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地板品牌渠道下沉 本地中小企业如何应对
目前,地板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每个企业都在技术、质量、人才、宣传等方面下工夫,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与以往不同的是,众多原本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激烈竞争的一线地板品牌,随着全国一、二线城市地板市场的饱和,不约而同把三线城市作为他们的发展目标,而这些知名品牌的下沉和挤压之下看,很多三线城市的本地中小地板企业岌岌可危。那么,这些地板企业该如何应对大品牌来势汹汹的冲击?
三大原因限制 三线城市地板企业做大
三线城市中小地板企业的老板,要么由木匠改行发展而来,要么是一些无实力参与二线以上市场竞争的投资者。这些人所经营的企业规模不大,有的甚至是前店后厂的作坊。我们知道,起点低不是问题,许多国内大型地板企业就是由作坊店发展起来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三线城市中小地板企业裹足不前,难以做大做强呢?
首先是地理位置。这些中小地板企业大多分布在我国中西部不发达的地区,这与物流发达的沿海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全国各地的地板市场来说,中西部三线城市位置偏远,当地物流业未形成体系,运输时间慢、破损率高、服务差成为这些地区物流业的共同特点,这限制了企业向外发展,很少有外地的经销商来代理这些地方的品牌,这严重打击了这些企业向外发展的积极性。
其次是产业链断裂。众所周知,一个成熟的产业包括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它是从原料、设备、生产到区域代理,最后由经销商面对终端消费群体的这样一个链条。生产企业是处于这一链条的中间环节。在这些三线城市,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原料以及配件厂家往往处于缺失状态,而从一、二线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采购原材料,还不如直接挪窝,把厂建在产业链完善的地区。可见,产业链结构的残缺,也限制了内地三线城市中小地板企业的发展。
再者,家族式管理,理念落后。三线中小地板企业在管理上,基本采取家族式管理,通常老板是董事长,同时也是总经理,财务、采购,甚至下面的生产员工和业务员都是自家亲戚,这反映了企业老板理念上的先天不足。由于这些企业老板思想保守,加上本地市场容量有限,所以他们不想承担更多的风险,不愿拿出资金来扩大规模和投资设备,更不愿意在广告宣传上投入更多。在媒体宣传当道的时代,这些企业还在考虑要不要做广告宣传,甚至还根本没有打算去做广告宣传。在守旧思想的指导下,这些地板企业发展很难。
三线城市中小地板企业应对冲击两关键
三线城市中小地板企业如何应对外来大品牌的冲击,才能继续生存,甚至求得发展?
第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三线城市中小地板企业必须意识到,以往之所以日子还算滋润,是因为当地经济发展缓慢,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品牌意识都不是很强。然而,今非昔比,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内地三线城市近几年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消费者品牌意识大大增强,“个性化”“品位化”等时尚理念也随着“80后”的当家和“90后”的成长,逐步引领三线城市地板消费潮流,在这种背景下,内地三线城市中小地板企业销售量正在下滑。相反,全国知名地板品牌在一线市场趋于饱和,很难有更大的突破后,正往三线市场玩命“下沉”,在未来几年,这些品牌将成几何倍数在三线市场迅速增长。面对这一形势,本土中小地板企业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认识到外部危机后,也应认识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三线城市本土中小地板企业的劣势是实力不足,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些企业大多在本地已经发展数十年,有了一定的口碑和老客户,加上企业扎根在本地,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和维修,这是那些远道而来的品牌比不了的。要想应对外来大品牌的冲击,本土地板企业需扬长避短。
此外,三线城市中小地板企业应对外来大品牌冲击时,还需有正确的态度。一方面,“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肯定是不行的,这其实是鸵鸟策略。另一方面,“打不赢就跑”,让出三线市场,转向四级市场甚至乡镇市场发展也不可取。试想,县城和乡镇市场能有多大的空间可供发掘?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么?如果哪一天县城和乡镇市场做大了,强势品牌再度“下沉”时,自己又该往哪里逃?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