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博弈
升级转型、技术改造、节能减排,这些从来都是陶瓷行业绕不开的话题。而作为国内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佛山(楼盘)的陶瓷产业,近几年更是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时至今日,这样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仍在持续。然而,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下,也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莫衷一是。
8月22日下午,记者在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发现,这个佛山陶瓷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的重点项目,虽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但人流、车流则较为稀少,多少显得有些冷清,一些店铺甚至直接关门歇业。
“从一开始我就在这里上班,这里的人一直就不多,一个人可以负责一大片的卫生也没多少活。”一位基地的保洁人员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位置太偏,谁会大老远跑到这里来买陶瓷。”在一家店面空旷的陶瓷展厅里,负责人表示,除了展销业务,陶瓷基地其他的功能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退二进三的陶瓷总部基地
佛山的中国陶瓷总部基地自2008年10月18日正式营业,距今已经有近5年的时间。按照当年的规划,这个国内首家专业性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被佛山市政府认定为陶瓷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项目,并作为佛山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首个落地项目列入政策扶持范围。
佛山市政府期望通过外迁部分陶瓷生产线而腾出空间发展陶瓷“总部经济”,也就是在外迁产能的同时将佛山陶瓷产业的上下游部分保留下来,比如上游的设计策划、机械装备、研究开发等,下游的营销总部、出口基地、物流等,另外还有陶瓷产品的质检、分析、认证以及会展经济等,从而打造佛山陶瓷的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死路一条。”著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丁力当年就曾对这种定位提出严重质疑,“第三产业是依附在第二产业之上的,‘优二进三’千万不能变成‘退二进三”。
丁力认为,对陶瓷企业而言,无论是销售、创意,还是研发、物流等,都是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不谈销售,就陶瓷研发而言,绝不是仅凭几台电脑画画而已,必须与生产工艺紧密结合。”
上述店面负责人也提出了质疑,“外地的官员也会算账的,你去他们那里生产,回来这里销售,把税都交给佛山,这可能吗?”
至于陶瓷销售能否与生产分开?中国陶瓷总部基地的运营方可能也并没有完全想清楚。
“没有了陶瓷厂,何谈总部经济?”佛山市威臣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志健对记者表示。
政府主导下的“腾笼换鸟”
事实上,总部基地的建设仅是佛山陶瓷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的一个侧面,更大的动作在于对于陶瓷企业的“关、停、转”上。
所谓“腾笼换鸟”(“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是广东省委在2008年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的。
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事实上,该战略实施以来一直饱受争议。战略提出的当年即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倒闭潮”和“民工返乡潮”同时出现。然而当时的主政者力排众议,表示政府不能去救“落后生产力”,“金融危机办到了政府想办但办不到的事”。
同年4月,佛山市政府连续出台三个文件(《佛山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导方案》、《佛山市陶瓷产业扶优扶强若干政策措施》、《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
根据文件精神,佛山市以节能减排为切入口,实行分类指导,提出“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按照要求,不能达到环境目标的企业都必须在限期内转移。因此,佛山80%~90%的陶瓷企业都需要外迁。
提起始于2008年的“腾笼换鸟”,广东佛山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重光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李重光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一个陶瓷厂要搬迁,除了压机可以搬走之外,其他设备基本上成了废铁,整个工厂可以再利用的资产不足两成。
在《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中列举了陶瓷产业的“多宗罪”: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节能降耗任务艰巨、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自主创新有待加强、企业不够大不够强、行业自律管理较弱、国际市场存在障碍。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