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居五金  家具橱柜

中国红木产业的“危”与“机”

“红木市场历来就是真真假假,不懂行的很容易陷在里面。”在北京从事了十几年红木生意的某公司负责人在谈起红木家具时也是一脸的无奈。红木市场水到底有多深,即使像他这样的业内人士也坦言越来越搞不懂了。

业内人士对红木家具市场的“陌生”并非个案,红木家具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数见不鲜,红木家具市场的混乱让不少消费者对红木家具产生质疑。红木家具作为红木产业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红木产业面临的危机。

3月12日,《中国红木消费指南》首发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消费者选购红木产业从此将有《指南》可循,这对帮助消费者甄别红木产业、规范红木消费市场具有重大的科学指导意义。同时为了缓解红木资源压力,我国还积极培育红木产业用材树种资源,这些都为红木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那么在“危”与“机”的交织下,如何利用机遇,破解危机,让红木产业健康发展呢?

危机,不该让消费者“交学费”

红木产业在制作和选材上讲求精益求精,其加工制作过程中要求工匠“把木当作黄金想”,故红木产业大多是精品。红木产业不仅承担了实际使用价值,而且还是艺术品、收藏品,有重要的增值保值功能,红木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成功人士的身份、地位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成为市场上的“宠儿”。

红木产业市场鱼目混珠等现象严重,不少消费者交足了“学费”,却仍然避免不了上当受骗,红木产业市场乱象频生,导致消费者对红木产业缺乏信心。看似繁荣的红木产业市场,实则危机四伏。

红木产业的质量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红木产业结构变形、板面开裂、榫头松动等质量问题屡见不鲜。一些企业自身技术和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合格产品一经售出,便完事大吉,企业诚信体系缺失。更有甚者,部分红木产业企业还采取游击队式的销售模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连人都找不到,更谈不上维权了。这些问题严重地败坏了红木产业的声誉,也成为产业发展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除了质量不过硬,红木产业缺乏新意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红木产业是高端消费品,而非“大路货”。然而,不少红木产业企业却忽视最重要的创新环节,而一味地照搬照抄别人的设计,缺乏红木产业自己的灵魂。红木产业行业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千篇一律的红木产业市场,创新的少、跟风仿制的多,红木产业的声誉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消费者购买红木产业时之所以总是“交学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红木产业识别不清。目前,市场上针对红木的识别技术还有待完善,很多红木识别,仅仅依赖某些专家的名气及个人经验,业内一些专家坦言,“就是再牛的行家,10次中也会有一两次看走眼的时候”。很多消费者之所以不敢涉足这一领域,就是无法判别到底买的是不是真货。

机遇,培育资源逆转下行压力

尽管红木产业乱象丛生,然而也不乏一些新的机遇。我国红木产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资源日渐枯竭的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红木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改变我国红木产业的原料供应主要依赖于海外的局面,建立红木原料生产基地,培育红木资源,逆转下行压力,中国红木产业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前景。

在红木产业行业内,普遍形成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能够掌控原料的企业是最有发展后劲的企业。的确,红木资源宝贵,需要对红木产业用材树种进行人工栽培,而加工企业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就等同于为企业买了份双保险。红木产业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不同于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培育,也不同于果用林、工业原料林及观赏树木的培育。红木产业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取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工业用材。因此,企业需要针对红木产业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的采种、育苗、整地、栽植等各个环节,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有所遵循。

为了缓解红木产业用材树种资源培育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压力,加工企业可以在土壤和水热条件比较好地区实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红木产业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应妥善处理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问题,企业可以利用林下空间资源,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产业,进行林地复合经营,使红木产业用材树种在漫长的生长期内获取最佳的效益。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