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居五金  五金灯饰

老茶园焕发新生机

  梵净山下的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缠溪镇湄坨茶园,在蓝天映衬下格外翠绿。秋茶采摘时节,伴着缕缕茶香,采茶工人在茶园忙碌着。

  “茶园里忙,加工厂忙,茶叶卖得好,一年四季忙。”缠溪镇银辉茶叶加工厂工人柳琴满说。她的丈夫田波也是厂里的工人,夫妻两人的月工资收入大约6000元。

  2600多亩的湄坨茶园,其根底是缠溪镇湄坨村上世纪80年代村民种下的茶树。尽管当地有多年的种茶历史,但湄坨茶真正走俏是近几年的事。

  湄坨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志介绍,过去由于单家独户的发展模式,在技术、管理、经营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近年来,通过成立合作社、加工厂的方式,村集体企业开始有效运转起来,老茶园焕发了新的生机。

  “以前都是单打独斗,有的茶园里,杂草和茶树一样高,有些甚至没人管,后来湄坨茶只得一个名分,实际上茶农没搞头。”在茶园里除草、松土的湄坨村村民李国军说。他记得,在自己十多岁的时候,村里的人就种茶卖茶,但始终没有“办出名堂”。

  自从抱团发展走上现代经营管理的路子后,湄坨茶园越做越强。贫困户李国军现在每个月有20天时间在茶园上班,平均一天收入120元。另外,他家的茶园2017年已经全部流转,每年还有流转费。春夏秋三季采茶,他的妻子都有活儿干。

  从附近的楠星村来茶园务工的土家族村民何佰荣,过去家里耕地少,茶园面积也不大,零星种茶几乎没有多少收益。他外出到广东打工,后来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还是决定回到老家。

  “现在真正是把茶叶做成了产业,一年四季我们都有事情做。”何佰荣说,他的妻子吴成碧在茶叶加工厂上班,平时可以照管孩子。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7月到现在,他们两个人的收入已经到了两万元。

  “茶园以外做零工的收入,你还没算进来。”在茶园里,村支书李文志和何佰荣交谈甚欢。李文志介绍,现在管理越来越精细化,茶叶一年可以采三季,冬天管护也需要劳动力。除草、松土、上肥、修枝、采摘,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茶园里平均每天不少于10人。

  好山好水出好茶。1140米的海拔,让湄坨生产的“梵净山翠峰茶”,连续五届获得“中茶杯”名优茶一等奖。2018年,“梵净山翠峰茶”荣获第二届中国茶博会金奖。湄坨生产的茶叶,有的已经远销海外。

  作为当地主打的扶贫产业,质量和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李文志说,当前的发展理念就是主打“干净茶”。等到条件成熟,将借助大数据建立茶叶质量追溯系统,让茶叶生长可视化、加工可视化,让市场放心、茶客安心。

  缠溪镇党委书记周刚介绍,以湄坨茶园为核心,如今已辐射带动了周边11个村发展茶叶,间接覆盖农户3000多户。今后,打算从茶叶的品牌建设上下功夫,让“梵净山翠峰茶”在茶叶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