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装材料

中外诗人“组团”深入成都采风:看熊猫被萌到 在金沙受震撼

中外诗人在金沙遗址合影。

诗人们走进宽窄巷子。

  作为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5日,中外诗人们集体组团,深入成都采风。9月5日一大早,虽然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丝毫没有降低诗人们的兴致。采风第一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憨态可掬,悠然自得的状态,带给诗人启发。成都大熊猫基地树木苍翠,早秋舒适的天气,则让诗人们更深刻体会到成都的诗意。

  大熊猫闻名于世,但很多外国诗人只在荧幕上见到过。比利时诗人杰曼·卓根布鲁特,一次性见到这么多“萌萌哒”的大熊猫,觉得很惊喜。俄罗斯诗人瓦季姆·捷廖欣说,自己在莫斯科的家里有两个大熊猫玩具,特别呆萌可爱。这次看到真的大熊猫,大饱眼福,“半天的时间太匆忙还没有看够,有机会我自己会再去看一次。”日本诗人夜村喜和夫则分享他看到树上有大熊猫的心情说,“在树上看到猴子啊等动物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忽然在一棵树上枝叶的背后看到一只圆滚滚的大熊猫,还是一种奇妙的经验。”

  如果说大熊猫是萌萌哒的存在,让人感受到四川成都的自然之美,那么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就让诗人们感受到古蜀王国穿越时间的历史魅力。亚历克斯·保思德来自遥远的古巴,第一次到成都的他,来到金沙遗址,耐心听讲解,在一些重要的发掘遗址点前,还请志愿者为自己与之合影留念。韩国诗人都钟焕和郭孝桓,看着挖掘遗址现场,不时陷入深思。他们不光聆听耳机里导游讲解的声音,还与自己身边的志愿者翻译,进行更深入更细微的交流。在参观完金沙遗址之后,日本诗人夜村喜和夫,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感慨:“我觉得自己被深深震撼了。几千年前,这里已经有这样的文明程度。看到远古场景的一些生动还原,我不禁想起这里曾经生活着远古的人们。虽然此前我也参观过不少文化遗址,但这次依然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并觉得收获很大。我想,今后我也会通过我的文学作品,将我所感受到的远古气息,传达给更多的人。”

  专访鲁奖诗人陈先发:

  日常的焦虑、矛盾、困境 恰恰是诗歌的最重要来源

  参加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中外诗人阵容,不光外国诗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阵容强大,参会的国内诗人群也都是实力派。比如安徽桐城籍诗人陈先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熟悉文学史的读者都知道,桐城诞生过文学史上著名的“桐城派”,文脉深长,滋养出众多优秀文人墨客。陈先发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新华社安徽分社总编辑。作为诗人的他,作品风格雅正古着,在现代感性中融和进格物致知的古典眼光,诗性光芒之下,沉淀着深厚的思辨之力。2018年,陈先发因作品《九章》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9月4日,前来成都参加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陈先发,赶到组委会报到后就去逛了送仙桥古玩市场。作为一名深具学者气质的诗人,陈先发不光是一位诗歌高手,还对器物美学欣赏很在行,尤其对宋元时期的瓷器感兴趣。每到一座城市,他的习惯是先去逛当地的旧书或古玩市场、博物馆等。按照此前约定,封面新闻记者与陈先发先生,进行了一番深度的交流采访。

  喜欢成都的微妙气质

  适合艺术家和写作者

  封面新闻:诗的萌发,往往与旅行到的环境地理有关。这次到成都,您重点对哪些风物感兴趣,并大概预计可能会写诗?

  陈先发:外界的景象、风物、人情都是诗的灵感来源。这些灵感来源有时候可能很细微,不一定都是人人皆知的名胜古迹。有时候哪怕在外面看到一棵树,也可能会被打动,而写一首诗。我特别喜欢成都。成都这座城市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只要身临其境,就会感到很舒适,身心很放松。这是一种很适合艺术家和写作者的状态,是能够催生灵感迸发的状态。

  封面新闻:古往今来,诗歌一直是成都的一张名片。您对成都的诗歌气质,有怎样的认知或感受?

  陈先发: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生命力最活跃的元素,对语言的演变和生活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的影响也最为深刻。在中国大地上无处没有诗歌留存的烙印,但我仍觉得,很少有哪一座城市像成都这样,与诗歌在城市气质上、在文化上契合如此之深。成都是一座与诗歌结缘最多也最深的城市。

  封面新闻:在您看来,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有哪些?

  陈先发:第一,在文学史乃至文明史有标志性的大诗人,譬如李白、杜甫等人,在大量传世名作中都有令人难忘的成都印记,许多诗人跌宕起伏的命运也与这块地域捆在一起,有太多诗的踪迹可寻。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实践中,四川的、成都的诗人群体,是探索和创造精神最强、最具先锋意识的力量之一,是中国新诗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群。中国当代诗歌有现在这样审美多元化的格局,与成都诗人群体的智慧和作为是分不开的。第三,成都有优势的诗歌传播平台,比如《星星》诗刊,还有这几年异军突起的《草堂》诗刊。《草堂》的审美品位很高,团结了一大批有个性、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诗人。这些平台有益于把各地诗人的探索交流活动吸引到成都来。

  封面新闻:对于成都国际诗歌周,您有怎样的评价?

  陈先发:今年成都国际诗歌周就是第三届了,它的能量与号召力正在释放,正在形成自身的文化特性,相信它也会越做越好。从现象上观察,许多国家和地区、许多语种有代表性的诗人,正在越来越集中地向成都汇聚,一方面也是说明成都的文化吸引力越来越强,另外一方面,当代中国诗人的诗歌力作以及他们的观点,也可以通过成都国际诗歌周这个平台向外辐射,达到一种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地域的全方位、多维度的沟通,是非常有意义的。

  诗歌不仅跟风花雪月有关

  更来源于人的复杂心理环境

  封面新闻:您当下的诗歌写作是怎样的状态?

  陈先发:《九章》是我个人写作实践的一个体例。每九首诗为一个整体。我把它形容为一棵大树上的九个枝丫,同根而活,但各自摇曳,指向不同的方向,体现出不同的审美姿态,又有着共性的东西。另外,我有一个多年养成的习惯。我每天晚上散步,把当天内心的一些“游思”碎片式的记忆,随手记下。涉及到语言学的、社会的、艺术的、人生的等各种各样碎片式的感悟和品味。这么多年积累的文字体量,已经有几百万字,2014年汇集成册《黑池坝笔记》,今年要出版《黑池坝笔记》第二卷。我很喜欢这种方式,因为人散步的时候会比较放松,思维的触觉非常广泛。

  封面新闻:这些“游思”碎片手记,往往是您写一首诗的灵感开端吧?

  陈先发:是的。一首诗的生成和生长方式和别的文体不一样,小说可能有某种延续性。而诗歌的爆发点往往是一些很小的东西,可能是一刹那的认知、感受。所以我觉得,人应该时刻处在一种保持敏锐感受力的状态,时刻处在一种思考的状态。这种东西是不可控的,但又是诗歌重要的来源。

  封面新闻: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日常工作一定是非常繁忙的。如何才能在诗意和繁忙的工作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呢?

  陈先发:一般读者可能有一个误会,觉得诗一定产生于风花雪月、浪漫之中。其实不是的。万物皆有诗性。平常事物中的诗性恰恰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焦虑、各种矛盾、各种心理上的困境,恰恰是诗最重要的来源。我以前做过调查记者,做过很多深度选题,对比如粮食问题、淮河治理问题、乡村建设问题,都有比较深的了解,我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可能有时会有焦灼、喜悦和失落,这些情绪和心理环境都是诗歌的来源。诗歌不仅仅跟风花雪月和情感抒发有关系,它更深的来源是我们面临的更复杂的心理环境。诗歌与所有的生命活动相关。

  浅阅读盛行的时代

  要养成精读细读、读思并进的习惯

  封面新闻:作为诗人,您喜欢读哪些诗人的作品?

  陈先发:我喜欢的诗人非常多。被我喜欢的诗人,一方面,他要在思想上有新的发现,在艺术个性上有自己独到贡献,能够与我进行深层次对话。这其中既包括古代的诗人,像杜甫、李商隐等。当代的诗人中,则有很多是我的朋友,包括很多四川诗人。

  封面新闻:您一般最能被什么样的诗所吸引?

  陈先发:我喜欢在审美上有独到发现力和建设能力的诗人。我曾经给“写作”下过一个定义:写作就是区分。就是说,写作就是一种,把你和无限的他人区分开来的一种方式、思想和形式。强大的诗人有着强大的区分能力,他在人群当中能够一眼被发现。而不在于他写的是口语体或者是学院体。所谓的口语体和学院体的划分,本身其实并不严谨。

  封面新闻:作为资深媒体人和诗人,您的阅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平常会更喜欢阅读什么样的书籍呢?

  陈先发:我觉得阅读的关键是,能够在一些维度上进行深度阅读。当下的时代,浅阅读过于盛行,人们容易不专注。事实上,深阅读对一个人的思考和写作是很重要的。要养成精读和细读,读思并进的习惯,同时要有批判性的阅读眼光。我的阅读是有选择,有方向的。首先,我偏爱读哲学方面和西方语言学领域的著作。另外一个阅读的方向是,世界范围内的经典作家。在这当中,有一些是我特别偏爱的,比如说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我会精读,就是一遍一遍地去读。这些作家往往是一个多面体。每一次阅读可能就是找到他的一个面,都会有新的感受。第三个方面,跟我的个人爱好有关,我喜欢读一些专业强的书籍,比如有关宋代和元代陶瓷类典籍。

  安徽诗人吴少东:

  被诗意之城打动一定会为成都写诗

  诗人小档案

  吴少东,安徽合肥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2015年“中国实 力 诗 人奖”、中国2018年度十佳诗人奖、《现代青年》杂志社“2018年度最佳诗人”、新世纪中国十大先锋诗人奖等多项诗歌奖,有多首诗译成英、法、韩等国文字交流或谱曲传唱。早期诗歌结集于《灿烂的孤独》,出版有地理随笔《最美的江湖》、诗集《立夏书》《万物的动静》等。

  左思在《三都赋》里面说:“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这句诗词让安徽诗人吴少东印象深刻。虽然此前他来成都已经有五六次了,但这次作为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参会诗人来到成都,依然有崭新的感觉。“每次都能给我新的灵感和冲动。一到成都我会想起很多历史名人,比如诸葛亮、李白、杜甫、李商隐、苏东坡等。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给成都埋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9月5日上午,参加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中外诗人们前往成都熊猫基地参观采风。中午,封面新闻记者与采风归来的吴少东进行了交流采访。

  成都,几乎每个拐角都能发现诗意

  封面新闻:初秋之际,来成都参加国际诗歌周,感受如何?

  吴少东:今天早上我推开窗一看,秋雨已经停了。眼前绿色浓郁、繁花点点。我自然而然就想到杜甫的一首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杜甫为成都写的诗,而成都的现实也正是杜甫诗中的描述。诗意和现实是非常贴合的。走在成都的街头,几乎每一个拐角你都能发现诗意。成都有杜甫草堂、《星星》诗刊、《草堂》诗刊,还有一大批在全国非常著名的诗人,与成都这个诗意之城是非常相称的。成都的杜甫草堂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意象和独特的符号。

  封面新闻:本届诗歌周邀请了很多中外著名诗人前来参与,是一个中外诗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良好平台。您如何看待这种交流互动的良性意义?

  吴少东: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非常注重与诗人的当面交流。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渴望与作者当面的交流对话,这样的交流是在纸上无法比拟的。

  封面新闻:今天上午你们去了熊猫基地参观熊猫,您有哪些感受?

  吴少东:深有感触,熊猫出现在四川不是偶然的。我今天是第一次看到熊猫,看到它们非常安逸地在树上睡觉,旁若无人地吃竹笋,感到非常可爱、憨态可掬。在当下紧张的生活当中,我可以负责任地向读者推荐,看一下熊猫,我们的心就会静下来,我们的脚步也能慢下来,我们的创作思绪会慢慢地飞扬。

  李白,把四川和安徽联系在一起

  封面新闻:作为一名安徽诗人,你认为在诗歌上安徽与成都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吴少东:李白曾经在四川成都写下了非常美丽的诗篇,他出川以后进入了安徽,并且在安徽写下了两百多首诗。我们通观中国的文学史和李白的创作史,他在四川、安徽写下的诗都是他个人的重要诗篇,也是中国文学史的名篇。李白和他的诗歌,就像长江一样,把四川和安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封面新闻:除了古代诗歌外,在当代诗歌领域内的联系是怎样的?

  吴少东:在当代诗坛,安徽和四川都是中国的诗歌大省和强省。近几年,两个省的诗歌交往也非常密切,今后我也希望成都合肥能够来个“双城记”,促使四川安徽两省之间的互动更加深入,为中国的诗歌发展提供平台和推力。

  封面新闻:这次来到成都,您预感自己会写关于成都的诗吗?

  吴少东:我想到李商隐的一句诗: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这句诗写出了我的感受。我一定会为成都写诗的,尽管无法预测灵感会具体在哪一个时刻降临。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张谌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