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亟待“从量到质”的飞跃
虽说陶瓷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建筑陶瓷在中国还属“后生”,历史远没有陶瓷那么久远。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陶瓷产业才开启了第一轮发展高潮。“中国式发展”向来让人侧目,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建筑陶瓷的产量已开始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更是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1914年吴佑卿在温州创办青山瓷窑,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建陶生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泰山砖瓦、德胜窑业、西山窑业等企业相继成立。其中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亨聘请技师于1939年在温州市郊西山建成了西山瓷器厂,于1943年成功地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釉面砖,从而揭开了中国建陶工业的序幕。进入到50年代,全国建陶行业的发展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瓷砖等还依靠大量进口。由于设备及技术工艺上的落后,所以发展至1980年,全国建陶产量也仅为1261万平方米。从80年代开始,墙地砖开始成为建陶产品的主流,马赛克、釉面砖、耐磨砖是当时的主打产品。
1983年,佛山石湾利华装饰砖厂率先引进意大利唯高公司的墙地砖自动生产线,标志着中国建陶业驶进了超常规的高速发展轨道,进入了现代化进程,中国建陶业第一轮发展高潮由此掀起。1989年至1990年,中国瓷砖的产品线由白瓷片、彩釉砖扩大到耐磨砖、抛光砖及彩釉马赛克等品类,从而使瓷砖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1992年后邓小平南巡讲话;10月,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政策松绑极大地解放了建陶业的生产力,92至93年间,乡镇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迅速提高了中国建陶业的生产能力。1993年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从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陶生产大国。
从1983到1993年这10余年时间里,建陶企业的百花齐放成全了中国建陶业在世界舞台上的璀璨。
在接下来的近20年,中国建陶业持续飞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水平,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建筑卫生陶瓷产生产量最多的国家新的世界纪录。在92至93年是中国建陶企业诞生的高峰期,杭州协和陶瓷有限公司于1992年也搭上了这班“顺风车”,这即是诺贝尔集团的前身。时隔两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一期工程总投资1200万美元,年产能250万平方米,以耐磨地砖为主打产品,为诺贝尔多元化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1998年至1999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许多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使企业活力进一步得到增强,从此中国建陶的生产更加突飞猛进。在全国建陶业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进入2000年初,诺贝尔也加大加速了发展的步伐,目前其在全国拥有4个生产基地,占地2500余亩,厂房面积60万平方米,员工1.2万余人,年生产规模约4800万平方米。
有资料显示,中国建陶发展的近20年,1995—2000年我国瓷砖产量基本在15—18亿平方米之间徘徊。但从2001年开始,产量一路飙升、高歌猛进:2001年超过21亿平方米,2003年达到32.5亿平方米,2005年达到41亿平方米,2007年超过50亿平方米,2009年达到66亿平方米,2010年更是接近80亿平方米。
当之无愧的建陶大国,但,却非强国。
中国建陶业起步完,虽然近年来产能上已遥遥领先与欧美,但产品设计开发水平还处于落后阶段。中国瓷砖生产是从引进国外生产设备、生产线肇始,十几年来虽然生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产品开发设计方面不够重视,全国几千家瓷砖生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以模仿跟风为主,真正具有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有完备的产品研发中心的企业就更少之又少。在1996年之前,建陶瓷砖的生产是谈不上过多的设计的。因为早期的瓷砖产品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很少有企业去注重产品研发设计方面的东西。有些瓷砖虽然在表面印上一些朴素的花纹,也只是为了增强产品的美感,避免产品的过于单调而已,就更别提通过产品研发,挖掘卖点确定产品品牌的与众不同。
近20年来,中国建陶业飞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量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特别是最近10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该行业已经出现了广东、山东、华中、福建、四川等几大陶瓷产区,以上海、江浙一带为代表的华东台资或合资企业,在有釉制品特别是釉面砖方面占有优势,在企业管理方面独树一帜。华东生产的建陶产品走高档路线,价位很高,可以这样说,华东的陶瓷企业在提升档次、树立品牌、维护价格等方面,走在我国建陶的前列。
根据《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十二五”发展建议》提出,我国建筑陶瓷总产量2015年将要达到110亿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将近50%。如果仍然按目前13.7亿的人口计算,到2015年我国人均陶瓷砖年拥有量将达到7.08平方米。笔者认为虽然建陶业在欧美已属“夕阳产业”,但在中国仍是“朝阳产业”,还会有很大的发展,随着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行业整体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