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企业:警惕“盲目化“陷阱
当前,很多地板企业尚没有从过去机会型成功的惯性思维和行为中走出来,于是,当这些企业面对机会或遭遇发展瓶颈时,便多以盲目开始、忙乱贯穿过程,失败结束。盲目化使尚处于起步与成长阶段的中国大多数中小地板企业的运营发展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对其危害的清除、防范单凭劝告企业或营销人清醒显然不够,更重要的应是以思维、行为变化为起点的逆向改变,带动企业成长基本路径的清晰化与最终形成。
地板企业:警惕“盲目化“陷阱
一、盲目化怪象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盲目化怪象之跟风:跟风是中国地板市场的常态,这个常态的存与市场及政策环境相关,对企业来说却是一种决策和行为的病态,在很多地板企业看来,“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是优先选项,于是,既不做市场调研,又没有明确机会与实力的平衡点,更不去做竞争门槛的设定与如何实现超越的考量,通常的情况是先靠拍脑袋决策进入市场,继而是广告或疯狂的促销轰炸、迅速掀起价格战,然后想方设法的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市场基础因此被伤害,行业也就迅速衰落,企业或项目因此难以为继。这种盲目化衍生出来的典型小贩思维和行为大量存在,带给企业的是资源的分散与浪费,错失了真正契合市场与行业特定阶段的企业必修课,方向错、路径错,一切皆错。
盲目化怪象之盲目的客户与照猫画虎的市场动作:粗放式的销售方式仍然是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主要运营手段,在这种状态下,目标客户是未知的,产品并不是能够为某一部分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的有效产品,传播与动销更难做到集中有效,总之,能卖一点算一点,今天不考虑明天的事情,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市场深化不过是口号,数字才是硬道理,殊不知,企业已经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看似占了市场基数庞大的便宜,其实是处于温水中的青蛙,市场环境一旦变化,随时致命。
盲目化怪象之学习:客观地说,我们的大多数企业是不会学习的,尽管企业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已大大提高,但实践却很是盲目,典型的做法是学流行与学标杆——流行的东西往往带有蛊惑性且严重忽视企业现实,很难见到哪家企业因为对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的流行新知的学习取得突破性成功,常常是企业在短暂的对其心潮澎湃、顶礼膜拜之后,资源运用与营销思路变得更加混乱;标杆并不能代表我们的未来,当我们还不明白自己究竟有什么、想要什么的时候,试图通过对外的参照和学习(更多的是模仿)取得成功的想法只能是镜花水月。
二、除去盲目化之害的的起点:
1、思维起点:当我们迷路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起点。遗憾的是,大量的思维障碍正在阻滞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回到这个起点——企业做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经验一大把,理论有一套,资金有积累,一言九鼎惯了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们很难进行全面的自我反思,也就更难以有效延伸至企业层面。但是,回归是必须的,否则我们会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退一步说,这种思维转变即使不能彻底与深刻,也需要依据企业现实进行整理,而整理如果侧重于对企业营销基本面的检索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行业、企业、客户与产品,这些构成营销基本面的要素我们真的做好了么?做好的标准是什么?不足之处在哪里?如何发挥优势与弥补短板等,回答了这些基本问题,企业就具备了去除盲目化、实现基本面回归与持续发展的思维起点,也就能为下一步的行为改变奠定基础。
2、行为起点:有了思维起点的基础,行为起点就会相对变得容易,在营销基本面的问题整理中进行重要与优先级的选择,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分阶段实施(如行业的关键要素锁定、企业的角色定位问题、有效产品的问题等)是行动的前提,需要注意的是,行为起点的选择和实施要切合企业实际,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增添什么,而是剔除什么,不仅要避免不动,更要避免乱动,我们要认识到,这种行动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远不是对某些理论与忽悠的心血来潮,甚至不仅是改变营销的盲目化状况,而是战略行动,是积蓄力量、苦练内功,引领企业走向持续发展的行为乃至价值观的改变。
三、后盲目化的未来:
盲目似乎是中国很多地板企业的营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当我们从机会型成功的大环境中走来,当我们面对铺天盖地、鱼龙混杂的概念、理论与忽悠,当我们还没有时间与资源建立起来系统化的营销管理体系,更当我们遭遇发展的瓶颈时,盲目在所难免,然而,去除盲目化的危害势在必行,我们也终究会从盲目中走出来,迎接一个崭新的未来,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在搞清楚企业资源与现实的情况下不再用感觉评估机会、不再追求流行,回归从营销基本面的打造到开始研究并修正企业自身营销基本要素的价值,实践出属于我们地板企业自己的成长路径。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