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陶瓷崛起与意大利的萎缩
1978年,香港客商拿着几片阴阳色100×200“意大利砖”,委托佛山市陶瓷工业公司试制,以改变香港依赖高价从意大利进口这类产品的局面。
陶瓷公司即刻安排属下佛山市石湾建筑陶瓷厂、佛山市石湾化工陶瓷厂,用本地原料和手动压机试制。未几,就在这两家厂试制成功。紧接着首批生产的40万块中国制造的“意大利砖”就出口到香港了。
那时候,笔者任职陶瓷公司能源料副科长。对石湾自已生产的砖叫“意大利砖”觉得不是滋味。于是建议取名“彩色釉面墙地砖”,简称“彩釉砖”。获得厂方领导及车间员工一致赞成。
这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极大地鼓舞了陶瓷业内人士。根据时任公司经理的周棣华建议,要到当时陶瓷墙地砖生产“王国”意大利去看看,人家是如何生产的?
1982年陶瓷公司派出七名领导和工程师,带了1吨石湾的原料,赴意大利考察。不仅大开眼界,而且经过试制,中国原料也适合自动化生产。
随后,1983年,佛山陶瓷公司引进了意大利唯高公司的年产30万平方米彩釉砖自动生产线,建成了石湾利华装饰砖厂。开创了我国采用自动化设备生产建筑陶瓷的先河。
“一石激起千层浪”。打那以后的30多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仿效,建起了几千家建筑陶瓷厂。陶瓷机械设备制造业也蓬蓬勃勃发展起来,慢慢地摆脱了对进口国外设备的依赖。
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国。
中国建筑陶瓷业的崛起,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建筑陶瓷生产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而且直接促成了意大利等建筑陶瓷生产强国的萎缩,动摇了他们的“霸主”地位。
据《24小时太阳报》6月6日报道:目前意大利共有273家陶瓷制品企业,雇用员工3.7万人,该产业年营业额66.6亿欧元,其中75%出口,瓷砖类产品营业额达到47亿欧元,占总营业额收入的70%。2012年意大利陶瓷制品产业前景不容乐观,意大利国内市场目前萎缩15%,欧盟市场同样低迷。
作为陶瓷生产大国,建筑陶瓷砖类产品及卫生洁具产品生产,在数量上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但在创新及工业设计层面,与外国仍有差距。
对意大利陶瓷市场的萎缩,以及其陶瓷企业开始关停裁员,我们没有必要“幸灾乐祸”。虽然我们在很多领域曾经受过意大利同行“奚落”。
俗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世界轮流转”。还真有点朴素的哲理。
“不进则退”不仅适用于行业,也适用于企业。当我们的企业高歌猛进时,稍稍冷静思考一下,前路该怎么走?步伐会更加稳健。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