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家居建材商家“砍价会”内幕,家居建材砍价会
如果是出于竞争的目的,我们,你先确立好自己的(行进的方向)后再进行,以自己不会偏离轨道;同时,也要有实力,因为你所采用的“低价”竞争策略太原始太低级,这是需要有足够的实力作为支撑的,支撑到把竞争对手淘汰干净为止。那时的你就会聛睨一切、任意高价了。但要注意,这种行为仅限于低档次品牌,如果定位中高端尤其是高端品牌,那么,这样的方式就会损害自己的品牌。
今天,因为装修房子,我去买建材。遇到一个年轻的业务员向我兜售什么16家品牌建材厂家直供会的门票,另一个业务员向我兜售品牌建材砍价会的门票,都说什么机会难得啊。呵呵,我不禁笑了。作为一个从事建材行业多年的内行人,我曾经以厂家老总的身份在广东和浙江参加过几十场这样的活动,对其中的猫腻了如指掌。
现在想想,循环,消费者只要想一想就应该知道:卖建材的花费巨资请一个“砍价师”帮助消费者大砍自己,这怎么看都不对劲。可惜的是,消费者却并不愿意深思。人们常说,凡事皆有起心动念,是为源头;凡事皆有逻辑演绎,是为。从源头和这两端来看看,自会有答案。
【九正建材网】在家居建材市场,经常可以看到、听见现在很火爆的活动——“砍价会”。作为团购的伴生产物,家居砍价会诞生至今,约有三四年光景了。砍价会从一诞生,就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无数的品牌都热烈追捧、参与。
有时候,如果现场出乎意外,砍价超出了我们的把控,也很简单,把消费者骗哄到店里,想方设法让他改单,一般都会成功;如果他执意不改单,我们也有办法,就说工厂在要排队等候安排这种型号的产品生产,要等几个月,他也就改单了。总之,跟商家斗,消费者确实还嫩了点。
一般我们会组织10家左右的建材商,平均每家出3万到10万元来搞砍价会。为了让消费者感觉到,我们会花钱让当地、、或者建材商会等做承办人,然后开始在电视、、网络、小区投放广告,同时派业务员和临时聘请的大学生到小区扫楼,向业主发放请柬或邀请函。
如果参加砍价会的品牌,是出于抢夺竞争对手份额的目的,想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通过价格战来淘汰对手,这样的目的,我们不作任何评论,因为这是“正向实力”和“反向智力”的较量,最终的胜负还不知道。我们只是提醒参与者:“一千,自损八百”,参与前要考虑自己是否玩得起这个游戏,别玩来玩去,帮助对手把自己“gameover”了,nozuonodie。
当然我们也会搞几款特价,其实也就是个噱头,平常在店里也一样可以买到。总之,砍来砍去,都是假的,价格还是那个价格,至于本次活动的费用吗,羊毛出在羊身上!
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每个商家都会请10个左右的托,在当场率先签单,以激发和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有时候,我们还会说什么什么优惠,仅限签单客户的前多少多少名,好让消费者抢着签单。呵呵,都是忽悠!
到了第二天砍价会现场,一般是先请、、或者建材商会的负责人上台说几句,然后进入砍价师和我们的表演时间。有时候冒充的厂家老总也会上台,让消费者以为是厂家在让利,砍价师也会刻意向消费者强调这一点。其实他们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提前练好的。
在家居建材市场,经常可以看到、听见现在很火爆的活动“砍价会”。作为团购的伴生产物,家居砍价会诞生至今,约有三四年光景了。砍价会从一诞生,就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无数的品牌都热烈追捧、参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砍价”活动从开始的热烈日渐冷静下来,甚至产生抵触、厌烦情绪。那么,站在的角度看,商家和消费者该如何对待砍价会?家居建材砍价会又有哪些内幕?
如果参加砍价会的品牌,不管因为什么发心(起心动念),只是坚定地出于惠民、利民,不顾一切,要让利于老百姓。这样的慈悲利他胸怀,我们应该高度敬仰,广为;这样的品牌,我们一定要让它名扬天下,让老百姓都来支持,只是担心它不赚钱怎么长命。当然,我们还可以诚恳地、弱弱地他们,把参加砍价会的巨大花费、还有给砍价师的几万块钱直接让利于老百姓更好。
探析:家居建材“砍价会”内幕
源头:家居商家举办砍价会的目的
为了让砍价会现场的气氛更热烈,我们会花3万元请一名“砍价师”。在砍价会的头一天,我们会和冒充的厂家老总(一般是厂家的业务员)在“砍价师”入住的宾馆,依次和“砍价师”沟通第二天如何进行表演,还会进行适当排练。
总之,如果参加砍价会,不管是发心,还是结果,我们都希望是第一种情形出现,提醒第二种小心行事,第三种千万“莫伸手”。
如果你是发自肺腑要让利消费者,并做到在让利过程中保质保量,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的价值感受实实在在,高度满意,而你又有足够的实力支撑,那我们要恭喜你,这样的品牌绝对前途无限,像京东那样,会有灿烂的明天。当然,一定要做好融资的后盾工作(投资是不感兴趣的),不然,就会半途而废。
为了让消费者确实感觉到便宜,在活动开始的前一个月,我们会把价格适当提高,或者把折扣提高,然后消费者说马上有砍价会、直供会,到时候由厂家直接让利,会很便宜,消费者去参加等等。在砍价会现场,砍价师和我们配合,把价格砍到我们商量好的价位。这时,消费者就会以为确实是很便宜了。戏演得绝对和真的一样一样。
如果是为了而欺诈消费者,我想说,这是一条的。不管你眼前是否达到目的,是否赚到钱,未来都绝对不会有好。你的价值观会完全扭曲,你的面相会变得,你的生活会随时出问题,你随时会遇到各种莫名其妙的灾难
如果参加砍价会的品牌,是出于欺诈的目的(几乎是主流),那么,我们不作过多评价,只是真情:千万小心,这可是一条绝后的,必定很惨。实践已经或正在验证这个。同时,我们还要友情提示:在当今这样一个人人冰雪聪明、信息高度对称的时代,法制也在快速健全的时代,要欺诈,成本太高了,极不划算,还是早早弃用为好;还有,真要欺诈,也玩一点有技术含量的手法。