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企业畅言可持续发展良策
避免盲目投资 开发明天产品 遵循绿色发展 恪守社会责任
2013慧聪塑料行业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论坛上,国内外塑料企业济济一堂,就当前塑料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化解产能过剩等业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对于目前塑料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秘书长郑恺表示,企业在考虑上项目时,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该不该投资此项目”的调研上,政府和行业协会也要及时发布产业预警指数,并提供投资咨询和产业风险分析。
“眼下,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以聚甲醛为例,虽然国内需求增长较快,但每年总需求量不超过40万吨,其中还包括部分高端的进口产品。目前国内产能大大超过需求量,致使原来每吨卖1.4万元的产品,现在只能卖8000元左右,而成本每吨却在1万元上下,我们绝对不能再盲目投资了。” 郑恺说。
“如果项目已经上了,企业就应该将主要精力转到创新上,开发明天市场的产品,同时帮助下游客户研发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此来释放上游的原料产能。”博禄塑料(上海)公司市场经理徐磊说。
对于企业如何实现长远发展,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观点。上海蓝星聚甲醛公司出口部经理潘多英表示,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以损害他人或后代人的利益来获取眼前利润;原料供应商应将安全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的生产、管理和经营之中。
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部中国副总裁雷焕丽说,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拜耳看来,公司所有产品在其生命的全过程中完全可做到安全与环保。比如有近60年历史的聚碳酸酯,该原材料的生产工艺经多次革新,已成为世界最先进、最节能、最安全的技术。目前聚碳酸酯产品的生命力依然旺盛,不断在开发新的应用,并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发挥作用。
“我认为,一个化工企业,如果在应用上不考虑用户的环保和安全,那么这个企业是做不长的。当前全球经济不很景气,外部环境也浮躁,民众对化工生产不理解,越是在这种环境下,塑料企业越要从自身做起,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雷焕丽说。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公司总经理辛敏琦坦言,要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澄清社会上对化工、对塑料行业的误解,需要做好“公众认知”,要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来避免污染,比如他们公司的ABS采用连续本体法生产,几乎不产生污染,而用传统的乳液法生产就会产生很多“三废”。此外,塑料企业要普遍开展循环经济和资源再生利用,如采用回收的PET瓶造粒,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石油资源,这些都要向民众大力宣传。
据帝斯曼工程塑料业务部大中华区业务总监李学岱介绍,帝斯曼在可持续发展中,坚持利润、人、地球的“三P”原则。“帝斯曼不会搞过剩产能项目的建设,而是以创新为实力,不断开发新产品。3年前帝斯曼开发了生物基材料的尼龙,不但降低了碳排,而且该功能性材料应用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
塑料在汽车中的广泛应用,无疑是其可持续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但我国每年都会出现车用塑料的一些不和谐事件。今年3月19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报道,随机送检的多款知名品牌汽车阻尼片样片中,检测发现都含有一级致癌物70号沥青,严重影响到车内空气质量。“要解决此类问题,在技术上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营造绿色的产品生产价值观,坚持执行高标准,让环境友好型产品从口号变为现实。”采埃孚(上海)有限公司材料技术主管谢敏说。
锦湖日丽塑料公司去年投资数百万元研发成功了一种“塑可净”产品,该产品是专门为汽车内饰开发的低气味散发PC/ABS、ABS系列产品,其指标大大低于各大汽车主机厂标准要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设定的限值。“塑料企业要有志气,力争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公司通过自我加压,制定产品的最高标准,加大创新投入,把塑料的‘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制’,为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作出了贡献。”日丽塑料公司总经理辛敏奇说。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