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危机
归根到底,还是体制的问题。“坏的制度能把人变成鬼;而好的制度则能让鬼变成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一语中的。
这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铁矿石,用“壮观”两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只见它们整齐地堆放在青岛港码头,静静地等待着被运往全国各地。
如此日复一日,青岛港风平浪静,未发生变化。
但这持久的平静突然被打破了。近日,有不少媒体报道:千万吨铁矿石滞留青岛港,大型矿砂船船主因为持续亏损而拆船;钢铁厂不再大炼钢铁,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中国钢铁业的产能过剩局面很严重,中国经济已经遇到麻烦。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
据记者了解,中国每年铁矿石进口量达7亿多吨,青岛港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之一,占据中国总进口量约1/7。而作为炼钢的重要原材料,自今年初至今,铁矿石的价格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再难返180-190美元/吨的高价矿时代,供明显大于求。由此证明了一个事实:钢铁产能确实过剩。
在这事实的背后,还存在一个重要的背景:2011年以来,全国房地产继续实行严厉的调控政策,商品房更是重点调控对象。商品房投资增速面临继续下滑的风险,导致全年商品房钢材消费继续低迷,或出现负增长。
有数据显示,虽然2011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出现了短暂上涨,但是从三季度起市场需求开始走低,钢材价格率先下跌,之后延续弱势至今。根据中钢协数据统计,今年5月下旬中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5.96万吨,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落;6月产量预计在195万吨附近,将进一步下降。记者探访青岛港
这是青岛前湾港铁矿石运输车的入口道卡。
按照路人的指引,记者来到了青岛前湾港内的堆场,只见铁矿石堆成小山丘般,场面蔚为壮观。与之前的想象不同的是,铁矿石的“个头”并不大,如同指甲般大小,呈铁锈红色。记者在实地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大约有十几辆卡车陆续进入,大多数来自济南、日照和威海等附近,以散户居多。
“这一车可拉4吨铁矿石,我们挣点辛苦钱。”在路旁,记者遇到一位来自济南的货车司机朱大勇,他正蹲在地上抽烟,打算好好休息一会。在闲聊中,朱大勇告诉记者,他们的老板是在济南当地做小型钢铁生意的,顺便转卖一些铁矿石,但今年的生意很难做,很清淡。朱大勇指着不远处的物流公司说,那里有很多运输车队,建议记者可去了解实际运输情况。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