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企业:预防声誉危机须从市场营销抓起
近几年来,地板及家居业界负面新闻接连不断,而在现在这种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状态下,这些负面事件都给卷入其中的地板企业的声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受此影响企业声誉管理开始逐步引起了业界的重视。
声誉是什么?《辞海》中“声”字就有“名誉”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声誉”解释为“声望名誉”,那么,企业声誉就应该是企业的声望和名誉。事实上,学术界对企业声誉这一学术术语还尚未形成普遍公认的定义。对企业声誉内涵的理解,不同时期的专家往往是从自己所处的学科角度进行表述的。
美国著名声誉管理学者戴维斯•扬指出:“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取得恒久的成功,良好声誉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你身处困境时,良好的声誉就是你最重要的财富。”纽约福德姆大学商学院教授凯文•杰克逊也说:商业的主题是诚信。有了这个主题后,人们依然要求公司必须创造良好业绩,但是,他们还要求公司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公平交易来取得这些业绩。因此,杰克逊认为,声誉资本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学新概念,其重要作用是帮助公司在商业环境中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竞争优势;同时帮助企业领导、管理部门在充满猜疑的商业环境中重获信任、树立权威。
在我国,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加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固有观念,也大大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传统观念。对地板企业来说,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的发达,既是一个让人欢喜的创举,又是一个令人忧心的发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内部管理为重点,以外部环境适应为特征的资源要素的管理。而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各种知识与信息的更加碎片化,消费者遇到了更大的决策阻力,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同时受到严峻挑战。当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强大,当网络民意甚至动辄可以将一个企业毁于一旦之时,企业已经不能再简单地重复建立在有形产品基础上的管理要素和方法,而必须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作出积极应对,必须及时进行战略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使自己的经营活动“赤裸化”、“透明化”。尤其是要敢于直面来自网络的各种管理挑战,快速反应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强化对企业的声誉预警与管理。
正如具有良好声誉的个人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一样,具有良好的企业声誉的企业比那些声誉较差的企业拥有更多的商业优势。一个有着良好声誉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和培养人才,获得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更容易增加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心,建立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同时,良好的声誉能够长期保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并有利于企业构筑较高的市场竞争壁垒,从而有效地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声誉是一种可培育的、有价值的、可持续的,以及难以模仿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保持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可以说,当前我们正生存在一种电子化生态环境之中。回顾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声誉危机事件,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声誉管理的时候了。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声誉管理的问题更加严峻地摆在企业的面前。
当我们回顾近十年来的中国地板市场,企业的声誉危机事件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增加的,而且企业声誉危机已经成为企业爆发更大的经营危机,以致生命危机的重要根源。总体来看,危机的爆发频率、影响范围、事件后果都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成正相关。
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声誉管理还停留在自发阶段。综观诸多声誉危机案例,一些企业之所以在遭遇声誉危机事件之后反应迟钝,缺乏快速应对之策,或者只知喊冤叫屈,方法失当而使企业陷于被动,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缺乏声誉危机意识、缺乏声誉制度保障与声誉预警机制的表现。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声誉管理等于公共关系”的认识水平上,只是把声誉管理视为企业的一个部门职能而没有上升到公司战略来对待,因此往往缺乏在组织上、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近年来,声誉危机事件频发,包括很多实力强劲的一线地板品牌也未能幸免。这些声誉事件说明很多地板企业针对市场的声誉危机预警机制的不完善和缺位,而企业声誉、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等柔性竞争要素只有通过营销等重要的市场手段及实体要素来实施才更加有效。营销的本身,也无不体现着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思想、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市场观念与意识形态。
总而言之,如果企业没有正确的价值排序,没有科学的制度安排,没有优秀的营销文化,也就无法积累良好的声誉资本。所以,地板企业建设良好的企业声誉,实施企业的声誉战略,预防企业的声誉危机,必须从市场营销抓起。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