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居五金  五金灯饰

低碳经济下建筑卫生陶瓷的政策趋向与对策

一、产业重心西移与产业结构调整
  
  进入21世纪又一个十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将迎来又一个战略机遇期。前一个战略机遇期,始于1978年11届3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时期,那时有一句顺口溜:“要发展搞建材,要先富先修路”。以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河北唐山为龙头,开始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大发展时期,历经30多年,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山东、京津唐、辽东半岛的建筑卫生陶瓷的产业规模已发展到产能过剩的地步,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以后,以及在当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政策刚性指标的约束下,东南沿海地区都相继对建筑陶瓷实施限产、减产和停产的强制措施,在此背景下,在这个战略机遇期,人们几近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第一,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应以低温快烧为突破口,整个建筑卫生陶瓷发展重心应西移,逐步使其布局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以达到均衡发展。目前山东淄博地区已陆续向西部如山西、宁夏等地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许多建筑卫生陶瓷企业。
  
  第二,以调整结构为主轴,调整产业结构,东部向高端发展,其中应特别重视卫生陶瓷的节水功能设计,向智能方向发展,东部接产或新建工厂,应立足高起点,低能耗,重环保。
  
  第三,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应从整体上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以实现整体产业升级换代和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
  
  第四,强调做强、做精、做细。从重产量向重质量的方向转化,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工程和战略。
  
  第五,调整经营战略,在保内需扩外销兼顾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若干企业或地区从事高档建筑卫生陶瓷出口生产,将重点放在欧美日的同时,应将触角逐步伸向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州等地。
  
  二、低温快烧是建筑卫生陶瓷的正确选择
  
  硅酸盐(包括水泥、陶瓷和玻璃等)和钢铁工业既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材料产业,又是两大能源消耗大户,其中陶瓷紧跟水泥工业之后。为了降低能源消耗我国建筑卫生陶瓷,曾于上世纪的70、80年代大力推广低温快烧,后因瓷质抛光砖的出现,低温快烧又慢慢失去发展势头。现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和节能减排刚性指标的陆续出台,全国各地,特别是建筑卫生陶瓷生产集中地的政府,为了完成承诺的减排目标,相继推出对建筑卫生陶瓷实行限产、减产和停产,甚至退出的政策措施,迫使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不得不转变思路以图解困。
  
  在当前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建筑卫生陶瓷向何处去,出路何在,已切切实实地摆在了我们广大从事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的人们面前,卑以为低温快烧是低碳经济下建筑卫生陶瓷的正确选择。
  
  众所周知,建筑卫生陶瓷烧成高温阶段,烧成温度每降低100℃,烧成能耗将降低10%左右,而能耗约占建筑卫生陶瓷总成本的25%左右,因此低温烧成可以大大地降低建筑卫生陶瓷的能耗,同时烧成高温段温度降低,这时排烟中的原始型和热力型的NOX以及SO2、CO2等成份也会随之降低。事实上,低温烧成与快速烧成连为一体,问题就比较复杂,它必须首先解决适合低温快烧的原料、高遮盖率的乳浊釉和高效快烧窑炉等问题。这些技术经过上世纪70、80年代,近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在低温快烧方面已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并且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上世纪的70年代,建筑陶瓷的烧成温度已从原来的1200℃左右降低到1000℃左右,烧成时间从原来的20小时左右,降到60分钟左右,卫生陶瓷从原来的1280℃左右,降低到1150℃左右,烧成时间从40小时左右,降到30小时左右,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后来由于瓷质抛光砖等的大量推广,政府对低温快烧扶持政策陆续退出和人们环保、节能降耗意识的日益淡化等各种原因,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又恢复到70年代初期前的白坯和高温慢烧成的局面。如今我们已直面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严峻形势,节能降耗减少CO2排放已不再是口号,而是有切实执行减排的目标和数量,现各级政府已将减排目标和数量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企业和单位,因此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必须痛定思痛,切实恢复和大力推进低温快烧工艺和技术,唯有这样才是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正确选择。  

1/4 记录数: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