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龙窑成功复烧 景德镇陶瓷产业再现繁荣胜景
滚滚流淌的昌江水养育了一代代瓷都儿女,千年不息的窑火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文明。陶瓷是火的艺术,火是生命的象征。2012年10月19日的瓷都景德镇,宋代龙窑窑火再度燃起。而与之同时点燃的还有明代葫芦窑和元代馒头窑。此次宋、元、明三朝典型古瓷窑窑火同时点燃可谓一次穿越千年时空的对话……
历代瓷窑集中再现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古窑民俗博览区作为我市唯一集中再现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景区,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高的美誉度。特别是近三年来,古窑民俗博览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更是引人瞩目。记得在2009年,古窑民俗博览区恢复了传统制瓷的手工生产作业线,修复了清代镇窑,恢复了它的原貌。同时,在镇窑停止生产10多年后,又让它重新燃起了熊熊窑火。2010年,古窑民俗博览区又成功重建复烧了明代葫芦窑。2011年重建的元代馒头窑又在古窑民俗博览区矗立起来,复烧的窑火映红了瓷都的夜空。而今年,按照系列复烧历代瓷窑的计划,古窑民俗博览区在2012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召开期间,浓墨重彩地重建复烧景德镇宋代龙窑,再现宋代瓷都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繁荣胜景。
对于再现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来说,历代瓷窑的复烧意义重大,它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通过恢复传统制瓷成型生产和烧炼生产的形式,使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在生产线上得到动态保护,使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
此次重建复烧的龙窑依山坡而建。龙窑为我国传统陶瓷窑炉之一,因形状似龙而得名。
龙窑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其余燃烧室均在窑床的通道内,投柴口设在两侧窑墙上的拱脚处,对称排列。一般以茅草、树枝等为燃料。其优点是造价低、装烧量大,并可充分利用余热。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火焰抽力大,并可形成烧造青瓷、影青瓷的还原气氛。龙窑为景德镇宋代瓷业的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景德镇湖田、瑶里、丽阳等多处发现有宋代龙窑遗址。
龙窑复烧难度史无前例
“窑头的角度只有20度,这个角度够不够?这个地方无论过小或过大都是对燃烧不利的。过小,就密度不够;过大,就速度不够。”2012年4月7日下午,景德镇宋代龙窑窑炉重建方案研讨会正在伊龙大酒店举行。在会上,对于在重建方案中可能出现的一个个细节问题,宋代龙窑复烧专家顾问团的专家们都在仔细讨论着。
其实,早在2011年年底,专家们就赴瑶里、丽阳和浙江龙泉等地的宋代龙窑遗址进行了现场考察,通过考察取得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而据文史记载,龙窑的长度大致在20至50米,而烧陶器的龙窑长度可以达到80米至100米,宽度大致在1.5米至2.5米,高度在1.6米至2米。龙窑分窑头、窑室和窑尾三个部分,窑头因为火焰集中,空间比较小,窑室的空间最大,窑尾空间介于窑头和窑室之间。
由于龙窑的结构复杂,其复活难度要大于之前复活的葫芦窑和馒头窑,窑炉专家和挛窑师傅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成功实现了宋代龙窑今年瓷博会期间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内成功复活。
经过分析,宋代龙窑重建复烧专家组决定将此次复活的宋代龙窑尺寸定为:斜长31米。
窑头处倾斜度为20度,窑房处为15度,窑尾处为11度,平均坡度14.3度。火膛内宽1米,高度1.米,中部最宽处为2米,窑尾宽1.5米。此次复活的龙窑有窑门2个,烟囱下方呈椭圆形,高5米。窑炉容积大约为100立方米,投柴口在窑每侧有17个,间距1米。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