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家具市场行情趋势预测 新中式家具将走红
【中国建材网】2011年,网络流行一句话——“神马都是浮云”,暗合着这个变局时代人们内心里对各种无奈和彷徨的一种放低。但对于再也伤不起的家具行业的这一年来说,每个事件都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都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市场环境的红海化,昭示着暴利时代的终结;企业和经销商洗牌的加剧,是未来市场走向成熟的序曲;每一个新模式的诞生,哪怕迅速枯萎,都是在为下一个更完美的新模式做着铺垫;不断有人进入,也不断有人退出,这正是行业新陈代谢加快的表征,也是行业机体愈加健康的明证。
家具行业的“年会”上非常流行的一些词语,例如“变局”,例如“维新”,都在2011年里真实地发生着,且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要更真实。认清它们,把混乱的现实揉碎了、嚼烂了、吞下去,比之视而不见,更能让我们身心健康。当所谓“冬天”或者所谓“2012”真正到来时,才能跟得上滚滚的历史车轮。
生存环境:
总体趋淡缘于宏观经济
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走过,仅是出口家具收到了部分冲击,中国家具人似乎未受太多影响,反而还为许多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但随着孱弱的世界经济和紊乱的国际金融持续发酵,加之自身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健全,201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也无可避免的走到了危机的悬崖边。人民币对内贬值导致的原材料人工上涨、对外升值导致的出口受阻、房地产市场限购和限贷、信贷收紧导致资金链紧张……所有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快速的增长,之前数十年积累的大量需求,已经在市场容量急剧扩张中逐步消化,无论是房地产行业还是家具行业,未来的市场仍在,但那种整体的高速增长已经真正成为“过去式”了。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家具产业,都已经如郎咸平长期告诫我们的那样,陷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之中。家具行业,和中国经济一样,就像一个在冰面上奔跑的小孩,一不小心跑过了终点线却停不下来。
前方不远处就是冰山。这就是为什么,2011年底,恶性通货膨胀受到遏制,人民币对外升值减速,房价明显下跌、交易出现放量,甚至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始松动,整个家具行业却感觉日子更加难过了,因为我们或许已经迎来了传说中的滞胀——一边经济增长停滞、一边通货膨胀继续。
卖场面积过剩、企业数量过剩、总体产能过剩,这些都只能等待整个行业通过洗牌和重整来化解。单个企业应对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手段,只能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减少渠道和管理费用等。而对宏观经济大环境的改善,则不可期望太高。
中央将2012年经济工作方针确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12个字。其中的“稳增长”,正反映了中央对于经济增速回落过快的担忧。
区域市场:
东边不亮西边亮
尽管有些市场人士认为,家具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并不必然相关,但是常识和事实却告诉我们:如果房子都卖不出去,还有谁买家具呢?而另一方面,商品房价高的城市,也是商业地产炒作最热的城市,是连锁卖场扩张最迅猛的战场。房子成交的缩量和卖场面积的过量同时作用,雪上加霜。
据长期浸淫各地家具市场研究分析的深圳杰玛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关永康观察,今年以来,市场情况最糟糕的主要是国内的一线城市,同时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天津、沈阳、南京、上海、杭州、厦门、广州和深圳等。而它们,正是在这轮房地产调控中,受到限制程度最大的城市。这也很大程度由于,在上一波房价快速上涨过程中,这些城市最被传统商业地产投资者所重视,因此在卖场扩张中表现最为突出。到了今年,一些卖场面积明显过剩的城市如杭州、天津、沈阳等,在退潮中首先被晾在了沙滩上。
而市场相对最好的区域变成了西部和西南,如兰州、银川、重庆、成都、桂林等;华中地区的郑州、武汉、长沙等情况适中。整个中国家具市场恰巧被竖着划分成了三类,从西向东逐级递减。
2011的国内市场,犹如两只手同时弹奏出的怪异曲调。一只是政府调控的有形之手,一只是市场规律的无形之手。企业要想摸准明年市场的脉搏,还得两手抓:一手抓消费者,一手抓宏观政策。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