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东:从现代营销角度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现代营销的角度来说,这句话站不住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并且人之间的欲均有所差异。好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所不欲,说不好正中你或他的下怀。
把孔子的话反过来说,即为“己所欲施于人”,这句话一直以来便成为不少人所提倡的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但客观来说,即便己所欲,亦应该勿轻施于人。道理跟上面说的是一样的,因为我所欲跟你或他所欲并非可以完全划等号。如果有人非要将所欲强加给其他人,那我们可以说他就是在强奸他欲,往大处说就是强奸民意。强奸民意我们都懂,因为时下环境里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你我都经常成为受害者,我们很流行“被或者躺着也”中枪。
因此,现代的我们不应当动不动就拿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来说事,其实关键是要搞明白人欲,而不是己欲。出发点应该是在人欲,而非己欲。传统的观点认为己所欲施于人,是对人的爱护或尊重,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却往往没有好报。可能恰恰相反,将我所欲施于你,也是对你的一种伤害或不尊重。最为典型的例子,比如企业里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以及家庭里父母对于小孩子的教育上。
现代人应该辩证、实际的来对待孔子当年的话,一是毕竟孔子当年的环境跟现在的环境相差巨大,当年物质极度匮乏,人之欲相对要简单和集中一些;二是孔子即便是圣人,那也是人不是神,随着科技的发达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现代人越来越不相信什么圣人或神之类的。孔子所表达的只是他对自己所处那个年代的为人处世的一些认识,我们不能将其言语作为某种信条,或者用来作为论证现代一些事物的论据。
客观的说,孔子的影响力甚大,以至于在现代的企业组织里,不少管理者们利用组织关系(尤其是上下行政关系)而行“己所欲轻施于人”之事。实质上,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陷入独断专行或官僚主义。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多年前,阿德和阿名出差到一个偏远的外地去做一个推广会,不巧的是他们所搭的汽车在半路上意外抛猫了,到目的地尚有十来公里。由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间又已经接近傍晚,而第二天上午就要开会,于是他们便只能背着沉重的物料疲惫的步行赶往目的地。不过更为不幸的是,阿德这个时候接到家里的电话,这犹如晴天霹雳,因为电话那头告诉他母亲病重,叫他即刻赶回家里见上最后一面。这个时候悲痛万分的阿德有两个选择,一是即刻原路返回赶往家里尽孝道,二是等明天上午开完推广会之后再赶回家里。踌躇犹豫再三,阿德选择了后者,因为他认为这个时候原路返回也没车了,步行赶往能搭到车的地方也要到明天一早才有车,这么一来虽然可以节省半天时间,但明天上午的会议可能就泡汤了,况且阿名一个人也难以将物料背到目的地。这真是应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话了。
于是,待第二天上午一开完推广会,阿德便马不停蹄的赶赴家里,不过还是迟了一步,母亲已离他而去。紧接着没过多久,父亲也离他而去。
之后,同事们便发现阿德的性情慢慢的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孤傲、暴躁、独断以及好斗,尤其在对待下属上,完全不考虑他人感受。他时常将自己的上述经历拿出来教育属下,以告诉大家你们所受的这点苦,根本算不上什么。在他的体系里,他完全将所欲强加给了下属们,大家出于情感上对他的遭遇自然报以理解和同情,但迫于体制关系对他也是敢怒不敢言,表面上无不惟命是从。当然,阿德也因此将自己孤立起来,再也没有人能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没有任何看不起阿德或者批评他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他完全可以把自己塑造得更优秀,因而无非是想给类似阿德这样的管理者提点建议——欲或不欲,皆勿轻施,更不可将“已所不欲而造成的痛苦迁怒到他人身上,让他人来为自己的痛苦买单”。否则,一是自己内心的痛苦终究无法释怀,二是无法交到真正的朋友,三者在组织内虽不能说众叛亲离,但下属们必定会一个个“离你”而去。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