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崛起中国吊车第一镇
华灯初上时分,镇上中心广场开始热闹起来,人们在这里休闲漫步,踏歌起舞;
镇上新建的超市、酒店、电器行人来人往,生意红火……
几年前,还是一片萧条的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车来车往,霓虹闪烁……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一度走向“空心化”的小镇脱胎换骨,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田园新城?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灌溪镇,在火星四溅的焊枪旁,在密布如林的铁臂间,探寻其中的秘密。
中联落户,“空心”小镇重现繁华
走进灌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嵌在褚红色大理石上的几个鎏金大字:“中国吊车第一镇灌溪”。
说起灌溪的发展史,鼎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杨学平如数家珍。上世纪60年代,浦沅从上海内迁至灌溪,吸纳大量当地百姓进入浦沅工作,形成灌溪镇。然而,上世纪90年代,浦沅从灌溪搬迁至长沙,这个一度繁华的小镇开始走向渐萧条,曾于上世纪80年代开通的公交车也停运了。年轻人纷纷背起行囊,外出打工谋生,“空心化”让这个昔日的小镇难觅往日风采。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中联重科收购浦元。
2003年,中联重科收购浦沅后,公司旗下的汽车起重机板块在灌溪谋篇布局,灌溪工业迎来了第二次腾飞。
如今,中联重科灌溪工业园已是全球最大单一塔式起重机生产基地,也是全球塔机行业拥有最丰富产品型号的制造基地。两年前,正是在这个小镇研制出的一台塔机,创造了最大上回转水平臂自升式塔式起重机的一项世界纪录,中联重科以此晋级世界塔机制造领域的高端俱乐部。
在这个以塔机为主导产品的工业园,塔机产量和市场规模多年稳居国内同行业首位,灌溪作为“中国吊车第一镇”的地位牢不可撼。
龙头引领,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中联重科的落户,让灌溪镇工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上。
杨学平掰着指头跟记者说,中联重科落户,至少给灌溪镇带来了3方面效益:一是龙头带动,促进一批配套企业迅速成长,拉长了产业链条;二是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三是带动了三产发展,提升了灌溪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据介绍,2002年,灌溪镇只有10来家从事机械加工的作坊式企业,从事生产的工人不到40名。中联重科收购浦沅后,灌溪工业园充分发挥中联重科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园区内的常德钢厂、窑顶橡胶厂、正隆气体公司等企业,生产机械制造业所需的钢材、管件、橡胶、气体等材料,而冶炼厂、勃雅钢丸厂则利用机械制造业所产生的废钢、废铁和边角料,新上了轧钢、冶炼、钢丸制造等生产线。
如今,中联重科与它的配套产业群,已成为这个新城镇最庞大和引人注目的“居民”。而重新具备了“造血”功能的灌溪,也从沉睡中醒来,再次活跃了起来。
依托中联重科和它的配套产业群,灌溪工业园迅速腾飞。据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公司党委书记腾明友介绍,2012年,中联重科在灌溪镇工业园创产值120亿元,创造了全镇78.1%的工业总产值和67.4%的税收,带动了当地153家配套企业发展。
产业园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大量当地居民经培训后成了产业工人。“灌溪镇每户至少有一人在镇上企业上班,”杨学平告诉记者,在灌溪,2/3的企业员工均来自本地,约有9500名;灌溪的常住人口也增加到2.1万人,其中的7000人是在灌溪工业园入驻后新增的。
产业的发展,更吸引了大批本地人才回流。曾在全国多个城市打工的余明新,几年前回到灌溪,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如今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除了算得上当地中上水平的收入,让他感到最幸福的是,他可以见证儿子的成长,甚至可以经常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了。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