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下降难 钢铁业产能淘汰陷怪圈
【中国建材网】一边是钢厂销售利润率的逐年下滑,一边却是钢铁新建产能的不断扩大,长期处于微利状态甚至亏损的国内钢铁企业,正在陷入一场产能越淘汰越大的怪圈。
“今年1~10月,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63亿元,同比增长18.9%,而去年同期的增速只有1.6%,同比加快了17.3%,这表明钢铁行业仍存在产能扩张现象。”在昨天举行的“我的钢铁网”年会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长富用一组数据,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国内钢铁业产能扩张的怪圈。
产能过剩地区的扩张
张长富指出,根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钢铁行业投资不仅再现明显增长之势,而且投资热点更是集中在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环渤海地区。
从各地区钢铁项目投资情况来看,今年1~10月份,环渤海地区河北、辽宁、山东、北京、天津完成投资额占全行业投资的27.2%;华北地区同期投资额占比亦达23.6%,接近四分之一。而上述地区正是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地区。
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则显示,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根据中钢协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统计,今年1~10月,由于原燃料价格的上涨幅度高于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导致钢材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76%,低于2010年的2.91%,10月份的销售利润率更是降至0.47%,创年内新低。
整个行业已经濒临亏损的边缘,为何仍有企业不断扩张新产能?
对此,一家位于环渤海地区的钢铁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与更多生产板材的一些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相比,主要生产长材的民营钢铁企业利润空间要相对大一些,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往往不大,而只有扩建生产线,才可能进一步降低成本,赚到更多的钱。此外,与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受困于国家原则上不核准新的钢铁项目相比,居于地方的小钢铁企业更容易私上新项目,由于钢铁生产也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长富披露的另一组数据也证实,新的钢铁投资主要来自非国有企业。今年1~10月,国企投资项目同比降低0.38%,而非国有企业投资额同比大幅增长39.4%,“中小企业利用融资来的资金在产能过剩地区进行扩张,值得我们反思。”张长富表示。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