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木材产业带活一个村
6月30日上午9点多,一辆13米长的货车轰隆隆地驶进了边临镇于架村。“这是临沂木业加工企业来收木皮的车,每天差不多这个时间来,加工户都是订单生产,只等着装车就行。 ”于架村党支部书记黄云洲告诉记者,“木业加工已成为村里一项富民产业,带动全村六成以上的农户富了起来。 ”
于架村有259户、800多口人,耕地面积1100亩,林地600多亩,林木覆盖率达50%以上。 2007年以前,该村副业一片空白。 2007年该镇党委、政府做出“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战略部署,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千方百计增收入,千方百计谋出路”的思想引导下,于架村立足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林木资源丰富的实际,决定把木业加工发展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村民于德州早在2006年就第一个做起了木业加工,但是规模很小,2007年在政策环境的感染下,他与人合伙投资11万元扩大生产规模,当年不但收回了成本,而且还有一部分盈余,这让急切寻求致富路子的乡亲们看得眼红,一年内就带动起了16个加工户。
为培育壮大木业加工这一产业,该村规划建设了两个加工小区,对原有变压器进行增容,新安装一台变压器,架设低压线路1000米,确保了木业加工电力需求,流转了66亩土地,为22个加工户提供场地,同时,修路500米,方便了交通和物资运输。
2009年开始,边临镇把木业加工作为一项富民产业,对加工户实行免税政策,协调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每户提供10万元的贷款。有了政策扶持的于架村,木业加工迅速繁荣,急速膨胀,形成规模,逐渐吸引了木业加工企业的眼球。
2012年春天,临沂一木业加工企业与于架村签订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加工户的销路。“一业兴,百业兴”,一项产业带活一个村。于德州介绍,1吨木头纯利润在50—60元左右,仅今年3—6月份,他就净赚7万多元。木业加工有截木头、凿圆、旋切、堆垛、晾架、打包六个工序,1个加工户一般要雇10多个人,目前,于架村共有长期加工户21户,仅此一项就可解决剩余劳动力200余人。
木业加工需要大量木材。于德州的加工厂,一天就可“吃”掉17吨木头,全村的加工户足以“吃”光本村生产的木材,让种树的农户不愁销。同时,在加工的过程当中,剥下来的树皮可以卖给发电厂,旋切木皮旋剩下的木棍可以做拖把或装修材料。
在木业加工行业的带动下,该村运输业也逐渐兴起,目前形成了由11辆重型货车组成的于架运输队,1辆车一年净赚3—4万元。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员,头脑灵活的村民于立军,顺势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饭店,年收入2万元。现在,于架村人均年收入达9000元。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