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钢贸量价齐跌 钢贸商谋划向中西部转移
控制着长三角最大的60多家钢市、70%批发份额和80%零售份额的福建周宁钢贸商正在行业整体回落潮中比拼“剩者为王”。然而,一个容易被外界忽略的细节是,即使在长三角地区,各地钢贸商的生存状况已现差异,而出了长三角,事实上,周宁钢贸商已经开始向中西部进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从周宁上海商会获得的一份“周宁各地钢贸调查”显示,在上海,钢贸商仍保持“观望”和“坚持求存”的态度;在银行收贷的“重灾区”江苏,钢贸商秉持“生存就是一切”的求生精神;在浙江,一场悄无声息的钢贸价格战正在打响;最值得关注的是,不少钢贸商已经迈开了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
就行业本身而言,钢贸商眼下最大的困境是钢价下跌,贸易差价缩水。据悉,两年前,一吨钢材贸易差价为300~500元,如今只剩30~50元。根据现货市场报价,一吨螺纹钢价格已跌至4400元,坊间由此流传开“一斤钢材不如一棵白菜贵”。
在差价萎缩之下,调查显示,上海的一些钢贸商选择“自我减少上游订单”。上海某周姓钢贸商表示,去年做现货已经没钱赚,因此今年在钢厂那边减少进货,“亏本生意肯定不做”。但他并不打算转行:“和上游关系还是要维持好,一旦情况好转,我肯定大举杀入,中国城市化进程还有20年,这个行业还可以做。”
一样面对差价缩水,浙江的周宁钢贸商却看到了生机。调查称,浙商与闽商在浙江一地钢贸市场存在竞争,闽商正在以低利润形式维持贸易。当地某年销量上十亿的一名钢贸商称,一吨货的利润低于50元,就能挤出行业内一些竞争者。
在长三角钢贸的量价齐跌的大格局下,记者从业内发现,已有一批钢贸商开始赴中西部调研,越来越多的钢贸商有西迁的盘算,联合交易所亦在重庆、广西设立。吸引钢贸商的是中西部建设的用钢需求,当地银行的相对较宽的信贷支持以及价格比较优势。
本报获取的一份报价数据显示,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海高线价格约4050元/吨,二级公称直径12mm的螺纹钢4350元;但在新疆,高线报价高于4300元,同种类螺纹钢高于4500元。
不过,业内某钢铁网分析师却泼了冷水。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西部钢材本就因运输不便利与东部存在地域差价,钢贸商西迁前必须先核算运输和市场开拓成本。其次,随着已有一批内地经销商转战中西部,当地钢材资源紧张现象已经出现缓解。“逃去西部不见得能逃离产能过剩。”他说。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