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到2020年计划遴选2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计划遴选2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000所,遴选100个校园冰雪运动试点县(区),设立20个改革试验区,鼓励高校增设冰雪项目高水平运动队。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逐级创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不断推广校园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资料图: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在校园内体验旱地越野滑雪。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2年,校园冰雪运动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强劲,学校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条件保障更加有力,冬季奥林匹克教育深入人心,参与冰雪运动的学生显著增多,青少年冰雪运动水平稳步提升,学校、家庭和社会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融合机制更加完善,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校园冰雪运动推进机制基本形成,积极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指导意见》要求,扶持特色带动校园冰雪运动普及发展。重点面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试点县(区),设立校园冰雪改革试验区,并通过统筹冰雪运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冰雪项目运动训练专业等方式,逐步构建起校园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体系。到2020年计划遴选2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000所,遴选100个校园冰雪运动试点县(区),设立20个改革试验区,鼓励高校增设冰雪项目高水平运动队。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逐级创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不断推广校园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指导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冰雪项目教学活动,加强冰雪运动教学指导。有条件的北方地区中小学应将冰雪运动项目作为冬季体育课主要内容;鼓励南方地区城市中小学积极与冰雪场馆或冰雪运动俱乐部建立合作,开展冰雪运动项目学习;特教学校可开设冰蹴球、模拟冰壶等适合残疾学生的冰雪或仿冰、仿雪运动项目课程。积极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组建专家委员会,印发《校园冰雪运动教学指南》、规范提供冰雪运动教学视频。有条件的地方教育部门可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开发相关选修课程,制作冰雪运动普及读本、冰雪运动知识手册、校园冰雪运动健身指导及运动伤病防护手册等,引导广大青少年关注、喜爱、参与冰雪运动。
《指导意见》要求,丰富课外冰雪项目体育活动,加强校园冰雪课余训练和竞赛体系建设。要通过体育作业、冰雪公开课的形式推进校外节假日的冰雪运动。有条件的南方省份在冬季与北方省份进行“手牵手”对接,利用体育部门组织的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活动和“全国大众冰雪季”,有效开展冰雪冬令营、冬季研学、冰雪体验等省域之间、国际之间的冰雪交流活动,形成帮扶发展的良好格局。构建县区级、地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四级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竞赛制度。加强教体结合,共同探索开展青少年俱乐部联赛,组织全国青少年冰雪夏、冬令营赛事,积极参与国际之间冰雪运动交流合作及冰雪赛事活动。
《指导意见》指出,切实加强冰雪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鼓励各地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培养、培训、引进冰雪师资人才,扶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设置和发展冰雪运动相关专业,支持冰雪退役运动员从事冰雪运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加强冰雪运动的国际合作力度,积极引进符合资质的欧美高水平教师、教练员来华任教。此外,教育部门要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有条件的省份可加强对冰雪运动的倾斜支持,并将运动器材纳入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目录。有条件的学校要注重安排经费改造,建设冰雪运动教学、科研、训练、竞赛场地,切实保障冰雪师资、场地、器材经费投入,也可通过社会公益力量的参与充实经费的来源渠道。
《指导意见》提到,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冰雪运动安全教育工作。各地要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制定相关制度及应急预案,健全冰雪运动器材、场地等安全管理细则,加强教师、校医掌握常见突发事件和伤害(基本损伤、骨折、休克、晕厥、心肺复苏等)的应急处置方法,提高自救与互救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在教学、训练、竞赛、场地、器材等方面安全要求,提高学生防护意识。
《指导意见》还明确,要强化激励考核,各地切实加强冰雪特色学校、试点县(区)、改革试验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要通过签订发展责任书等形式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辐射、社会服务等功能。要加强定期督查指导力度,积极推动校园冰雪运动发展。在开展校园冰雪运动时,杜绝商业活动、商业广告。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