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地价过高开发商扩张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市场化方向明确,对房产税的表态好于市场过于悲观的预期。“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表明政府对于推行房产税节奏的把握和考量。同时当前市场成交中需求结构比较健康,以刚需、改善为主,在此前提下推广房产税,不会带来需求大幅萎缩。但未提及“房地产调控”,也许在未来各地调控将分化:房价上涨压力较小城市可能出现限购逐渐退出;银行按揭贷款将进一步向刚需首改倾斜,利率优惠支持等。政策转向市场化降低有望修复估值。
70城市房产价格69个上涨一二线地价过高开发商扩张难
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
目前地产行业最大的瓶颈是一二线城市地价过高,开发商扩张难。若供应上行,地价将温和回落。地价回落将减轻成本压力,有助利润率上行;同时较低成本会使得开发商定价更灵活,投资销售增有望速将上行。供应上升还将使得房价从上涨逐步趋向稳定,市场发展更为健康,同时市场不必再担心可能出台的加码调控政策。长期看,或存过度供应问题,但时间、程度都视政策而定,中短期不必过于担忧。之前踏错节奏,高点拿地的开发商可能将面临一定问题。土地红利是最大的制度红利,部分公司可能将大幅受益于土改的盛宴。
由于一线城市土地价值最高,在一线拥有非住宅用地的房企将会最受益。具体包括金隅、招商、中粮地产、中华企业等。地价下降后,高周转房企的周转能力会获得更大释放,一线龙头、荣盛发展、阳光城等都将受益。一线城市核心区土地仍将稀缺,高投资、高利润模式仍是王道。对应看好全国布局龙头及一线核心豪宅开发公司,如华侨城、万科、保利、北京城建、阳光股份等。
房产税影响心理层面宅基地流转是土改核心
宅基地的流转是土改的核心,也是最为艰难的一部分,“决定”中措辞为“慎重、稳妥推进试点”,预计3-5年内难有突破性改革。长期看,农地流转释放农村财富是城镇化的关键,是未来必须改革的一步,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供求两端均将出现新的增长极,供应端打破政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垄断,增加土地供应;需求端使农民工有能力成为城市人口,实现新型城镇化,增加房地产需求。在未来集体用地全部实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是大势所趋,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本次“决定”在这一方面突破不大,影响较小。
本次“决定”关于房产税的地方仅有“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原文指的是房地产税,而房产税的改革是房地产税税收体系改革的关键一环。为短期内新增部分城市试点,仍然是针对增量房,并有一定的免税面积。房产税的扩容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更多是心理层面,实际影响有限。一方面房产税从立法到执行均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目前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度仍然较大,房产税对地方政府的吸引力有限。长期来看,住宅价格更多的体现为一种金融属性,影响因素较多。
开发资金来源增幅持续回落,但维持在较高水平。1-10月开发资金来源合计同比增27.2%,增幅明显高于12年整体。余下两个月整体开发资金来源增幅可能仍有所下降,但幅度将不太大。
加快利率市场化建立透明融资机制
金融体制对经济制度有着天然的依附性,我国金融制度同经济制度“不完全耦合”,这是让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最根本的理论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中的地位、重要程度、占比都有大幅的提高,但是银行的股权结构依然相对单一,以国有为主,这必然导致非公有制经济主体难以获得充足的发展需要的资金。
尽管利率市场化一直都在推进,但是《决定》中提到的是加快利率市场化,那就是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进程。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安排中,按照先后顺序是先放开面向金融机构CDs利率,随后放开面向企业和个人的CDs的利率,接着是某些特定存款利率的管制取消,最后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以后,放开一般性的存款利率。面向金融机构的CDs即将试点推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进程的加快将抬高银行的付息负债的成本率,压缩银行净息差,对银行业绩构成偏负面的影响。
平台贷始终是影响银行业估值抬升最为核心影响因素,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改变将改变市场对平台贷的担忧预期。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资本介入地方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这些将减少未来银行业向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从而减少平台贷可能的风险度。
在这些陆续展开改革进程中,部分对银行业是偏正面的,部分是偏负面。偏正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多样化、民营银行的组建和成立、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加快带来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普惠金融的发展;偏负面的改革措施是: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因为《决定》更加侧重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的深入改革,其意图在破除不必要限制,搞活经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在对宏观经济偏正面的前提下,自然对银行业整体偏正面。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