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两家建材企业合并后 哪些股受益了
原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公司A股5家,H股2家,原中材集团基本都在A股上市,旗下A股7家,H股1家。
8月22日公告,国务院批准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实施重组。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对八大产能过剩行业的大企业进行合并整改,2016年7月14日国企试点全面铺开,体现国务院对于央企的决心。在国务院的主导下,央企加速进行,消化过剩产能的国有企业间内合并重组行动正有力落实。
据建材分析师鲍雁辛、分析,高端装备行业的双巨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以换股吸收合并之后,缔造了世界轨交装备巨无霸中国中车集团,从2015年业绩看,整合效果良好营收利润均实现9%以上增长;武钢和宝钢集团在经历3年整合传闻之后终于落定合并事宜,有望为优化行业结构和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做出有力贡献。
建材行业做为国务院重点关注的行业,两大巨头“中建材集团”及“中材集团”合并,是传统行业大企业间合并重组是行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结果,有望充分整合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效率,实现国务院对于国企“做大、做强、做优”的主导思想,整合值得期待。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2002年进行重大业务重组,实施公司管理体制,2003年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中央企业。截至2015年集团资产总额4326.48亿元,营业收入1992.50亿元,利润总额达38.36亿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建材产业集团。
中国中材集团成立于1983年,2003年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中央企业。截至2014年集团资产总额超1160亿元,营业收入776亿元、利润总额达18亿元。集团是我国唯一在非金属材料业拥有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的,集科研、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科技型、产业型、国际型企业集团,是国内第二大建材企业。
纵观全球市场,从国际建材巨头Large和Holcim合并到国内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战略重组及南北车合并,都反映了行业龙头间合并重组是行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大势所趋。
分析师鲍雁辛、认为,行业龙头的合并重组不仅能够实现强强联合,扩大经营领域,形成协同效应,提高综合竞争实力;还能避免恶性竞争,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此外,得益于经营规模的扩大,能够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实现降本增效。尤其对于国内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间合并重组可以优化行业竞争结构,消化过剩产能。
此时中建材-中材重组揭开大幕,时间进度超预期;意味着二级公司各业务口将进入整合时间窗口,目前不停牌,则具体方案尚待落地。
原中国建材集团资产总额为4326亿元,A股上市约1300亿,旗下A股5家,H股2家:北新建材(000786)(石膏板)、中国巨石(600176)(玻璃纤维)、凯盛科技(600552)(氧化锆、ITO玻璃)、洛阳玻璃(600876,A+H)(电子玻璃)、瑞泰科技(002066)(耐火材料)、中国建材)(水泥-华东及中南)、中国玻璃(3300.HK)(建筑浮法玻璃)
原中材集团资产总额约1200亿元,基本都在A股上市,旗下A股7家,H股1家:中材国际(600970)(水泥工程EPC)、中材科技(002080)(玻璃纤维)、中材节能(603126)(余热发电)、国统股份(002055)(水泥管)、天山股份(000877)(水泥-新疆)、建材(600449)(水泥-)、祁连山(600720)(水泥-甘肃)、中材股份(1893.HK)(水泥-西北);
与宝钢武钢战略重组的背景类似,中国建材集团和中材集团作为我国前二的大型建材央企,其合并重组对于化解行业产能过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国内第一大和第二大建材集团,两者在水泥、玻璃纤维等多个业务板块具有重合之处,通过跨集团的业务重组可以有效减少恶性竞争,实现强强联合的基本效应。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国内水泥的产能利用率目前不足70%,作为重资产行业,规模效应是水泥生产商的必由之,兼并重组被作为水泥产业去产能、去库存的重要途径,而这条道由央企走出第一步也许才能带来多米诺骨牌的效应。
结合两大央企集团各产业的布局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析师鲍雁辛、判断“两材合并”水泥板块整合可能将成为排头兵,重点业务玻纤板块将紧随其后,其他业务或将进行同业整合,或将发挥壳资源价值。
首先,“两材”整合,解决中材水泥同业竞争先行,中材集团旗下建材、祁连山、天山股份解决同业竞争承诺9月6日到期,考虑后期与中建材合并,我们判断,“两材”整合落地或首先解决水泥资产问题,主要受益为建材、祁连山、天山股份。
其次,具备资产整合及提升估值的的长期受益标的:中国巨石(新材料整合平台);北新建材(吸收合并泰山石膏少数股东权益,管理层占到11.2%股权且换股价倒挂);
另外,小市值壳公司具有交易性炒作可能,受益标的为国统股份及瑞泰科技(壳概念).
重组推进速度低于预期。如果中国建材集团和中材集团合并重组推进速度低于预期,将会影响集团内企业营收及盈利。
宏观经济大幅下行。中国建材集团和中材集团为国内建材行业两大龙头企业,与宏观经济有较强相关性,如果经济大幅下行,会直接影响集团内企业营收及盈利。
虽然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是中国两家最大的建材企业,但中天华溥专家张宏波分析认为,在央企重组中,两材合并的效果并不会是最明显的。
张宏波指出,首先两材涉及业务都处于竞争行业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中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占有全球大多数产能,因此两材的合并对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几乎很难产生影响,这与两桶油合并给人们带来的期待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在两材业务领域重合度最高的水泥业务板块,两家合并产能不过占全国总产能的22%,难以在国内市场发挥一言九鼎的作用,即便在去产能的背景下,也很难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在战略协同领域,两材在产业链上的布局并不明显,换句话说,两材业务的上下游很难产生明显的战略协同效果,从而实现产业链控制能力,鉴于此种情况,两材的合并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只大不强,很难实现又大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