上海电影集团近日宣布,将举办“吴贻弓电影回顾展”,用电影的方式纪念这位杰出的中国电影前辈。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