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平原:历破茧之痛 为成蝶之梦
黄河支流渭河、汾河、洛河三水冲击下的汾渭平原,不仅孕育了中国农耕文明,也因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奠定了如今重工业蓬勃发展的基础。
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重工业集聚区同时也是中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急需用未来几年时间,完成一系列蜕变,让蓝天变得更多起来。
“后进生”的治本之策
一组数据道出了不容乐观的形势。
汾渭平原是仅次于京津冀、我国PM2.5浓度第二高,同时又是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
相比2013年即被“大气十条”列为重点区域的京津冀,以及经济较发达、产业绿色化程度较高的长三角,汾渭平原无疑是一名“后进生”,起步更晚,底子更差,压力更是不小。
“汾渭平原”作为整体概念,首次被纳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始于2018年2月举办的2018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时隔不久,《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将包括山西省吕梁、晋中、临汾、运城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在内的11个地区一同纳入“汾渭平原”范畴,首次升级为与京津冀、长三角并列的治霾“主战场”。
与京津冀等地区污染成因更加综合复杂不同,汾渭平原的污染更大程度上归因于“煤”,以及围绕煤的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
正如在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协作小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所指出的“症结”所在:汾渭平原人口密度大,重化产业聚集,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运输结构偏公路的问题尤为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难下,再加上地形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煤,真的让汾渭平原既爱又恨。晋、陕、豫三地均为用煤大省,汾渭平原对煤炭的依赖占一次能源消费近九成。从产业结构看,火电、焦化、煤化工等耗煤企业众多,造成汾渭平原产业结构偏重。同时,以煤为主的格局也导致了交通结构的失衡。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曾指出,焦化、钢铁等行业均离不开大宗原料及产品运输,但因铁路运力远未达需求,域内80%以上的运输仍依赖公路。
汾渭平原的治本之策在于能源结构及其带来的产业、交通结构调整。王金南表示,治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从根本上解决采暖季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加大焦化、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控焦化、钢铁、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加快改变煤炭运输过度依赖公路的现状,提高货物铁路运输比例。
精准施策,治理更有底气
确诊了病因,“治”的序幕也随即拉开。
2018年10月,《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方案》制定了两个目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4%,并且明确了相关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时间节点,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联防联控和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同时发力。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能否精准施策成为打好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履新山西省临汾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原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董一兵一语道出关键,要通过科学研判,以精准举措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的治理精准化、效益最大化。
前人栽树好乘凉。在京津冀战场发挥重要作用的“一市一策”延用到了汾渭平原。包括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环科院在内的20余家科研力量如奇兵出击,为汾渭平原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援,成效也开始显现。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沈炳岗表示,关中“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组在科学研究上瞄准了各地的实际问题,为关中地区的空气污染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初步达到了科技治霾的目的。
2018年11月10日~11日,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出现了一个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过程。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组在王益区环保等部门的配合下,深入厂矿企业、主要路段、建筑工地等一线,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排放源类型、空间分布、地理地貌等重要因素进行数据解析,并提前给出管控建议。
根据专家团队建议,王益区及时采取措施,加大抑尘、禁燃、治污力度,对辖区的工业企业、主要道路、建筑工地、移动源等都分别制定了具体减排措施。同时加强网格员日常巡查,及时制止燃烧烟煤、秸秆及扬尘等现象。在多种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王益区此次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并未持续较长时间。
铜川市王益区区长王蒙表示:“过去,我们为了争取优良天,下了很大力气,也想了办法,可是年终考核,离目标仍有差距,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反思是不是‘路数’上有欠缺。这一次污染过程,经过专家团队的跟踪分析,我们知道症结在哪儿,有了‘药方’,治理就有了底气和信心。”
久久为功,科技力量助力治霾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成为“主战场”这一年,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的决心和努力有目共睹,但灰蒙蒙的天空也常常提醒,雾霾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做好啃硬骨头的长期准备,治理攻坚仍在征途。
从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的重点区域2018年~2019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来看,结果并不理想。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除吕梁、西安和运城等3个城市完成《攻坚方案》中的PM2.5浓度改善目标外,其余目标均未达成。
这是一个与污染痼疾比拼腕力的赛场,而科技的加持无疑给这场角逐的最终胜利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生态环境部启动的“千里眼计划”正是科技力量的最佳体现。继京津冀及周边实施后,2018年10月,生态环境部将“千里眼计划”实施范围扩大至汾渭平原,像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全面排查汾渭平原1343个热点网格内的涉气污染源,让违法排污无所遁形。
截至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共向汾渭平原11城市推送8批次共261个预警网格,各城市全面排查3904处涉气污染源,共发现各类环境问题644个,其中工业企业相关问题以未安装治污设施、粉尘无组织排放、VOCs无组织排放为主。
“通过第一时间发现PM2.5等污染物质变化异常时段、定位异常区域,达到追溯污染源、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监管效能,有效解决环境执法人员数量少、监管区域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等困难。”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相关人士表示。
为全面深入开展汾渭平原热点网格监管工作,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从1343个热点网格中又选取200个排放贡献较高的网格作为精细化监管网格,通过在网格内布设地面监测微站,实现对每个精细化监管网格内36个500米×500米范围的小网格实时监测,将“千米级”监管细化至“百米级”。通过不断深入实施“千里眼计划”,有效提高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监管水平。(记者徐卫星)
(肖颖 高娥皇对本文亦有贡献)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