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航天青年勇创第一
8月17日,随着一声巨响,3颗卫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的首型商业运载火箭捷龙一号的托举下壮丽升空,翻开了我国商业航天的新篇章。
很难想象,取得这样重大成就的科研团队,主要是由90后年轻人构成的。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个项目源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一院)某事业部团委发起的一个青年创新研究项目。
面对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激烈竞争态势,航天一院瞄准低成本固体小型运载火箭方向搭建创新平台,44名年轻人响应号召,自发组建了青年研制团队,于2018年2月正式立项。最终,这群年轻人用不到1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15项“第一”。虽然他们的面孔还略显稚嫩,但他们的命运已经和国家工程贴合得越来越紧。
“担子往肩上压,我们就该扛起来”
一年人力,三年人手,五年人才,十年人物。“如果没有国家创新驱动、没有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提供的机遇,就没有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28岁的项目总体设计师张意国感慨。
在捷龙一号研制团队中,张意国负责总体方案的优化和论证,是整个团队里最年轻的总体设计师。“时代给了机会,担子往肩上压,我们就该扛起来。”张意国告诉记者,为了实现火箭高性能和高性价比,大家创造性地提出卫星倒装方案,并大胆简化了全箭的控制执行机构,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我们总想干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事情。单位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没有思想包袱和束缚,我们更能放手去拼、大胆去干。”27岁的结构电气一体化负责人丛恩博说。
捷龙一号是我国首型采用集成电气的运载火箭,而高度集成会导致产品热耗大,传统散热方式无法稳定其性能。为此,丛恩博和他的研制团队大胆提出了复合热控方法,并采用计算、仿真、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手段,有效保证了产品性能。
其实,作为火箭院最年轻的研制团队,他们不是没有遇到质疑,但他们选择用成绩证明自己。
“多核芯片,运载火箭极少应用,技术风险摸清了吗?”一段时间以来,紧张的气氛包围着这支年轻的队伍。
“对于多核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核间通信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箭载多核芯片就无法真正应用。”28岁的飞行控制软件设计师张亚琳坦言,他们低估了问题的困难程度,时间过去一个月,问题排查工作依然进展缓慢。到第五个月时,大家心态几近崩溃,工作仿佛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
难道多核处理器不能应用于此次任务?不少人劝他们换个成熟的技术。同样是飞行控制软件设计师,29岁的李浩还是横下一条心:“即使这次任务不需要,以后也会用到,中国航天需要这个技术,我们是为国家进行科研攻关,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不前。”
终于,在第六个月,大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这几个月,大家心里就像有座大山压着喘不过气,完全是凭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咬牙坚持。”29岁的飞控系统软件设计师胡骁说。
难怪捷龙一号项目技术副经理梁卓说:“这项工作交给你们,我很放心,你们用行动打破了质疑。”
一位国外资深航天专家曾感叹:“最让人敬畏的不是中国航天所取得的成就,而是现在领军和主导中国航天的这些人太年轻了!”
“不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你们的队伍这么年轻又这么拼,未来可期啊!”凡是和他们打过交道的专家总会这样评价。
27岁的李学思承担着捷龙测控与电气系统总体设计工作,并作为遥测号手,在发射前最后1分钟,给出火箭能否点火起飞的决策依据。
“李学思很有想法,不少好点子都是他提出来的。比如他创新设计的智能评估系统,把传统人工数据分析转变为智能数据判读,显著提升了测试数据分析效率。”听电气系统设计师孙润宇讲,大年初四那天,李学思脚部骨折却顾不上休息养伤,第二天便直接坐着轮椅去了试验室,继续他的数据“翻译”工作。
眼前的李学思身着休闲装,看上去像刚毕业的学生,但在交谈时却明显感受到他对工作的热爱,浑身上下都透着对航天事业的激情。“确保准时、成功发射,才是头等大事。”在李学思看来,“生活不是享受,不应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这是李学思的心声,更是整个团队的共识。
今年1月,试验阵地开展了火箭卫星舱分离试验,不少院领导现场观摩。但遗憾的是,卫星舱并未成功分离,出现了试验故障。
“还能成功吗?还要继续吗?”质疑的声音再次响起,但执着的团队根本无暇顾及这些,马不停蹄又开始了新一轮联合攻关:方泽平和杨东生两位博士开展分离与承载仿真分析,“火工品小专家”王晓鹏开展爆炸能量裕度及分离优化分析;“力学小能手”梁祖典进行结构优化分析……
“每个人都是精密仪器上的零部件,要想让仪器顺畅运转起来,那么每一个人都要全力以赴发挥作用,精益求精,不能失误。”据结构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王宁描述,那时候春节将至,但试验现场的灯始终亮着,这群年轻人经过72小时的连续攻关,终于找出了引发试验失败的漏洞。
“这些年轻人很好地传承了航天‘三大精神’,并赋予了航天精神更多新时代内涵:胸怀世界、国家至上、自主创新、协同攻坚。他们是新时代的航天青年。”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王小军说,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是航天人的初心和使命,航天青年正用奋斗和坚持,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
他们用行动诠释“我爱你中国”
“……5,4,3,2,1,发射!”
齐声喊出这些倒计时的,并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员,而是10公里外发射观摩区的人们。捷龙一号发射当天,人们或高举望远镜,或夹带“长枪短炮”,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此时此刻,10公里内的发射场却是另一番景象,空气中混杂着紧张与肃静。距离发射还有15分钟,火箭慢慢起竖,火箭点火火工品开始启动……一连串操作后,女号手魏敏撤离到距离火箭仅300米的地堡内。最后1秒钟,“点火”命令发出,魏敏摁下了按钮,火箭腾空而起。
“号手全程都要在现场,有一定风险。虽然地堡具有保护作用,但是一旦火箭出现故障,其威力不可想象。”魏敏告诉记者,从地堡回到现场检查地面测试设备损伤情况时,她发现火箭尾焰处地面电缆金属连接器已碳化,距离火箭10米外的沙袋全部炸开。
当转播大屏幕显示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时,魏敏泪水夺眶而出。“我大多数时间是在发射场度过的,与塔架做伴,参与见证了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我很骄傲,因为青春没有虚度。”
对工作,魏敏满是自豪。但对家庭,她却有些愧疚。“我是军人家属,与丈夫两地分居,我本该担起照顾父母和孩子的担子,但为了成功发射,真的很难做到。”魏敏哽咽道,为了让她安心工作,父母把两岁的孩子接回老家,只能在闲暇的时候通过手机屏幕看看孩子。
其实,这些年轻人也盼着和家人团聚,但在工作面前,他们选择用实际行动向祖国“深情告白”。
就在捷龙一号即将进入总装和各项大型地面试验紧张推进的关键时刻,姿态控制动力系统出现了防热问题。以往大多采用复合材料防热方案,但受研制进度的影响,必须弄出一个全新的技术方案。“怕什么,年轻人不就该啃硬骨头吗!”热环境专业负责人谭杰当即表态。
受技术、进度、成本等多重因素的约束,重新设计困难重重,拿出的方案更是在一轮又一轮验证失败后推倒重来。仅仅为了确定套筒热环境条件及天地差异性,谭杰和同事们就进行了上千次数值仿真和对比分析。“我们的动力源泉不只是对成功的渴望,更是对失败的恐惧,我时常做梦都在想新的方案。”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样日日夜夜的超负荷运转?用谭杰的话说:“当儿时的爱好变成了可以安身立命的事业,而且是一个让国家有底气、民族挺脊梁的事业,我们感到无上光荣,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付出?”
“任务成功了,什么感觉?”望着捷龙一号划破长空、直刺苍穹的绚丽尾迹,项目技术负责人龚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