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晋城历史沿革?晋城盛世家博
《县志.沿革》,太平真君九年省建兴改置高都郡在今县治,非汉之高都也。”
纪观千年变迁,县及郡州又均可以齐、周之间为界,分为实与名两个演变阶段。实的演变主要是治所的确定与幅员的稳定,至齐基本完成。后虽有小的波动,但时日甚短,往往是名的演变的催化条件。“倏郡而州,倏州而县。”实际就主要指这一单元。尽管沿革繁多,但“北魏高都即齐周建州、随丹川、唐晋城,统在今治。(《县志.沿革》)”的主线仍然清晰确凿。
4、舜耕历山
19、北魏高都,始治今城。
1、蚩尤治铁
无所作为,英雄。前242年,信陵君悲愤辞世。秦再无所忌惮,大举攻伐六国,展开了战国时期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主题。前230年灭韩,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置高都县属上党郡,辖境当晋城、高平、陵川三县地。
对于晋城市而言,归属晋国之前沿属传说阶段。由此上溯,将视野放到整个泽州,才足读懂自己的前半部文明史(旧中国而不仅点及各县)。
21、周废“高都”,“建州”为县
西周中心西移,上党一带炎帝族后人早已破落,“盖以国小无纲纪礼法而民俗鄙陋颇同夷狄,然以火王犹知尚赤,故谓‘赤狄。”——不读这《羊头山新记》,真想不到上党地区的“赤狄”竟如此显赫的渊源!位于“四塞之国”,终于落伍太远,唯余“尚赤”这一炎帝族本色。味之涩如十九世纪的大清帝国。赤狄各支不相统属,晋城一支称“铎翟(通“狄”)。
仅仅过了16年,肃就改回“泽州”。并设泽潞军节度使驻潞州,曾增领过北、东、南三方数州。大历元年(766),代又赐号“照义军”。唐赖我上党屏拒“河朔三镇”,得以一个多世纪。晚唐会昌四年(844)依李德裕所奏,泽州改隶河阳节度(驻孟州),以割太行之险,共护两都。这一段特殊插曲可称之“太行山崩塌”,或早生千年当须头撞不周了。
13、信陵宠论,韩归高都
23、唐初州颠“晋城”脱颖
20、魏升“建州”,齐省“阳河”
李克用子李存勖灭梁号“唐”自然要来一番“”,同光元年(923)又复称晋城。志称天佑复置丹川,五代沿之,宋初省人晋城。——后唐拨乱而独漏过争夺甚烈的丹川,以梁晋世仇似不可能。
太原道
5、桀居“高都”
周穆天子游山玩水,最远曾至瑶池,与西王母是恋爱着的了。“瑶池阿母绮窗开......穆王何事不重来?’痴痴相望。——此番出行,线为由洛阳上晋城到太原再出塞折西,也就是说,我们的太洛公,那时已是一条大道了。据《府志》,穆王五十五年,“命驾入骏之乘,赤骥之驷,造父为御,南征翔行,迳绝翟道,升开太行。”过天井关,“井周有井伯,穆天子与井公博。”虽然胜负不得而知,但能够始则棋逢对手,终而人对缘份,这都是宫内“寡人”所难体味的,不虚此行。
文公二年(前635),“襄王避昭叔之难,晋文公纳王。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翟,以求东道。”此时高都一带尚为翟戎所据,所谓“东道”大略即今晋韩公。文公勤王不仅始振霸声,而且得襄王之赐,始启南阳(今沁阳一带)。是冬即取原国(济源西北),拓开了本土至南阳的通道。为求唇齿相依,河山共固,下一步必然要打高都获泽的主意。
移郡而名高都,说明当时高都县已先迁来。高都之兴,缘于地处盆地中心,但东西汉以来,其偏离交通要道的缺陷日益突出,同时亦嫌偏僻,管辖中南部多有不变,县治迁移在所难免。北魏兴于塞北,大同至洛阳的南北大道更形重要,移郡显然是在选择一个足以控扼中原的据点。北后1500余年郡州县治基本稳定于此,足见为深谋远虑之举,县郡移治这座里程稗的份量也在所不轻。
至原始社会末斯尧、舜、禹三代,虽文献不足,但大致可信。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晋城均属“帝都畿内”。《禹贡》划天下为九州,不过一种大略的地理区划而已。似今所谓“长河片”,实际上并没有一位什么“片长”来领导全域。
殷末名臣箕子放逐陵川,于棋子山发明围棋,迹近史实,决非随处“烂河”传说可比。大略放逐或隐居的心情浸透了黑白世界,这“手谈”倒是蛮适合隐士的。另一方面,围棋又布满了太多的陷井与蒙面大汉,不是曾处于漩涡中心的智者,但靠卧观的隐士决难凭空创出。箕子具备这两种身份,他的专利应当支持。
2、炎帝故国
雄才大略的唐明皇竟然隋炀同好,一时高兴就改州为郡。天宝元年(742)年泽州又成了高平郡。(同时改获泽为“阳城”)。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杨某改我泽州而送大隋,李某复起郡称而葬盛唐。看似笑谈其实却也有些道理:第一,从“州”取代“郡”的演变进程来看,废州复郡当属逆流而动;第二,从复用的郡名“长平”、“高平”来看,极易混淆,了地名的指位功能。误国,大可一叶知秋。——开元盛世是唐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到渠成,竟有人奉花花太岁为英雄,弄出一部煌煌巨片来。嘻!
入晋年代,《县志》大略曰“春秋中”,《府志云“春秋时铎翟所居,及士会灭之而后入晋。”《史记》亦云景公七年(前593)。“晋使隋会灭赤狄”。长治一带无疑此时入晋,但赤狄各支既然兴灭不一,高都近晋,应当略早。晋献公时国力初盛,影响已及。五年(前672)伐骊戎,得骊姬姐妹,双纳宠宫。可见阳城出,自古已然。
8、穆局
7、箕子创棋
晋城市拥有炎帝陵与棋子山两块“圣地”,想一想十数亿炎黄子孙与上亿棋迷,这是多么富饶的旅游金矿!笔者虽然忍痛将历山与舜分开,但它不仅自然风光奇秀,还有距1.6--2.4万年国内外闻名的下川古人类文化遗址,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富矿。仅此可见,晋城市发展旅游业,前景不可限量。
16、秦灭六国,高都县扩
魏安厘王(前276——前243年在位)初年,因齐、楚攻魏,秦曾求之,“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故地”。王弟信陵君(魏公子无忌)以一位杰出的家、战略家的眼光加以谏止,指出秦“有虎狼”,“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主张与楚、赵结盟,共同救韩,存韩以为安魏屏障。并提出历史上最早的商品道的创意:开辟一条由韩都新郑经魏之修武、辉县一带至韩上党的捷径,使韩德魏。且可“出人赋之”,收一笔过费“足以富国”。这一精避见解有力地扼制了秦对六国的蚕食,惜墨如金的太史公给予大段篇幅,足见赞赏之至。韩感以高都归。果如信陵君所料,“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与强秦邻之祸也。”
效区改为泽州县后,或作俏皮语:“过去泽州管晋城,如今晋泽州,真是老儿轮流坐。”建州为泽州前身,已有此经历,何必多怪?“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者一时兴至,曷不可为,孰奈之何
县域历为郡州治所,郡州之兴废盛衰同县运休戚与共,而泽州县实承之县,名源于州,晋城市名源于县实承之州,县市郡州更息息相关。《泽州府志》(下称府志)亦称“舆地沿革”,他州郡亦多有,而未有泽之繁多也。今州也,而郡之、县之、州之,倏郡而州、倏州而县。方数百里而变易废置为举棋不定。”这为我们的控究增添了莫大的难度,莫多疑量,也反弹得莫大动力,莫多乐趣。是敢奋之勇,小心求证复加大胆推断,衍为漫话。
10、三家分晋,高都属魏
17、高都阳河,汉魏无改
伊侯山即以伊尹曾有汤王桑林祈雨经而得名(别说伊尹生于此),有伊侯庙和汤王祠。《府志.古迹》云,“桑林在城北伊侯山,程明道泽州北望有桑林,”又于阳城县云,“汤二十四年,王祷于桑林,雨。......桑林大获皆汤之乐。”可见均为附会。但其传说及广建汤王庙的深层原因却是晋城十年九旱,常望云霓。尤其“元皇庆年间,诏天下立成汤庙,随时。”更使晋城汤王庙达数十年之盛。
东齐西秦,北燕南楚,七雄逐鹿,良禽择木。魏文侯(前424——前396在位)任用李悝变法,首先强盛起来。当时外有吴起、西门豹、乐羊等,人才济济,脾睨六国。魏首先强大是战国时期的第一个主题。
22、隋文裁郡,“泽州”出世
秦夺天下的既定方针是取上党而后临中原。“长平之战”(前260)使赵实力大损,此前乐毅扫齐,齐已元气大丧,秦成为唯一强国。齐赵削弱是战国时期的第四个主题。
是岁裁高平、安平二郡置“泽州”成为第四座里程碑。十八年改“建州”为“丹川”,理顺了上下级政区名称。同时改永宁县为沁水县,加之十六年从高平分出的陵川县,形成了泽州六县的格局(另二为获泽、端氏)自此稳定了近八个世纪。----泽州之得名,迄无确论,推测泽州初期仍高平郡治(今高都),以南临源泽水(今巴公河)得名。隋受周“禅”,衙门官员相沿,加之裁郡设州又是的,骤变不易,必尽量利用旧有基础。至于何徙时治今治,当以改“丹川”县至改长平郡时较为合理。
3、女娲补天
基于州郡县制大量出现“百室外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循名督实,事归乌有”的弊端,北齐文宣帝于天保七年(556)对行政区划进行了全面的治理整顿,“并省3州153郡589县”,冗官稍裁。
当魏衰弱之时,经过商鞅变法的秦日益强盛,相继伐取了魏河西、河东之地。以后多次进逼大梁,遭遭满载而归。秦齐双强是战国时期的第三个主题。
前307年以后,赵武灵王、惠文王通过军事和整顿内政,国力大增,成为三晋中唯一可与秦抗衡者。今义城、鲁村一带赵国传说多系此时。莒山传系蔺相如故乡,存庙及衣冠冢;固山传为廉颇坚壁拒秦地,有廉将军庙。《县志》载坛岭头“传云舍人怀璧由间道归赵经此,以地理考之或然。”民间亦有舍人失璧于强人,相如索还的故事。地名因曰“全玉岭”。还传廉颇曾攻一强人山头,百姓献言有“不成功,难成功”而得“北城公、南城公”二村名,演为今之上下城公。甚至上城公村丹河对岸还有“孤儿洞”,传为程婴藏赵武处。义城如系“长平之战”前韩上党守冯亭所献十七城之一,则属赵时日甚短。甚至赵可能还不来得及接收,就亡之于秦了。虽然较可信者唯完璧归赵之途,但何以会有如此丰厚的赵国传说,确是一种值得探究的历史文化现象。
《吕氏春秋》载“襄王二十八前(前624)晋侯西伐巴蜀(今汾阳),迁巴子于高都。”这便是巴子城、巴公的来历。此时为晋襄公四年。由是而观,高都入晋当在前635——前624年间,推测应在文公时。
齐、周(连带前之东、西魏)常于建州兵戎相见,一段时期双方都委有建州刺史。不过山西绝大部分属齐,周只能是“敌后武工队”。北周统一北方,自然先取安平郡;及取建州后又未将安平还隶,是以建州仅领二郡二县。宣政二年(579),撤建州并高都、长平为高平郡。郡域为秦高都县域,郡治也顺理成章地选择了高都故域。同时撤高都县,以“建州”辖县域。千年辉煌的“高都”从此仅为村镇名,而“建州”由统郡反为郡统,遂令人起“河东河西”之叹。
虽然易地“年月莫考”,推测应在魏惠王时。魏历文侯,武侯至惠王,国力达到极盛。惠王迁都大梁,自对联络安邑老窝的通道格外关注。其时也是魏盛极而衰的转折点。齐用孙膑两次大败魏,从此一蹶不振。魏齐争霸是战国时期的第二个主题。
15、秦取高都,信陵退敌
至春秋末期,泽州地面大略为高都、获泽、端氏、泫氏四邑。
所谓“晋城”系指原晋城县域,现设一市、一区、一县。晋城位于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中,又扼山西高原联系中原地区的咽,历史深邃而灿烂,沿革纷繁以迷乱。
18、西燕分郡,“太行断裂”
阳城士曾引经据典:《辞海》“阳河”条:“古县名。汉置。在今山西卫阳城西北。”认为其治位于阳陵村。显然大谬。汉时阳阿、高都属上党郡,获泽属河东郡,在获泽之西有上党辖县不可思议。新《阳城县志》已予辩驳。不过流谬仍广,似《山西县市简志》(1990年版)就获泽、阳阿并列然后衍生阳城县,可见任何权威都不会绝对正确。
这一时期三晋之间亦互有攻伐,上党地区成为三方力量消长的要地,正式走到了历史的前台。据《史记》,上党版图瓜分基本稳定之后的格局是:“赵得沁、仪(今和顺)二州之地,韩犹有潞州及泽州之半,半属赵、魏。”高都为魏县。——晋首置郡县,但互不统属,以边地置郡,内地置县。故有“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之赏。高都置县,言魏确凿,言晋待考,总之要先于所谓“秦置”。
12、高都与周,张冠李戴
二战国风云
西燕虽祚运数年,却做出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分上党置兴郡。同时复置晋初裁省的阳阿县,为郡治。一般而言,郡治应设于县城,基础较好,防务较简,财力较省,但大抵因阳阿甫复,其这四县嫌偏,“治阳阿”并不在阳阿县城,而是在去城四十里许另择适中形胜之地新建。今犹存“建兴村”已仅是川底乡焦河村辖下的一个自然村了。——裴允中先生考证“前建兴”即治阳阿(参见下节),姑存两说。
西晋初年经过短暂统一,便陷入了“八王这乱”。上党地区成为民族大激荡的舞台中心,汉(前赵)、后赵、冉魏、北燕相继走马。370年,前秦大将王猛取上党,统一北方。淝水之战后,五胡贵族纷纷摆脱前秦控制,建立起。西燕经过几度倾轧,慕容永于386年在长子称帝。394年为后燕所灭。
11、魏韩易地,高都归韩
建州首先是撤掉户仅千余、县竟为四的泰宁郡,西获泽县并归获泽,东永安县改为永宁县,西河、高延二县西隶另组,基本确定了以后泽州的西界。另外省阳阿入高都,省泫氏入高平。建州领高都、长平、安平等三郡。——人们总多疑惑,郡怎么会仅领一县?事实上北朝郡这一级经常唯有名义,并无郡守视事,帮州越郡而领县。——阳阿历三浮三沉终入高都,基本形成后之县境,竖起了第三座里程稗。
唐初行政区划剧变,《县志》、《府志》自身也觉迷离。随义宁二年(618)年李渊改长平郡为泽州,同年五月称帝改武德元年,又分为建、泽二州。建州在丹川,以故治复故名;泽州移获泽,亦自相宜。一年两变,惹得后人生出唐初泽州究竟“本随长平郡治”还是“治获泽”之烦恼。武德三年于长平置盖州。这似战争时期行政区划的一种便宜设置,未几建、盖、泽三州并为大泽州:首先,六年撤建州入盖州,而盖州来治;然后,八年泽州徙治端氏;最终贞观元年(627)省盖州入泽州,而泽州来治。
隋开皇三年(583),隋文帝在全国正式推行州县二级制,这是行政区划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州”取代“郡”成为统县政区,是州、郡越划越小的自然结果,仅辖一、二县的郡已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尽管日后还有两次短暂的,但“郡”毕竟“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三汉唐变迁
唐末至五代前期,泽州地区以其举足轻重的战略价值,成为梁王朱全忠、晋王李克用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大场”,史称“梁晋之争”。其间征战不断,得失无常。天复元年,泽州为朱全忠所得。天佑二年(905),已挟天子的朱全忠改晋城为丹川县,同时还阳城改获泽、黎城改黎亭地大发了一回雅兴,大呈一通文采,成为凡顽主必乱改地名的一大佐证。
为叙述简便而定义清晰,愚封盘长考,拟就《公告》如下:凡前后缀予以限定,则以“泽州”指现晋城市域,“晋城”指晋城市县域。
太登基于武德九年,并省州县是“新官上任”的“头把火”,此后,“泽州”及“晋城”其域其治其名各安其位。志载泽州城建于贞观初,其实北魏高都即已有城垣。确切地说法应是,复大泽州后修起了青砖城墙;鸟枪换炮,褐色的“土围子”完成了历史。
为使两国土较为成块并取得较便利的联系通道,魏韩达成了交换部分土地的协议,即以魏之上党部易韩之南阳部。周认为这场交易于已不利,以利害说动楚赵,出兵止易。但易地“整形”既然于韩魏双方自利,过后还是很快做到了交割。这样,高都、获泽二县又归韩国。韩有上党,魏有南阳,各自成块,便于管理。然而,局部的改善难以补救两国国土根本性的缺陷。韩两块国土相隔,魏仅以垣曲——济源一线相系,是以日后秦能轻取魏之河东,韩之上党。
395年,后燕攻北魏大败,次年魏兵南下,尽有山西、之地,439年统一北方。448年省建兴改置高都郡。是岁北魏对辖下行政区作了较大调整。
当初炎帝族不敌能征惯战的九黎,向黄帝求援,建立了以黄帝为首领的炎黄联盟,或者说黄帝趁机吞并炎帝族,这便是华夏族的“基因”。近年在高平、长子、长治一带发现了丰富的炎帝族活动遗迹,如羊头山上的神农城、五谷畦和高平庄里的炎帝陵。炎帝族长于农耕,在此尝百谷、兴农事合乎情理。《府志.杂著》载《羊头山新记》云,“轩辕氏兴,受炎帝参卢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
6、汤祷桑林
殷商五迁其都,多在豫北太行山前,一年在山西河津。可知泽州必仍“帝畿之内”。相传成汤时曾七年,祈雨不至,汤纵身蹈火,大雨沛下。河南偃师有“桑林”之地,当为祷雨正传。但各地传说繁衍。
炎帝、黄帝从关同向东发展,黄帝族治汾上,然后东出太行;炎帝族沿黄河东出,然后北上太行。向西发展至晋冀豫交界地区的九黎部落,双方发生军事冲突。这是部落融合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注定要有一方为历史的进步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炎黄联合战败九黎并擒杀其首领蚩尤。
三晋历经六卿分祁氏、羊舌氏,四卿分范氏、中行氏、三卿分知氏,分晋,又大举攻掠别国,故其疆域多犬交错。赵有山西中北、西南部,尚较连贯。而韩有山西东南、河南部,魏有山西西南、河南东北部,之间便扭作“X”形。
24、梁主雅兴,“丹川”回光
炎帝陵最闻者位于湖南,亲题三字,酃县改为“炎陵县”。设若炎帝族一支徒于湖南时,炎黄早已融合,炎帝族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存在,即使还有号为“炎帝”的首领,也仅是拉大旗而已。在这一种可能之处,合理的解释应是炎帝族后人奉祖以祀。“舜耕历山”就是这种情况,舜部后人四方,遂到处有舜的传说。炎帝族迁徒之处,也应当多少不一地留下炎帝的“遗迹”与传说。
由汉迄唐,晋城地区行政区划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汉魏基本稳定,北朝变动剧烈,隋唐趋于新的稳定,奠定后之基础。从分郡、移治、并县,到设泽州和晋城县,一留下了五座里程碑。
当州狂颠,县焉得宁?武德三年析丹川置晋城县,九年又省丹川入晋城。以三晋曾于高都而得名的奉祀晋君“晋城”,一跃龙门成为第五座里程碑。初置时具体操作为于高都新置一丹川县,原丹川县治改为晋城。之所以新县老治、老县新治推磨半圈,盖不忍丹川名背其实。这般处理显见唐祖为黄明。
前259年至前257年,秦乘势乌黑。信陵君作出了他一生中四射的——窃符救赵,有力地阴遏了秦军的扩张势头,一定程序上维持了秦与六国的均势。但六国积弱,魏公子又居赵,秦仍加紧蚕食。前247年,秦将蒙骜攻取魏高都、汲,其势甚锐。
北魏末(529)建兴郡改置“建州”,领四郡十县。其中高都郡领高都、阳阿(又复),长平郡领泫氏、高平(新置),安平郡领端氏、获泽。另一郡为数年前刚由建兴等郡析置的仄宁郡。此时北上党各郡仍属并州,南上党设州无疑是行政地位的提升,表明朝延对其屏翰京题的倚重。也因此第一次有了泽州和晋城地区的人口统计数字:据《魏书.地形志》,建州,户18940,口75300;高都郡,户6499,口27635。所谓“建州治高都城”,当然是指高都县治,并非汉之高都。不过这两高都也确实造成一千多年的公案,“剪不断,理还乱”。
置建兴郡略似今本市西巷、后河之分村,主观动机应在于西燕国狭,想增加几个管辖单位,听来郡多势众。客观上正好切合上党南部为一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旧中国时即有“两上党”之称。这漫不经心的一笔,耸起了第一座也是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南上党从此出现了统县政区。——设地级晋城市时,有好事仅为安土重迁,就大惊失色疾呼“太行山断裂”实幼稚可笑,殊不知“断裂”已“往事越千年”矣!
遥想魏事,感慨良多。初于七雄中首先强盛,威焰中天,何其壮哉!后如信陵君所不愿见,水淹大梁,何其悲哉!魏之盛衰存亡,无不系于人才之得失矣!文侯师田子方曾语骄太子(武侯):“一言不合,则去吴越。”可以想见,战国时代人才流动、双向选择提供了怎样空前绝后的历史机遇。战国有三次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变法,继李悝大展韬略之后,吴起受排挤而走楚,卫鞅遭冷遇而入秦,魏何以不滞!至亲一忌贤妒能之庞涓,去一神机妙策之孙膑,何以不衰!最后一信陵君,而不敢任,何以不亡!
464年高都郡又改为建兴郡,这样便有了“前后建兴”之分。随着建兴而复的阳阿县又随后建兴而省,真乃“成也萧,败也何”。这可能也是一次涉及面较广的政区调整。《县志》认为仅复旧名、未移郡治;而生活于后建兴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记建兴郡治与沁水、阳阿水(今长河)的相对,均为今建兴村。裴鸡允中先生经过潜心考证,确认应为后者。
一先晋传说
晋城以一座文庙就演绎得千古流传的“孔子回车”,何况又早出辽远的舜呢?
14、相如全玉,赵国迹存
变的动机在优化,效果却并不皆然。从对待行政区划与地名这般“小事”,也可看到英主判若霄壤。当然,演变的总趋势,必定是优化。于是,我们就有了高度吻合自然人文基础的区划,选择了优越区位的城市,以及具有历史地理渊源的嘉名——“泽州”、“晋城”的形庄义雅音琅,达到了十分完美的高度。■
隋炀帝一高兴,又改州为郡,大业三年(607)泽州为长平郡,治丹川。命名所据推测有二:一是“长平”知名度高且曾为郡名;二是丹川县、长平郡名称相宜。丹川以丹河名,丹河传系“长平之战”秦坑赵座四十万而血染得名(应为以源出丹朱岭得名)。----虽然理由挺充足,但事明行不通。
国势危急,安里王几请信陵君。闻魏公子还国,纷纷出兵。信陵君率五国之兵大破秦军,乘胜追杀函谷关,蒙骜龟缩河外。随之尽管魏王畏信陵君贤能,兼秦施反间,解除了他的,秦兵仍然不敢再出关。
塞翁失马。这次政区调整,虽然留下了“建州”为县、“高平”名郡(已有高平县,而郡治不在该县)两大败笔,但由于废“高都”县名卸下了历史包袱,不合理的极致成为黎明前的:为“泽州”与“晋城”的喷薄准备了充分的氛围。
建兴东踞桃固岭,西临河阿水,主要为一军事要塞。既可以策应高都、获泽两翼,又扼出沁河下洛阳的要道——一条毫无经济意义而极富战略价值的小。而向北,则过阳阿、泫氏人上党,联络郡内亦称便。总之,移郡仍然是在选择控扼中原,联络南北的据点,它由郡治建兴和县治高都共同担当。此时,魏都仍在平城。
西汉由高都县析出今高平、陵川这地置泫氏县,另于县西北分高阳河县,属并州上党郡。获泽县则析出端氏县,均属河东郡。东汉改阳阿获泽县为“侯国”,魏复改为县。这一阶段晋城基本稳定为高都、阳阿二县(侯国),其县治偏北,除便于联系郡治外,也说明当时所开发者仅限于盆地、河谷条件较优地区。
《县志》谓“据史记郝王十六年韩以高都与周”。想周至高都,涉水翻山,魏居其间,得之何益?《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分别注曰:今河南新城县高都城也;高都,韩邑,今属上党也;高都故城一名郜都城,在洛州伊阙县北三十五里。——一、三实为同一处,应是此邻周之高都。——片言而攫实利,战国纵横家的功夫可见一斑。
另外,置获泽县属河东郡,当阳城、沁水二县地。——这个二分格局日后曾三次闪现:一是北周的高平、安平二郡,二是唐初的建州(后为盖州),泽州二州,三是时的晋城、阳城二县。
夏只是作为各部落的盟主,其域并不甚广,主要为豫西北到晋西南一带。从吴起所言“夏王之国,左天门之险,右天峪之阳,卢泽在其北,伊洛出其南”约略可见。《县志》引曰“夏桀居天门”,“桀始迁于垂”。“天门”即盛名之天井关,“垂”即高都垂棘山。垂棘洞产生垂棘玉,后人刻有“夏桀王迁都处”。桀之所以离开重心临此,当然只能是成汤伐夏败退中的一处据点而已。
传说蚩尤于晋城发明冶铁技术,锻造农具兵器。冶铁始于春秋,但这个传说除可说明晋城冶铁之早,足证斯土斯民还是蛮蚩尤的。从“蚩尤没后,天下复,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的记述来看,蚩尤在东夷上下具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甚或以为华夏族初为炎、黄、蚩三族融合面民,蚩尤应与炎黄并称“中华三祖”。笔者深表同情与支持。不过胜王败寇,民族心理恐怕难以接受。何况此例一开,四祖、五祖、六祖的都会找上门来,不可。——传闻某老永垂,多有领着孩子来争“郭夫人”的名份的,怎么会给呢?
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分晋,晋公成为附庸,仅有绛、曲沃二城。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前376年,三家灭晋,迁晋公子端氏。——三晋突起,揭开了战国时代的扉页。高都先属魏,继易韩,再归魏,后秦取,终入秦,风起云涌五部曲,恰好紧扣战国时代的五个主题。
9、文公霸业,高都入晋
本文作者:王之鸿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为太行山三大,尽展民族,皆结缘于泽州。太行王屋其名迄今,为愚公之乡。炎帝之妇游于东海淹死,遂化为精卫鸟,衔西册木石去填东海。西山即长子、高平、沁水交界这发鸠山。高平羊头山亦有“衔木处”。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本不似前二可考正源,其传说地遂多多矣。晋城亦有一处,浮山“北谷有娲皇窟,中空如囊,传为炼石补天处。”宋人崔公度因有《感山赋》,并还由这文章混得一官半职。
大禹治水是这一时期的天字第一号大事,泽州自非重点,奔波留迹或然。对泽州而言,较重要的传说当为舜耕于历山,渔于获泽了。那蒲坂虽不太远,想舜日理万机,怎会常来渔耕?未人政前乃“东夷之人”,以鲁之历山为是。至于天下有历山必有舜迹,显为舜部后人徒居后,命名了许多历山,衍生出无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