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板产业:洗去浮华 重新出发
时下的中国,整个社会正处于一种“狂飙突进”的高速发展状态。在这种氛围之下,“快”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容分说的形势,一种躲避不开的潮流。饮食“快餐化”了,娱乐“快餐化”了,阅读“快餐化”了,甚至连感情也被“快餐化”了。在笔者看来,这正是由于我们国家正在快速转型所带来的主观反映。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居行业一个重要分支的地板行业也是未能免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够不够快”成为了评判一切的标准,“快鱼吃慢鱼”这一经营理念被无数的地板业界人士奉为圭臬,无数的业界人士在孜孜不倦的寻找着那条能够快速通向成功的“捷径”。打几个广告就希望成为全国知名的一线品牌,招几个经销商就幻想占领全国各地市场,抄几句似是而非的语录就敢号称打造了企业文化,就连很多地板经销商也是今天开店恨不得明天就会生意兴隆,可以坐等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腰包……至于说慢慢夯实企业基础,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等等之类的事情则是——“拜托,我很忙的,一秒钟几十万上下,哪有时间来管这样的小事。”
事实上,对企业来说,速度和风险永远都是成正比的,速度越快风险越大。不可否认,过去很多年来,急速发展的房地产产业给众多地板企业带来了无数唾手可及的成功机会,那个时候,只要你速度够快,跟得上房地产产业在全国的扩张脚步,你就能大获成功。然而,这种快速成功却像一个越吹越大的肥皂泡一样,在流光溢彩,浮华璀璨的华丽表象之下掩藏的却是极其脆弱的产业生态链,给众多的地板企业乃至地板经销商埋下了深深的隐患,所以当世界经济环境剧变,再加上当初被地板产业借为发展助力却本身就属于畸形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受困于国家调控之时,中国地板产业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就像画在沙滩上的美丽图案一般岌岌可危,被推上了万丈深渊的边缘。
在这种态势之下,很多地板业界人士的心态发生巨大的改变,这种突然失速的状态让不少习惯于高速狂飙的人或企业犹如挨上了当头一棒,变得无比焦虑,有些人甚至是干脆心生退意,把原本视作金山银海的地板行业当成是一艘四处漏水的破船,然而举目四望,却发现早已是泥足深陷,无法自拔。
这种心态恰恰反映出当今社会的一大流行病,就是人心浮躁。何谓浮躁?浮者,无根也;躁者,不静也。你看这浮躁无处不在:事业上浮躁,一夜成名被狂热追捧;生意上浮躁,投机取巧;学习上浮躁,不求甚解,崇尚快餐文化;性情上就更浮躁,易喜、易悲、易烦、易怒。“浮躁”这个字眼,现在越发流行。浮躁的心态不是好的征兆,心理学家认为: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是与我们的意识形态混乱以及体制上的不完善分不开的。
但我们也该惊喜的看到,“浮躁”并没有成为我们地板行业的主流心态,越来越多的地板人和地板企业选择了坚持,他们开始内视自省,开始进行反思,“慢品牌”这样一种思潮开始在地板行业内逐步变得流行起来。慢品牌既是一种“胸有成竹”的心态,也是一种“怡然自得”的胸怀,更是一种洞穿事物本质的决心和魄力。
这些地板企业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坚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坚持多角度了解环境,坚持深层次挖掘优势,坚持全方位盘点资源,不急于求成,不人云亦云,更不攀比跟风,丧失主见。他们洗尽浮华,不再盲目的一味求大求快,转而开始把更多精力注重于企业自身“软”“硬”实力的提高,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规范,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为企业品牌注入更多的内涵,提炼出适合自身,言之有物的企业文化,让企业走入了一条更为健康发展轨迹。
比尔·盖茨每年会“闭关”两次,凝神思考科技业的未来。管理者们应该学学盖茨,埋头做事的同时,不忘抬头看看前方。“闭关”是武侠小说里寂寞高手所做的事情,科技帝国里的武林高手盖茨每年都会做两次这样的事情:远离尘嚣七天,在一片浓密的雪松林旁的临水别墅中,凝神思考科技业的未来,然后把所思所想传遍整个微软帝国。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