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业多重因素促成工资增长
一份体面的工资不仅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尊严。工资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涨薪潮”席卷中国的情况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是否应该涨工资,到底涨多少,怎样涨等话题的讨论。
据相关部门调查,长期以来,居民不得不面对高涨的房价与房租、节节上升的教育费用,以及隔三差五上涨的水果、蔬菜价格,工人提高工资的诉求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增长4.5%。其中,非食品类上涨最少,为1.8%,食品价格上涨最高,为10.5%。工资上涨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物价上升的速度。
2008年广东两会上,政协委员李阳春的提案《工资增速跑赢CPI》被评为当年的“最牛提案”。四年过去了,如今广东居民工资增长年均双位数增长,普遍跑赢CPI,但不少人坦言:跑赢CPI又如何?
“这两年工资总体在涨,但还是不敢花钱。”一陶瓷企业员工告诉记者。该员工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三口每月的生活费都要达到2000多元,外加还房贷、交通、医疗、水电等费用,一月下来,竟无余钱,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实际上,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大地上极为普遍,人们对于工资的增长有着极为强烈的期盼。有专家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主要是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对民生造成的影响。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每年的两会中,都会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因其与百姓生活水平密不可分,所以也是老百姓极为关注的焦点。今年,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
有关专家认为,过去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10年,是中国的城乡面貌改变最快的10年,也是企业发展最快的10年。可是劳动者的收入在这10年里的增长却非常有限。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劳资纠纷事件,表面看起来是因为劳动者工资偏低,其背后根源是由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的缺失,是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无法合理增长,收入格局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诸多代表委员都称,目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对其改革要敢于打破当前的既得利益格局,提高底层人员的工资收入,缩小各阶层的收入差距,这对于减小社会矛盾和实现国家良性发展,都有着诸多好处。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中国正面临来自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压力。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产业经济开始逐渐由沿海向内陆转移,由此分散了一大批劳动力,也使得近几年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频频爆发“用工荒”,也反映了“人口红利转折”在低端劳动力领域已出现结构性供给短缺,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据相关部门调查,在陶瓷行业,目前用工缺口主要体现在一线操作员工,行业用工缺口平均在5%—10%。在招工难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对外招聘和亲朋介绍等手段进行招工,同时,涨薪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除了“用工荒”的问题以外,陶瓷行业的人才竞争也异常激烈,挖角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稳定企业的人才建设,大多数企业也会制定每年的涨薪计划,通过涨薪的方式来留住人才。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