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要给人营造“安全感”
6月11日,“照明设计专场”中,中外设计师欢聚一堂,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炉边对话,完美诠释“光之魂”。在现场观众与网友的激烈提问中,德稻照明设计大师近田玲子作了逐一的回答。
问题一:在日本,目前LED在设计方案中使用率如何?是否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照明?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
近田玲子:我们所做的照明设计都使用LED,刚才也谈到过一个剧院的大堂,里面不适合用LED,是为了防止噪音的产生。但是除此之外,基本上我们是推荐使用LED的。在日本来看,LED可以通过网上进行采购,这样不一定是好事。大多数日本人认为LED本身带来节能,但是没有认识到LED重要的特征是质量。在我们负责的项目中,酒店的老板想把自己的灯都采用LED,因此从网上购物了LED,然后自己安装。但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LED质量的重要性,所以最终结果是非常不好的,因此他就放弃了自己做这件事的想法,然后委托专业的机构来进行照明设计。
在日本,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也需要采购一些高质量的LED照明产品,但是每隔半年或者三个月都有一些新的产品推出,这样我们难以得到我们需要的灯具。现在来看,LED的长处有很多,同时短处也不少,比如说均匀度不够,这方面还需要通过将来的技术发展进一步改进。在升级改进以后,我想将来的LED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
问题二:在照明设计中声学因素考虑的多吗?一般怎么解决和沟通?刚才提及关于歌剧院里面LED灯的应用和声音,我也做过歌剧院的设计,那时用的都是LED灯,是跟声学设计师、工程师一起讨论,甚至为了声学加了一些玻璃。
近田玲子:关于大型剧场或者大堂设计,需要一些音响方面的专家来和他们沟通、咨询。在没有LED之前,一些灯具的稳定器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声学效果,而卤素灯不会有这样的杂音产生,因此更多的用在各种大堂或者剧院的设计。我们在使用LED进行照明设计的时候,是和世界非常著名的专业音响设计组织进行合作,但是我们还是没有百分之百地消除噪音,因为这个从技术来说是不可能的。当时我们设计剧场的时候,东京政府认为不能百分之百的接受,因此不得不采用其他一些照明,所以现在来看用LED进行照明设计,还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消除杂音的产生。
问题三:中国目前的城市亮化照明是否像日本80、90年代经济泡沫时的感觉?谈谈日本在人性化方面的照明指引,大家知道在日本在灾难面前很考虑细节,在照明方面怎么表现?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
近田玲子:现在中国的城市照明趋势,和日本的泡沫经济年代看起来是非常相似的,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现在的夜景照明比当年的日本照明规模要大很多。关于人性化方面的照明指引,在日本照明设计界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或者指标,基本来说大家达到一个共识,就是我们希望将来的子孙后代还能够欣赏到自然的、黑色的夜光。
当年日本地震发生以后,因为电力不足,社会上有一个潮流,就是重新变黑暗,曾经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做了以后发现整个效果也不错,感觉黑暗也没有什么不好。现在三年过去了,似乎又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趋势,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日本的高龄化、老龄化非常快,60-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对于这样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希望明亮,因为要给他们安全感,这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我个人来看,如果仅仅是考虑到通过提高亮度,使人产生安全感,这样还是不够的。其实还有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减少落差,比如两个平面之间的落差,让人更容易行走,或者增加文字的大小,这样即使不增加亮度,也可以实现感觉,也可以给人安全感,让人能够舒适地生活。
问题四:日本目前设计的主流是怎样?
近田玲子:日本的照明设计师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地通过照明使社会、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但是现实来看,日本的经济刚刚有一些好转,因此经济性还是很大的决定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商业的场所,比如说通过一些照明的颜色或者是移动的照明来强调这些方面。考虑经济性方面,这些设计采用的要素都是有所减少了。我介绍一下现在从事的项目,我们现在做这个项目是一个400年前的庭院,我们想把它复原、创新。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沉淀,当地领导希望可以采用比较特别的颜色,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建筑,不想用太多的颜色,最终我们达成一个折中的计划,就是不用太多颜色,但是也不想完全使用有限的颜色,最后我们决定用照明的设计体现黄昏的景象,就是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色彩实现不同的变化。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