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市场化改革:不能仅靠改价
6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6月22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00元和9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07元和0.08元。
据悉,此次油价上调是2013年内油价第三次涨价,也是新定价机制运行后的第二次上调,涨幅创新机制执行以来之最。
“中国油品价格的上调基本都是由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走强带动,新定价机制也较之前更为灵活和及时反映原油价格的变动。”安邦咨询研究员陈哲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石油需求猛增,也加剧了石油市场原本供需偏紧的程度。加之美元贬值,强化了油价上行的预期。然而,与石油需求旺盛相对的是,石油储备量有限,石油垄断也影响着中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
“石油垄断体制导致了全社会的巨大效率损失。我们估算,2001年-2011年石油产业的福利损失高达34770亿元。”6月7日,在天则经济研究所举行的“中国原油与成品油市场放开的理论研究与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上,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微博)表示,根据天则所的研究显示,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成品油垄断价格(税前)持续高于主要国家同品质成品油约31%,由此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达11980亿元。
盛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只是改变了管制价格的方式,但油品的市场化改革核心还是在放开市场,形成竞争,市场自然形成价格。
因此,方案认为,若是先从原油和成品油的市场放开入手,涉及面较小,比触动石油垄断企业上游,即采油和炼油阶段的既得利益,相对不那么刚性,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改革能够很快获得打破垄断的大部分好处,其中之一就是消除垄断高价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盛洪表示。
“垄断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价格不够合理,但不是价格上调的绝对因素。油品市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市场供需平衡的进一步优化。”卓创资讯能源分析师朱春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油品市场最核心的在于原料,而原料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是市场首先需要改革的。即便国内原油的开采短期不能放开,但是中国进口原油应该有更为合理的政策保障,使得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其中。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