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改变出行 得天时地利行业快速发展
近些年,我们的出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智能交通概念为主导的各种出行方式越来越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城市中交通量激增以致交通运输管理出现各种各样问题,智能交通系统是在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加速了城市交通事业发展的步伐,使城市交通将迈向新的台阶。
智能交通正在改变我们出行
—以前乘坐公交车要上车买票,地铁要先排队买票,通过入口处把票交给验票员才能够上车或者入闸,如今一张公交卡在手,上车后或者入闸前刷一下公交卡,便可以轻松乘车;驾驶小轿车时,很少再会有人使用纸质地图,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上的电子地图或者车载导航地图,车载导航还能通过语音播报为我们指路;道路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是临近路段的实时路况,绿色代表畅通,黄色代表缓慢,红色则代表拥堵,司机可根据电子屏幕提示的信息选择相对畅通的出行路线;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如果你的车上安装了ETC设备,便可以走ETC专用车道,实现不停车收费,能够迅速通过收费站,大量节约出行时间……这些变化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和便捷,而这些变化都指向一个概念,那就是智能交通。
1、2011年我国导航终端销售了1212万台
10余年来,我国智能交通迎来发展的春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汽车源源不断进入家庭,保有量在10年间迅猛提升。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多问题,最集中的体现便是拥堵。
在缓解拥堵的众多解决之道中,以提升出行效率见长的智能交通呼声很高。车载导航能够为我们清晰地指明方向,驾驶者行进在道路上就会心中有数,而不用再为找路左顾右盼,在提高行车效率的同时也让行驶更安全。10年前,或许不少人还不知道车载导航为何物,而如今,这种产品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导航终端销售了1212万台,其中车载导航一体机的销售量达到700多万台。
2、安装有ETC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
统计显示,1条ETC车道的通行能力相当于1条普通收费车道的4倍。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英文缩写。如今,全国有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设有ETC通道,汽车不停车便能实现收费,这让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2008年之后,安装有ETC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目前,全国有24个省份实现基于国家标准的ETC建设与发展,共建设3800条车道,全国用户数量已近500万。在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5省1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已经实现了ETC区域联网运营。近日,交通运输部还启动了收费公路电子收费联网运营与客户服务规范编制工作。可以预见,ETC实现全国联网运营之后,1张ETC卡片就能畅行全国各地高速公路。
3、全国公交IC卡发卡量已突破两亿张
如果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城市道路拥堵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们的共识。公共交通智能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公交IC卡的大规模使用以及智能化的管理和调度。乘车时刷卡,我们就可以轻松实现乘车。在很多城市,公交IC卡既能用于地铁,也能用于公交车,方便大家实现换乘。截至目前,北京市公交IC卡的发行量已超过4000万张,全国公交IC卡发卡量也已突破两亿张。未来,公交信息服务系统还能够为公交乘客提供车辆到站信息和换乘信息,智能调度系统将随时监控车辆的运行,结合道路拥堵的信息调整车辆班次。
4、电子显示屏“红、黄、绿”尽显实时流量
室外的电子显示屏能够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告诉我们临近道路是否通畅。交通指挥中心的城市道路电子地图也能够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展现道路的实时通行情况,整个城市哪里拥堵,哪里通行缓慢就一目了然了。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也许你只能看见道路上方的电子显示屏,却并不知道,在路口的各个方向和道路上有交通监测仪器正在监控车流,在北京等大城市,主要道路上每隔500米就有1组这样的设备;出租车上装的GPS定位系统也成了监控车流速度的辅助手段。而有了实时路况,红绿灯也能够实现电子控制,即根据实时的流量选择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智能交通织起了一张无形的网,让城市交通实时处于掌控之中。这张网其实就是智能交通综合管理体系。
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智能交通综合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以应用为导向,城市智能交通实现了大发展。目前,北京市的综合交通管理体系以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为基础,集成了数据采集、信号控制、交通指挥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上海市也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综合交通管理体系,将城市地面道路、高架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信息以及水运信息均纳入其中,特别是在一些高架桥路段,室外屏幕还能够提供通行提示,也就是能够告诉驾驶人从上桥到下桥的大致时间,便于大家更加精确地了解前方道路通行情况,合理选择路线。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